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應該要如何訓練嬰兒的聽力

孩子剛一出生就能聽到聲音, 那麼新生兒是不是怕聲音?這問題經常困擾著沒有經驗的年輕母親。 依照傳統方法, 老人們總是把坐月子的母親和新生兒的房間搞得靜悄悄的, 連走路也要小心翼翼, 生怕弄出一點聲音嚇著新生兒。 這種古老的辦法應該結束了。

孩子剛出生就可以聽到聲音, 但他們不知道聲音從何而來, 也不能分辨不同的聲音。 這時他們的聽覺反射是簡單的“驚嚇反射”。 所以說, 新生兒突煞受“驚”哭將起來, 完全不必緊張, 這並不是孩子的異常行為, 而是正常的神經反射。 那種因此而讓房間裡靜得沒一點聲音,

Advertisiment
唯恐聲音嚇著新生兒的想法, 是完全錯誤的。

為了孩子的智力發展, 儘早訓練嬰兒的感覺、知覺異常重要, 聽力是其中一個方面, 那麼如何訓練嬰兒的聽力呢?

首先要給嬰兒一個有聲的環境, 家人的正常活動會產生各種聲音, 如:走路聲、關開門聲、水聲、刷洗聲、掃地聲、說話聲等等, 室外也能傳來許多聲音:車聲、人聲嘈雜得很。 這些聲音會給嬰兒聽覺的刺激, 促進聽覺的發育。

除自然存在的聲音外, 我們還可人為地給嬰兒創造一個有聲的世界、。 例如:給嬰兒買些有聲響的玩具——撥浪鼓、音樂盒、會叫的鴨子等等。 此外, 可讓嬰兒聽音樂, 有節奏的優美的樂曲給嬰兒安全感。 他們會聽得很高興, 當然, 放音樂的時間要有節制,

Advertisiment
不能一早放到晚, 另外也不宜選擇過於吵鬧的爵士樂等等。 最好能和嬰兒說話, 雖然這時他還不能應答, 但是家人, 特別是母親的親熱的話語, 會使嬰兒感受到初步的感情交流。 當母親面對嬰兒親切地說著、笑著、和嬰兒交談時, 嬰兒會緊盯著母親的臉, 似乎已懂得母親散發出的身體語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