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媽巧治寶寶入園“情緒病”

幼兒剛入園, 難免有入園焦慮。 很多寶寶初次入園都會害怕、恐懼、哭鬧等不適應症狀, 不少爸媽不忍心孩子的痛哭呼喚, 會忍不住回頭抱回孩子, 其實, 這全因爸媽送孩子入園之前沒有做足準備功夫, 忽視了調整孩子心理狀態的重要性。 今天, 小編給大家介紹下送孩子入園前爸媽應做的工作, 讓孩子更快適應幼稚園生活。

學前兒童在幼稚園中表現出諸如哭鬧、不參與遊戲等社會退縮行為的根源在於內心的害怕情緒, 這在兒童成長中是很自然的一部分。 在嬰兒期, 孩子會對噪音害怕, 對失去支持害怕,

Advertisiment
對陌生人害怕, 但是這些焦慮會慢慢隨著成長而減弱;到了學前階段, 孩子會經歷對動物、黑暗、暴風雨、受到想像中事物的傷害的害怕。

寶寶就要進幼稚園了, 大部分孩子入園都會哭, 第一次分離, 進入陌生情境裡, 多少都會有些害怕。 事先準備勝於事後補救, 不妨將"入園適應"看作一個需要用心經營的工作專案, 納入時間規劃之中。 在入園前精心準備, 入園後多做工作。 你付出的努力價值在於幫助寶寶跨越人生第一個成長的階梯。

四種方法幫助緩解寶寶分離焦慮

1、提前適應離開媽媽

分離最好能有一個漸進的過程。 在入園前半年就要有計劃地把視線從孩子身上移開, 逐漸拉長你離開的時間, 讓孩子慢慢適應。

Advertisiment
有意識讓孩子獨立地玩、看書、看電視等, 或多讓家裡其他人幫助照看寶寶。 讓他知道, 你只是短時間離開他, 一定會回來的。 這個過程能夠幫助孩子建立對你的信任感。

2、認識小夥伴

入園代表著集體生活的開始, 和小朋友的交往關係會幫助孩子適應一個新的環境。 邀請一兩個幼稚園同班的小朋友到家裡來玩或一起去戶外玩。 在你的陪伴下, 孩子之間相對容易發展起較良性的關係, 在幼稚園的新環境中就會更容易適應一些。

3、學會表達需求

如果你一向細心, 這時候最好能放慢對孩子的理解, 讓孩子學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 在一個集體環境中, 會說的孩子更容易得到幫助。

4、生活技能提前訓練

有時候, 不會上廁所、不會系扣子都有可能成為孩子在幼稚園感覺不好的原因,

Advertisiment
及時發現, 及時訓練, 提高生活技能, 也是緩解孩子焦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提前瞭解幼稚園對孩子的生活要求, 是不是要求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 大小便時有沒有老師幫忙?幫他進行一些生活訓練。

孩子要上幼稚園了, 家長們開始有些焦慮, 本來孩子並沒有對幼稚園產生擔心情緒, 這時反而會因為媽媽的暗示出現擔心。 因此家長千萬不要在心理上誤導孩子。 孩子的心理準備可從兩個方面來做。

寶寶入園需要做的心理準備

1、通過語言描述解決孩子內心焦慮

寶寶3歲了, 已經可以理解很多成人的語言。 因此, 成人可以先用描述的方式平靜隨意地跟寶寶談論幼稚園,

Advertisiment
告訴寶寶:寶寶就要上幼稚園了, 幼稚園有一個什麼樣的老師, 老師的樣子是什麼樣的;還有一些其他的老師, 他們長得什麼樣, 穿什麼樣的衣服, 媽媽去看的時候, 他們正在和小朋友做什麼事;老師是怎麼說的, 小朋友是怎麼做的;他們是怎樣吃飯的, 怎樣睡覺的;有一個小朋友想上衛生間了, 他是怎樣做的……

家長講這些事的時候, 就像講一個童話故事, 最好講得非常有幽默感, 逗孩子發笑, 這樣孩子就會要求家長一遍遍地講。 講過幾遍後, 家長就可以拿出幼稚園的圖片或宣傳冊頁, 指著上面的圖畫給孩子講幼稚園的故事, 指出園長的名字、每一個老師的名字, 告訴孩子園長是做什麼事的, 幼稚園裡有什麼活動,

Advertisiment
而且還可以找一些關於寶寶上幼稚園的故事書講給孩子聽。

2、帶孩子做初步的體驗

這個時候, 家長和孩子已經分享了許多關於幼稚園的故事, 也刺激了孩子對幼稚園的注意, 接下來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用過家家的形式來體驗入園了。

先是媽媽扮演老師, 讓孩子扮演小朋友, 從早上入園開始一直演到放學回家, 將幼稚園可能遇到的事都編到過家家的程式中。 玩過幾遍後, 再讓孩子扮演老師, 媽媽扮演小朋友。 之後就可以帶孩子去實地參觀了。 儘量選擇不同的時間段帶孩子參觀幼稚園的生活, 使孩子將和媽媽玩遊戲的經驗與真實的幼稚園生活聯繫起來, 進一步深化孩子對幼稚園的認識, 排除陌生感。

切記不要只用滑梯、蹦床等活動器械吸引孩子,使孩子誤以為幼稚園是一個像遊樂園一樣的場所,玩過了就可以回家,避免孩子入園後發現幼稚園並不是當初體驗的那樣而造成失望情緒。

孩子入園以前家長利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做好以上準備,孩子入園後就不會感覺到過於恐懼和焦慮。

為什麼有些寶寶的適應時間會比其他孩子更長一些呢?

入園適應難的原因

1、氣質原因

有些孩子在面對不熟悉的環境時,更可能表現為抑制和回避行為,這和他們的氣質特點有關。例如:在陌生人面前的過度緊張、羞怯和躲避。這種由於先天氣質所引起的回避行為會從嬰兒期持續到學前階段,當孩子對人或環境熟悉之後,對未知的害怕有時就會消失。

2、依戀關係

除了氣質特點以外,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依戀關係如果不夠安全,或者父母常常批評孩子,使用強制的方式來控制孩子等等因素都可能導致孩子在幼稚園中表現得退縮和抑制。

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不妨採取一些策略來鼓勵孩子的社會交往行為,同時也要注意改善對孩子的養育態度並為其提供更好的養育環境。

養育要點

1、培養一個優勢

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她在某方面比同齡人更具有優勢。這樣的做法,一方面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孩子吸引同伴的魅力。比如講故事,一個會講故事的孩子自然會吸引同學。

2、角色扮演

在家裡和孩子一起玩娃娃家,模擬她在幼稚園裡可能遇到的場景,並把這些都扮演出來,這樣可以讓孩子充分體驗各種可能的情景,一旦這些情景在真實生活中發生,孩子就不會感覺陌生,從而警惕與緊張了。

3、 回顧一天

晚上把孩子在白天發生的事情當故事再講給她聽,對她的積極行為給予充分的肯定。這樣,可以讓孩子瞭解自己哪方面做得好,以後就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4、多去戶外

經常帶孩子外出,比如公園、親戚朋友家等等,出去之前提前描述可能遇到的情況,説明孩子作好心理準備;並告訴孩子怎樣打招呼,還可以怎樣做等等。

5、避免消極評論

一般來說,父母本身就很容易對自己羞怯的孩子,給予消極的評論,比如:“你怎麼膽子那麼小啊?”“這有什麼好害怕的?”其實,如果用一些更具同情心和建設性的話語會更好,更有利於促進孩子的交往行為,比如:“不用擔心,其他小朋友很願意和你一起玩一玩你的新玩具呢。”“你看,人多一些玩藏貓貓才有趣,你也去參加吧。”“小朋友想你了,老師也想你了。”

切記不要只用滑梯、蹦床等活動器械吸引孩子,使孩子誤以為幼稚園是一個像遊樂園一樣的場所,玩過了就可以回家,避免孩子入園後發現幼稚園並不是當初體驗的那樣而造成失望情緒。

孩子入園以前家長利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做好以上準備,孩子入園後就不會感覺到過於恐懼和焦慮。

為什麼有些寶寶的適應時間會比其他孩子更長一些呢?

入園適應難的原因

1、氣質原因

有些孩子在面對不熟悉的環境時,更可能表現為抑制和回避行為,這和他們的氣質特點有關。例如:在陌生人面前的過度緊張、羞怯和躲避。這種由於先天氣質所引起的回避行為會從嬰兒期持續到學前階段,當孩子對人或環境熟悉之後,對未知的害怕有時就會消失。

2、依戀關係

除了氣質特點以外,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依戀關係如果不夠安全,或者父母常常批評孩子,使用強制的方式來控制孩子等等因素都可能導致孩子在幼稚園中表現得退縮和抑制。

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不妨採取一些策略來鼓勵孩子的社會交往行為,同時也要注意改善對孩子的養育態度並為其提供更好的養育環境。

養育要點

1、培養一個優勢

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她在某方面比同齡人更具有優勢。這樣的做法,一方面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孩子吸引同伴的魅力。比如講故事,一個會講故事的孩子自然會吸引同學。

2、角色扮演

在家裡和孩子一起玩娃娃家,模擬她在幼稚園裡可能遇到的場景,並把這些都扮演出來,這樣可以讓孩子充分體驗各種可能的情景,一旦這些情景在真實生活中發生,孩子就不會感覺陌生,從而警惕與緊張了。

3、 回顧一天

晚上把孩子在白天發生的事情當故事再講給她聽,對她的積極行為給予充分的肯定。這樣,可以讓孩子瞭解自己哪方面做得好,以後就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4、多去戶外

經常帶孩子外出,比如公園、親戚朋友家等等,出去之前提前描述可能遇到的情況,説明孩子作好心理準備;並告訴孩子怎樣打招呼,還可以怎樣做等等。

5、避免消極評論

一般來說,父母本身就很容易對自己羞怯的孩子,給予消極的評論,比如:“你怎麼膽子那麼小啊?”“這有什麼好害怕的?”其實,如果用一些更具同情心和建設性的話語會更好,更有利於促進孩子的交往行為,比如:“不用擔心,其他小朋友很願意和你一起玩一玩你的新玩具呢。”“你看,人多一些玩藏貓貓才有趣,你也去參加吧。”“小朋友想你了,老師也想你了。”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寶寶入園體檢需要注意什麼?

    你好,入園體檢假如是安排在上午的話,一般是需要空腹的,而且不能喝水,一定要注意,否則這次體檢結果就要作廢、家長就要陪孩子多跑幾趟的了。假如體檢是安排在下午的話,一般是不需要空腹的。不過最好問清楚園方... [詳細答案]

  • 3回答

    寶寶入園一定要體檢嗎?要注意什麼?

    你好,入園是一定要做入園體檢的。幼稚園入園體檢主要是幫助瞭解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為幼稚園保健提供依據,也能及時發現貧血、視力異常、爛牙、佝僂病、營養不良、身高體重落後、外生☆禁☆殖☆禁☆器問題及多種感染性疾病。 [詳細答案]

  • 3回答

    寶寶入園體檢需要做那些?

    其實小孩的入園檢查都是需要抽血檢查的,所以應在空腹去做才行。特別是別吃魚肉蛋和奶,若喝奶後也是要隔四個小時才能采血。而其它的檢查一般都是測體重、身高、視力、心電圖、胸透這些的,而且因為抽血,小孩的情... [詳細答案]

  • 1回答

    寶寶入園要注意哪些?

    你好,可以先帶寶寶去幼兒參觀,熟悉熟悉環境。平時有意識告訴他幼稚園裡老師小朋友之間的事,讓他覺的幼稚園挺好玩的。事先與老師的積極溝通非常必要,而且要帶上自己的孩子去見老師,這樣可以加快熟悉,並且在短... [詳細答案]

  • 1回答

    寶寶入園後不說話怎麼辦

    寶貝初入園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有的寶貝需要較長的時間適應,有的寶貝則短時間就能適應。建議儘早去接,多跟孩子說說話,問問他在幼稚園有什麼有趣的事情。慢慢來。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