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要學會善待孩子的秘密

秘密從哪裡來

0~3歲:沒有秘密。

3歲之前, 孩子一直活在與父母等撫養者依賴、共生的世界裡, 總是把自己與別人的想法、體驗混在一起。 他們尚未建立“自我”, 因而也沒有秘密可言。

3~4歲:秘密萌芽。

在3歲左右, 孩子開始明確意識到自我和客觀世界的分離, 逐漸學會用“我”來稱呼自己。 他能意識到有些事情自己很清楚, 而其他人卻並不知情, “這是只屬於我的東西”, 於是秘密出現了, 這是一個全新的天地, 是他的內心世界。 當然, 這時的孩子對於要保守秘密還是公開秘密毫無意識。

4~5歲:感受秘密。

這個時候, 孩子開始隱約感覺到秘密的含義,

Advertisiment
但依然不瞭解它真正的內涵和本質, 所以, 只能說孩子發現了自己的內心世界, 僅此而已。 如果問一個5歲的孩子什麼叫做秘密, 他可能回答, “我已經告訴別人好多秘密了。 ”可見, 他還根本沒有辦法保密。

學齡期:為秘密困惑。

大部分6歲的孩子會為該不該把秘密說出去而發愁。 尤其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願望和成人的要求相抵觸的時候, 他學會了“陽奉陰違”, 由此產生了“見不得光”的想法或做法。 一方面他希望追求獨立, 通過保留自己的秘密而獲得獨立自主的感受;另一方面, 他又會為自己保留了秘密而內疚。

青春期:守衛秘密。

進入青春期後, 隨著獨立自主的意識迅速提升, 孩子心靈的空間仿佛一下子被打開似的,

Advertisiment
秘密的內容發生了變化而且範圍逐漸擴大。 他們要更廣更多地接觸社會和人生, 於是開始需要有自己的空間來隱藏屬於個人的秘密。 比如不少孩子開始轉向記日記, 在日記中傾吐自己的“秘密”。 同時, 他們已經意識到要為他人保守秘密, 這表明他已經逐漸具備責任感。

孩子為何隱瞞秘密

孩子有了“秘密”, 卻總是瞞著家長。 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且聽他們道來——

暫時保密, 給大人驚喜

安安(5歲, 男):每次我用在故事或電視裡學來的方法, 故意不把“心裡話”告訴爸爸媽媽。 等到過一陣子才說, 有時看到他們開心和驚訝的樣子, 我就覺得很好玩。

點評:孩子的這類行為其實是為了給家長一個驚喜而暫時保密, 並且想以成人的驚訝換取心理的愉悅,

Advertisiment
具有良好動機。 家長應瞭解孩子的這種心理, 不可煩躁惱怒。

不顧阻撓, 暗地行事

娜娜(7歲, 女):父母總對我說很多事情不要做, 可是我覺得自己是真的喜歡做那些事情的。 所以, 我只好偷偷地嘗試, 不想讓他們知道。

點評:這體現了孩子的獨立性, 家長發現後, 應以民主的態度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給她一定的活動自由。

害怕批評和嘲笑

凱凱(6歲, 男):放學回家後, 我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不斷練習體操動作。 因為我想順利通過篩選, 成為六一兒童節體操比賽的隊員。 不過, 爸爸媽媽對我很沒信心, 所以我不想讓他們知道。 雖然他們很好奇我每天在搞什麼名堂, 但我總說:“什麼都沒幹。 ”

點評:這說明孩子不願暴露缺點,

Advertisiment
而在維護“自尊”。 家長應多肯定孩子的進步, 耐心幫助他, 不要對孩子提過高要求, 更不要諷刺挖苦他。

隱瞞過錯, 保護自我

肖嘯(5歲, 男):昨天我玩爸爸的牙刷, 不小心掉到馬桶裡了, 我不敢告訴爸爸, 用水把牙刷沖了一下後放好了。 哈哈, 他沒有發現。

點評:為了逃避懲罰, 孩子通常會隱瞞一些事實。 原因多是家長過分嚴厲。 家長平時對孩子應理解、寬容, 心平氣和, 耐心說服, 教育孩子勇於認錯。

性格內向, 少言寡語

覃芹(8歲, 女):儘管我總覺得有很多話想說, 可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說。 有時老師或父母怪我“不坦誠”。 這樣我就更加不知道如何說了, 只好把那些話藏在心裡當作我的秘密。

點評:內向的孩子往往少言寡語, 似乎“心事重重”,

Advertisiment
這主要與靦腆、羞怯、被動的個性有關。 家長應耐心疏導, 培養其活潑開朗、樂於交往的良好性格。

我的秘密我做主

閔亮(12歲, 男):我已經3天沒有和媽媽說話。 因為她偷看了我的日記, 我很生氣。 雖然她說那是為我好, 可是日記裡面有我的秘密, 我不想讓任何人知道。

點評:父母負有監護孩子的責任, 但應以尊重為前提, 不偷看孩子的日記和信件, 不偷聽孩子的電話, 不強迫孩子說出不想公開的秘密, 並且通過科學的教育使孩子能夠獨立面對秘密並從容、恰當地處置。

秘密是成長的養料

近30%的中小學生的日記和信件, 被家長偷看過。 有些家長甚至理直氣壯:“我們是孩子的監護人, 看看他的日記和信件算什麼?”這表明很多家長包括老師並不希望孩子有秘密, 而希望孩子的一切行為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事實上,很多家長忽視了秘密就是孩子成長的養料。

一、秘密意味著孩子自我意識的成長。對於孩子來說,秘密意味著他自我意識的成長。作為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了自己的秘密,應該感到高興,這意味著孩子誕生了內心世界,他想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珍視一顆童心的成長,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讓他擁有一份獨自擔承的內心秘密。

二、秘密是孩子內心的一種珍貴體驗。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雖然孩子越來越不滿於凡事受父母控制、擺佈的局面,但是成人世界的強大力量又令他們心生忌憚,於是秘密成為孩子作為弱者的一種自我保護形式。這種對自己內心世界獨享的體驗,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個體的存在感和價值感。

三、秘密幫助孩子走向獨立和成熟。孩子總有一天要走向獨立,而擁有個人秘密並能恰當處置是走向獨立的要素。對個人來說,秘密往往與責任緊密相連,並且要獨立承擔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講,擁有秘密是孩子邁向獨立和成熟的必經之路,而沒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遠長不大的,有遠見的父母與教師應當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而希望孩子的一切行為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事實上,很多家長忽視了秘密就是孩子成長的養料。

一、秘密意味著孩子自我意識的成長。對於孩子來說,秘密意味著他自我意識的成長。作為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了自己的秘密,應該感到高興,這意味著孩子誕生了內心世界,他想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珍視一顆童心的成長,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讓他擁有一份獨自擔承的內心秘密。

二、秘密是孩子內心的一種珍貴體驗。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雖然孩子越來越不滿於凡事受父母控制、擺佈的局面,但是成人世界的強大力量又令他們心生忌憚,於是秘密成為孩子作為弱者的一種自我保護形式。這種對自己內心世界獨享的體驗,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個體的存在感和價值感。

三、秘密幫助孩子走向獨立和成熟。孩子總有一天要走向獨立,而擁有個人秘密並能恰當處置是走向獨立的要素。對個人來說,秘密往往與責任緊密相連,並且要獨立承擔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講,擁有秘密是孩子邁向獨立和成熟的必經之路,而沒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遠長不大的,有遠見的父母與教師應當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