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要當心保姆對孩子的影響

許多家庭為了減輕育兒負擔, 都會選擇請保姆姆, 但是父母千萬不能忽視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

常有這種情況:父母的性格都比較活潑、開朗、善於交際, 而他們的孩子卻文靜內向不善於跟人和睦相處, 原因是與他朝夕相處的保姆的性格正是如此。 還有的幼兒甚至連處世的態度、說話的語氣都酷似保姆。 由此看來, 保姆的性格很有可能為幼兒的性格打上深刻的烙印。

筆者接觸過這樣一位保姆, 她來自偏遠農村, 今年21歲。 她說自己選擇這份工作, 純粹是出於經濟上的考慮。 可是剛給一個1歲半的男孩做了幾天保姆,

Advertisiment
就被辭退了。 問及原因, 她說人家嫌她不會笑, 對孩子總是冷冰冰的。 她委屈地說:“我覺得自己也沒做錯什麼呀, 他們讓我做的, 我都盡力做好了, 照顧孩子吃好、喝好、睡好。 孩子又不是我的, 幹嘛讓我總對他笑, 再說, 我也笑不起來。 ”

這位保姆到此時也沒有意識到自己被辭退的理由, 就更談不上如何讓她培養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了。 身體健康上的照顧固然重要, 但對於成長期的孩子, 更重要的是給予心理上的關愛和溫暖。 從這個實例, 我們可以看到, 一些保姆帶孩子, 就是著眼於如何“照顧”好孩子, 不讓他們餓著、哭著、累著、困著, 完全一副“公事公辦”的姿態, 只要完成主人交給的任務就行了, 至於如何讓孩子更健康、快樂,

Advertisiment
如何和孩子建立更親密、溫暖、信任的關係, 根本不在她們的考慮之內。 即使偶爾與孩子親昵等也只是出於完成任務的考慮, 不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情感。

父母千萬不能忽視對孩子的關心

在與這個保姆的進一步交談中, 我發現她很怕孩子摸這碰那, 不大願意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 怕出危險, 甚至在環境很安全的情況下, 仍給孩子太多的限制, 剝奪了孩子學習、體驗的權利, 使孩子失去了許多從運動中學習、從操作中感知的機會。 為了完成“不出危險”的任務, 相當一部分保姆都絕對不會“放縱”孩子。

還有一種情況也不容忽視, 有部分保姆由於個人經歷和家庭背景原因, 嫉妒孩子有幸福的童年, 有富裕的家庭,

Advertisiment
有關愛他的父母, 還有保姆……保姆體驗到的是極度的不平衡———為什麼我當年沒這樣幸福?因此當面對孩子時, 她不能發自內心地關心他、愛他, 給以溫暖、擁抱和微笑。

孩子的感知是十分敏銳的, 由於長時間與保姆呆在一起, 又得不到母親般的撫摸、親昵、微笑和懷抱的樂趣, 容易煩躁不安、喜歡哭鬧。 這種關係還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成年後的感情和婚姻。 日後他與人建立親密和信賴關係時會出現障礙, 比如與人有疏離感、缺乏信任和愛心, 易產生暴力傾向等。

保姆對孩子的影響有好有壞, 因此父母不能忽視育兒任務, 多給關係和照顧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