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該如何正確引導寶寶學說話?

心理學家認為, 人類天生具有獲得語言的能力。 孩子從一出生就開始了語言的學習。 人類學習語言的能力, 是根據已經建立起來的生物時間表進行發展的。 我們會發現, 因為個體差異的原因, 有的孩子說話早一些, 有的晚一些, 但是一般都會在2歲到3歲的時候, 具備基本的表達和對話能力。

蒙台梭利提出語言發展存在兩個敏感期, 第一個敏感期從出生開始, 大約持續到3歲。 在第一個語言敏感期裡, 孩子無意識地從周圍環境中吸收語言。 第二個敏感期從3歲開始, 持續到大約8歲。 在這個階段, 孩子是語言發展過程中積極主動的參與者,

Advertisiment
學習如何使用他們的交流能力。

下面講一講, 兒童語言發展主要有哪幾個階段, 在這幾個階段中,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發展和學習語言。

第一階段

習得語言之前:前語言時期(從出生到10~13個月)

這個階段兒童尚未學會說話, 但是已經能夠對語言迅速做出反應。 經歷了前語言時期後, 大多數孩子都能說出第一個真正有意義的詞。

父母怎樣做:

多和寶貝進行交流。 和小寶寶交流的過程中, 父母要將寶寶當做一個合作者來對待。 小嬰兒的很多行為, 例如微笑、發出咕咕聲、一個表情或動作, 都可以引起一次談話。 懂得孩子的父母能夠通過談話對嬰兒的這些行為做出反應, 這些做法能夠讓孩子認識到語言在交流中的作用。

Advertisiment
交流時注意表情和語氣。 和小嬰兒交流的時候, 要多使用平靜的、令人愉悅的聲音, 並且頻繁地用眼睛看著他們, 表達對寶貝的關注, 激發孩子對交流的興趣。

第二階段

以詞代句階段:一次說一個詞(1歲~1歲半)

當寶寶開始說話後, 他的詞彙量會不斷增長。 這個階段的寶貝用一個詞來代表一個句子, 表達他想說的內容。

父母怎樣做:

對言語進行簡化。 在這個階段裡, 與正在學習語言的蹣跚學步的嬰兒進行交談時, 應盡可能對言語進行簡化, 運用一種容易讓寶寶理解的方式, 將話語表達出來。 比如, 相比“寶寶多吃一點特別好吃的香蕉吧”, 改成說“吃香蕉”會更有效幫助寶寶學習。

第三階段

Advertisiment

從一個詞到簡單的句子(1歲半~2歲)

這個階段, 孩子開始講由兩個以上的片語成的簡單句子。 一開始, 句子可能並不合乎語法和習慣, 而且往往更強調名詞和動詞。 但是, 寶貝一直在努力試著更精確地表達他想說的內容。

父母怎樣做:

多使用寶寶的名字。 和寶寶進行語言交流時, 多說寶寶的名字, 這個階段的孩子還不太能理解“你”“我”。 多用孩子的名字, 不僅使談話變得私人化, 更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同一性。 運用多種手段説明寶寶的語言發展。 如講故事、唱歌、說歌謠等等, 以及為寶寶創造很多機會, 使他們與成人或其他孩子進行語言上的交流。

第四階段

學前時期的語言學習(2歲半~5歲)

在這段兩年多的時間裡, 孩子逐漸地學會複雜的、成人化的句子。

Advertisiment
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技能得到進一步發展。

父母怎樣做:

創造各種不同的語境。 多把孩子帶到不同的地方, 幫助他們學會在各種各樣的環境中進行交談, 這樣, 孩子在與多種多樣的人打交道時, 都能夠使用語言。

為孩子提供“指示”和“命令”。 讓孩子知道語言是能被用來達到一種目的的手段, 是説明實現預期目標的一種方式。 可以和孩子一起談論他們正在完成的任務以及他們如何去完成這項任務。 像對成人那樣與孩子對話。 在這個階段, 要盡可能運用成人語言形式與孩子進行談話, 避免使用“嬰兒語”, 比如“球球”、“狗狗”等。

在寶寶學說話的時期, 家長一定要端正態度, 為了寶寶們語言天分的發揮,

Advertisiment
要時刻警惕不要輕易走入誤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