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言行影響孩子的性格

有些家長覺得, 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 其實不然。
人的性格中除了氣質與遺傳有關外, 絕大部分都是後天形成的, 而其基礎部分是在幼年時期奠定的。
父母的言行影響孩子的性格
孩子在適應家庭環境的過程中, 常以父母為最直接的模仿物件, 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式和性格特徵。 嬰幼兒對父母的態度特別敏感, 父母的言行舉止足以影響孩子的情緒、意志和行為, 久而久之化為孩子的性格, 所以, 父母要保持常態的、穩定的情緒。
父母對孩子愛意的表達方式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對小嬰兒的愛可以外露,
Advertisiment
使他感受到父母的疼愛和保護。 對兩三歲的孩子則應愛意不外露, 對他既平等嚴肅, 又呵護有加, 這樣孩子才能快樂、自信、開朗, 而且獨立性強。
和睦的家庭有助於孩子形成開朗的性格
研究表明, 在民主、和睦、文明的家庭環境裡, 孩子會情緒穩定、性格開朗、感情豐富、自信心強。 所以, 父母要首先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圍。
其次, 要滿足孩子的歸屬感, 使孩子感到被愛、被尊重, 不要盲目按照自己的意願安排孩子的活動, 要保留孩子合理要求的選擇權。
讓孩子多和同齡人交往
如果說, 父母是孩子性格的第一位影響者, 同齡小夥伴則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學會為人處事的最好老師。 當孩子在社交中表現得合群時,
Advertisiment
家長要及時鼓勵、強化。
對於性格偏內向的孩子, 家長應鼓勵他們“走出去”, 多到同齡小朋友家裡做客。 也可以為孩子“請進來”, 邀請孩子的小夥伴到家裡來玩。 孩子嘗到當小主人的滋味, 一般都會興奮、喜悅, 忙裡忙外地招呼自己的小客人, 這樣不知不覺中他們就增強了自信心, 塑造了開朗的性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