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能否用好惡影響孩子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家長總是沒有耐心的, 動輒打罵, 要如何教育呢?下面讓我們通過兩個案例來分析。

父母要進行適當引導

我認為對孩子還是需要進行引導, 譬如“奧特曼”, 現在很多男孩對它很著迷, 從嘴裡講的到腦子裡想的, 以至玩具, 尤其特別喜歡看那電視。 我認為, 這種電視情節幼稚, 思維方式機械, 孩子看多了, 學到的只是對人符號化的認識和打打殺殺的簡單處理方式, 沒有任何可取的地方。 我會對孩子說, 正義和勇敢是可以通過很多方法學習的。

同時我會為他選擇《機器貓》、《貓和老鼠》、《海綿寶寶》等書或電視劇,

Advertisiment
讓孩子有更多的東西和小朋友們進行交流, 而不僅僅只是“奧特曼”。  強強媽媽

孩子的喜惡

無意中會強加給孩子

有意無意中, 父母一直是在將自己的標準“強加”給孩子。 父母認為音樂可以陶冶情操、提高IQ, 所以從懷孕時就給孩子灌輸音樂;父母認為男孩就該像男孩, 女孩就該像女孩, 所以給男孩穿藍的, 給女孩穿粉的;父母認為鋼琴、英語是今後必備的技藝, 所以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處心積慮為他們做計畫。 記得有一次女兒要買個大老鼠毛絨玩具, 我覺得難看, 就沒有給她買。 後來我問專櫃營業員, 為何把“四害”做成如此逼真的玩具, 營業員的話對我很有啟發, 她說:“就是要讓孩子接觸最真實的世界,

Advertisiment
這樣他們才會學會勇敢。 ” 芸芸媽媽點評:確實, 父母從有孩子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干涉”他了, 而且似乎不可抗拒。 但是“干涉”要講究方法, 不能武斷, 要用平和的心態, 客觀地告訴孩子。 如果單純從自己的好惡出發, 對孩子顯然是不公平的。

小編總結: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家長是起引導的作用, 要耐心的教育孩子, 不要把那些想法強加給孩子, 讓他們又自由的想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