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爸如何教會寶寶獨立


寶寶學會獨立對於成長好處很多, 所以爸爸們應當從小就開始培養寶寶的獨立性, 讓寶寶學會自己動手做事情。

寶寶獨立的好處

幫助孩子動作技能更協調。 吃飯、穿衣, 洗臉、整理玩具, 實際上都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部分。 讓孩子動手做這些事, 能增進肌肉發展和動作協調, 也能提高孩子題解決的能力。

養成孩子負責、獨立的態度。 2-3歲是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關鍵期, 在這一時期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伴隨而來的是自信與成就感。 孩子有了自信, 學習願望就會較強, 效果也會更好;同時,

Advertisiment
還能從小培養起孩子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並儘快適應幼稚園生活。

2歲寶寶的聽說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 基本上能明白大人的話了;四肢活動、手的抓握及小手指的配合能力也比較強了, 手眼已經能夠互相協調起來, 具備了獨立做事的能力;而且, 這時孩子進入第一反抗期, 從主觀上願意嘗試, 很喜歡說不, 以拒絕父母的幫助, 父母何不順水推舟?如果能有意識地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 逐漸探索與練習, 寶寶到幼稚園後就不為難、媽媽也不用愁了。

2-3歲幼兒身上獨立性發展的表現

一是, 要求“擺脫成人控制”。

2―3歲幼兒自我意識開始萌芽, 言語和動作的發展迅速, 對周圍世界的認知範圍擴大。

Advertisiment
他們喜歡到處看到處摸索, 不要成人抱著, 甚至不願讓人拉著手走路。 他們已經能表達自己的意願, 對成人要他幹的事, 往往回答“不”。 對自己要幹的事又說:“我會, 我自己來。 ”

二是, 由於手腳動作還不十分協調, 走或跑容易跌倒, 用杯喝水會潑翻, 用勺吃 飯會灑在身上。

這些現象通常被認為“不聽話”、“強”。

三是, 渴望與同齡夥伴交往。

交往是幼兒的一種發展性需要, 2-3歲的獨生子女尤 其明顯。 他們特別喜歡與鄰里的小孩子玩, 甚至會說“沒人陪我玩, 沒勁”等。 而父母 往往以不放心、不安全為由限制他的交往。

爸爸如何正確培養寶寶的獨立性

1、要給孩子更多的自由。 孩子想做的事, 只要沒有發生意外的可能, 就放手讓他 去做。 事事都是爸爸媽媽說了算,

Advertisiment
就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 不利於獨立性的培 養。

2、不要過分寵孩子, 什麼都替孩子包辦替代。 諸如吃飯總是喂, 衣服總是幫著穿 , 使孩子感到沒有什麼可以去做, 更不會主動去做, 當然也更談不上會做。 這樣的孩子 一旦離開了父母就寸步難行, 一籌莫展。 應該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自己吃飯 , 自己洗臉, 穿脫衣服, 開關電視機、答錄機等。 這樣, 孩子嘗試獨立做事, 就會覺得 自己幹什麼都能行, 獨立性自然會大大增強。

3、鼓勵孩子學會與人和睦相處。 讓孩子有機會離開父母, 學會支配自己的社交生 活, 讓他們在與人相處中培養自己的獨立性。 可以安排孩子自己出去找小朋友玩, 遊戲 完後再接他回來。

Advertisiment
以後就讓他自己去聯絡, 選擇夥伴。 回家以後, 可以表揚他、鼓勵他 。 這樣, 久而久之, 孩子自然就會習慣於獨立與人相處, 學會如何處理各種問題, 在自 我鍛煉過程中培養自己的獨立性。

育兒誤區:讓寶寶獨立不等於什麼都“不管”

顯然, 不管不可取的, 應教育孩子使其懂得初步的是非觀念和行為規範, 並且再讓他們逐漸學會約束自己。 如果讓孩子隨心所欲、為所欲為, 會使孩子執拗任性, 獨斷專行, 不能和別人和睦友好相處。 這些不良的人格特徵將使孩子很難適應將來的工作, 將來的社會。

孩子的心理發展可以說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 所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需要一步一步來, 千萬不能操之過急。 否則的話,

Advertisiment
處理不當, 就會出現孩子的“獨立性”危機, 導致孩子的脾氣暴躁, 情緒不安, 執拗任性, 缺乏自信, 不能和別人友好相處等這樣的不良人格。

爸爸注意:不當家教方式可能讓寶寶感到孤獨

1.批評多於鼓勵

每個人, 不論年少年長都喜歡聽“好聽的”。 我們成年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 如果我們每天面對的總是批評, 那我們就不僅會失掉自信心, 而且工作起來 也沒有興趣, 對生活的體驗都會與受表揚時不同。 成人對自我的評價比起兒童來應該說是成熟的, 外人的評價對成人的影響尚且如此, 對孩子的影響就更大了。

2.與孩子缺少交流

交流是雙向的。 採取否定型和干涉型教育方式的家庭, 多是家長單向批評、訓斥孩子, 孩子只有聽的份兒。 這樣的教育方式剝奪了孩子的表達權利,或者是孩子根本就沒有了表達的欲望。孩子在家庭中無法釋放自己內心的想法,孩子會感到沒有人可以分擔他的想法、問題和恐懼,沒人分享他的內心感受,孩子就會感 到孤獨。

3.限制多於信任

孩子是不斷地成長的,今天不能做的事,明天就能做了。成年人對孩子成長所做的,應該是幫助而不是代替。家長的責任在於不斷地發現孩子做事情的能力。當孩子感到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強的時候,他與外界的接觸會越來越多,越來越主動。否定型和限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過分限制,把孩子的行為決定權控制 在父母的手中,孩子不能自己做一些決定,更缺乏與同伴交往的能力,對父母的依賴越來越強,離開父母就不知所措,他就會越來越感到孤獨。

這樣的教育方式剝奪了孩子的表達權利,或者是孩子根本就沒有了表達的欲望。孩子在家庭中無法釋放自己內心的想法,孩子會感到沒有人可以分擔他的想法、問題和恐懼,沒人分享他的內心感受,孩子就會感 到孤獨。

3.限制多於信任

孩子是不斷地成長的,今天不能做的事,明天就能做了。成年人對孩子成長所做的,應該是幫助而不是代替。家長的責任在於不斷地發現孩子做事情的能力。當孩子感到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強的時候,他與外界的接觸會越來越多,越來越主動。否定型和限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過分限制,把孩子的行為決定權控制 在父母的手中,孩子不能自己做一些決定,更缺乏與同伴交往的能力,對父母的依賴越來越強,離開父母就不知所措,他就會越來越感到孤獨。

相關用戶問答
  • 2回答

    如何培養寶寶獨立睡覺的習慣?

    你好!培養寶寶單獨睡覺,首先從給寶寶分床開始。近兩歲寶寶可以分床睡覺了。此時的寶寶自我意識及獨立性開始萌芽發展,很希望有機會單獨做事或被看做大人,這種意識能增強寶寶的自信心,鍛煉寶寶的意志,家長應該... [詳細答案]

  • 1回答

    我們大人應該如何引導寶寶獨立?

    家長您好,孩子依賴性強,其實很大程度上都是家長造成的,因為現在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家長們或多或少都會對孩子有所遷就,尤其是家裡的老人,生怕孩子吃不飽,於是就追著孩子餵飯,生怕孩子冬天穿衣服慢了感冒,... [詳細答案]

  • 3回答

    如何教會寶寶自己系鞋帶呢?

    你好,你系鞋帶的時候,讓孩子看著,慢慢教就好了。如果孩子不想學就算了。想學的時候,多鼓勵孩子有耐心,多教幾次就可以了。就算教不會也沒有什麼關係。沒有哪個大人不會系鞋帶的。早晚的問題而已。 [詳細答案]

  • 1回答

    有什麼方法能教會寶寶跳繩?

    跳繩方法:1、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切記不可用全腳或腳跟落地,以免腦部受到震動,當躍起在空中時,不要過度彎曲身體,而成為自然彎曲的姿勢。跳時,呼吸要自然有節奏。 2、兩手分別握住繩兩端的把手,通常情況... [詳細答案]

  • 3回答

    父母要如何教會孩子懂得講禮貌?

    “見面打招呼,臨別說再見,得到幫助說謝謝,做了不恰當的事說對不起……舉止得當,彬彬有禮。”誰都希望自己孩子有禮貌懂禮儀,可是,怎樣培養一個有禮貌懂禮儀的孩子呢- 俗話說得好,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