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批評孩子時應該讓孩子做出自己的解釋

當孩子受到冤枉時, 父母還是不顧孩子的感受, 一味強制性地批評孩子, 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雖然表面上孩子也許不反對, 但在內心裡他對爸爸媽媽的權威已經產生了懷疑。

育兒專家認為, 無論在何種情況下, 父母批評教育子女, 靠強制壓服是行不通的, 只有給孩子充分的說話機會, 他們才能剖析自己的行為, 觸及靈魂的最深處, 才可能使其心服口服。

所以, 家長發現孩子有錯誤的言行時, 一定要冷靜分析, 切不可貿然批評。 要俯下身子, 多和孩子溝通, 多聽聽孩子的心聲。 特別是當自己沒有搞清事情的來龍去脈而造成對孩子的批評不當或批評不符合事實時,

Advertisiment
那麼就更要允許孩子做出解釋, 並且要對孩子表示歉意。

因為, 讓孩子虛假地表示接受批評, 但心裡大感委屈, 實際上不僅於事無補, 還可能引發種種弊端。 與此同時, 也要讓孩子明白:解釋的目的並不是推卸本來應負的責任, 還應要求孩子保持解釋時心平氣和、實事求是的態度。

要知道, 孩子越是有困難、有錯誤, 他們就越渴望家長的理解和體諒, 渴望別人能夠聽聽他們的傾訴。 因此, 俯下身子和孩子推心置腹地交流, 傾聽孩子的心聲後, 再對孩子的錯誤言行進行分析指正, 做出適當的批評, 孩子往往能夠接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