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的金錢觀和消費觀影響孩子

孩子金錢碰驕日消費觀的形成, 一是受家庭影響, 二是受同齡人影響。 而且, 孩子越長大, 家長的作用越小, 同學和朋友的作用越大。 現在學校普遍盛行高消費風氣, 社會上的鋪張浪費、超前消費和奢靡消費也蔓延到了學校裡, 誤導了很多孩子。 家長要培養孩子正確的消費觀和金錢觀, 就一定要在他們小時候注重節儉教育, 勤儉持家, 適度消費, 通過言傳身教影響他們, 避免孩子在日後面臨人生選擇時過度被金錢掣肘。

在孩子小的時候, 家長對金錢是什麼態度, 家長的消費模式是怎樣的, 孩子都會照搬全抄。

Advertisiment
如果家長從來不知道節儉, 不會合理花錢, 經常衝動消費, 孩子肯定是大手大腳, 花錢不懂節制;如果家長消費上追求名牌, 追求高檔, 孩子也會“向高標準看齊”。

因此, 家長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是在教育孩子, 即使是逛街買東西都是教育。 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做家長, 孩子都在看著你, 模仿你。 他們開始對金錢的認識是模糊的, 但每天看著家裡的錢進錢出、生活用度, 自己的消費觀和金錢觀就一點點形成。

所以, 家長一定要反省自己的消費觀。 比方說, 現在很多年輕的家長是沒有節儉意識的, 尤其是一些“80後”家長。 他們從小就沒有吃苦受窮的經歷, 長大又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 是提前消費和過度消費的主力軍。 家長自己花錢都瀟灑隨意,

Advertisiment
自然更不會教育孩子勤儉節約。 在他們的意識裡, 節儉是早就過時的口號, 是屬於自己父輩的生活形態, 自己和自己的後代, 只能越過越好, 根本用不著算計著過日子。 而像“60後”家長或一些吃過苦的家長, 自己的生活比較節儉, 卻很捨得在孩子身上花錢, “再窮不能窮孩子”, 孩子想要什麼都毫不猶豫地買, 甚至虛榮攀比的不合理要求也會滿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