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媽越提醒,孩子越粗心! 原因是這個

實際生活中很多父母會有這樣的經歷:幾天工夫孩子就把剛買的電子錶丟了;給孩子買了一頂貝雷帽, 剛戴了三天, 孩子就把它丟在公車上了。 而且貌似不管爸媽怎麼重申:“在外面看好自己的東西, 千萬別弄丟了!”孩子們仍然會時不時地丟東西, 小到一支鉛筆、一塊橡皮, 大到幾千塊的電子詞典、手持閱讀器、手機等。 往往爸媽們對此是又氣又怒、頭疼的很, 其實, 孩子們也很難過的。
每個孩子都有粗心的時候, 甚至可以說, 每個人都有粗心的時候。 但正常情況下, 粗心是個偶然現象, 如果長期出現, 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Advertisiment
我們一起來看看:1孩子學習習慣不好 學習習慣不好與孩子粗心有很大的關係。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孩子以一種穩定的心理狀態進行有規律、有節奏的學習活動, 獲得優質的學習效果。 而不良的學習習慣則會使孩子學習活動沒有規律, 學習內容雜亂無章, 降低學習效果。

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許多方面, 如認真完成作業、專心聽老師講課、課前認真準備、課後全面複習、愛護學習用品和書本等等。

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和成績較差的孩子在學習上的表現有著很明顯的差別。 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之所以能夠名列前茅, 不只是因為他聰明, 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這些孩子愛護書本, 上課專心聽講,
Advertisiment
寫作業時也不會分心。 而那些機靈但又很調皮的學生, 卻是鮮明的對比, 經常忘帶書本、文具, 書本破損折皺, 字跡潦草, 學習時小動作很多, 摳耳朵, 撓頭皮, 邊學習邊玩。 而最終結果是功課越來越差, 但卻不是智力因素造成的, 而是平時不良的學習習慣導致的。 2孩子生活習慣不好 生活習慣也是導致粗心的一個因素。 良好的生活習慣表現在日常生活有秩序, 有規律。 自己的衣物、用品疊放整齊, 書籍擺放有序, 每晚按時睡覺, 並在睡前整理好書包, 脫下的衣服放在固定的位置, 早晨起來隨手就能拿到自己的衣物順利穿好。 洗漱完畢、吃過早餐就可以背起書包上學去了, 不會匆匆忙忙, 出現差錯。
生活習慣不好的孩子衣食住行往往雜亂無章。
Advertisiment
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 孩子也無法做到專心致志呢, 自然會出現分心、馬虎的現象。 習慣是後天環境中形成的, 好的習慣與壞的習慣都是日積月累、長期培養起來的, 與孩子所處的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爸媽們需要以身作則, 給孩子做好表率, 更要督促孩子, 讓孩子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最後, 建議各位爸媽不要總說孩子粗心!這反而在強化TA的粗心。 孩子因粗心做錯了題、落下了東西, 不妨就事論事地跟孩子一起討論原因何在、尋找應對解決之策, 儘量不用“粗心”等下結論、貼標籤的字眼, 從而淡化他的粗心, 然後積極長按他細心的時候, 不失時機地表揚肯定, 強化他的細心, 喚醒孩子, 讓他感覺到自己其實是可以很細心的,
Advertisiment
這樣孩子就會逐漸改掉粗心的毛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