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教育孩子切記揚長避短

古時候, 一家有五個兒子, 他們個性不同, 有的還有殘疾。 一個個都快長大了, 父母開始考慮兒子們該學點技藝, 以便將來能自立。

老大從小就憨厚, 能吃苦耐勞, 父母就讓他學種地, 培養他當農民;老二從小聰明伶俐, 思維敏捷, 精明能幹, 父母讓他學習經商, 將來當個商人;老三是個盲人, 兩眼看不見, 家長就讓他學算卦, 算卦不用眼睛;老四從小身體不好, 而且駝背, 父母就教他學織布, 駝背不影響幹活兒;老五是個殘疾人, 腿瘸, 父母就教他學紡線, 腿腳不便, 可以坐著幹活兒。

五個兒子每人都學會了一種謀生的技藝,

Advertisiment
從事不同的職業, 具備了生存的能力, 父母放心了。

要讓現在的家長來看, 這些孩子可真夠讓人操心的。 然而, 這家的父母針對每個兒子的特點, 因材施教, 發揮各自的優勢, 努力揚長避短, 化消極為積極。

假如這家的父母, 抱著虛榮心, 盲目與別人攀比, 或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補償心理”, 一定要兒子去念書, 一定要兒子金榜提名;或是盲目按照同一個規格去培養、塑造兒子, 恐怕其中有的兒子就會在將來的生活中, 學習不到生活的能力。 這樣, 不但孩子痛苦, 父母“期望”的目標沒有實現, 也會非常痛苦。

這家的父母為兒子在職業上做出的選擇, 完全為兒子的長遠利益著想, 應當說, 他們是無私的, 是沒有過多考慮自己的想法的,

Advertisiment
這種教育思想是明智的, 值得今天的家長學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