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應該怎樣正確管理孩子

我們的體會是, 在孩子遇到困難時, 家長要“管理”。 分析原因後要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正確引導孩子, 努力克服困難。 而不是越俎代庖, 替他解決困難, 更不能責備孩子, 讓他們自己承擔困難, 特別在孩子小的時候, 他們沒有能力解決這些困難。 長期責備的結果是:孩子對做事情失去興趣, 產生畏懼。 如果, 我們因為第一次考試拼音成績不好就責備她, 她就會對學習拼音失去興趣, 產生厭學, 這是最可怕的。 失去興趣是可怕的, 而產生畏懼同樣糟糕。 從小處說, 很多孩子會造成怯場(不僅僅是怯考場), 不想學習。

Advertisiment
從大處說就是沒有激情, 失去創新, 不敢探索。

關於“不管”也是“管”, 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檢查孩子的作業是很多家長、老師最頭痛的事情, 怎樣通過每天的檢查作業、簽字, 真正起到促進孩子學習,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剛開始, 我非常認真地檢查孩子的作業, 並很認真地糾正她的錯誤, 但是, 她出錯率反而越來越高。 這種現象使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嘗試過很多辦法去輔導她, 但都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直到有一天, 我發現, 孩子在做作業時, 是那麼的不認真, 邊做邊玩, 同學說錯題了, 孩子卻說, “一會兒媽媽還要檢查”。 我突然明白了, 孩子作業出錯的根源是我“管”的太多, 這種情況下應該採取“少管”或“不管”!於是, 我改變了做法, 採取了兩個步驟:第一步,

Advertisiment
我給孩子檢查作業後, 只說有錯誤, 並不指出哪裡錯, 讓她自己把錯誤找到並糾正, 還要及時表揚和鼓勵她。 並告知她:“媽媽很快就不再檢查作業了, 只簽名, 如果出現錯誤, 到學校後, 老師會批評你的。 ”當然, 事先一定要與老師溝通, 爭取老師的配合。 第二步, 按照告知孩子的內容去做。 經過了一段時間, 很快, 她的作業品質提高了。 特別是, 她學會了獨立思考問題。 因此, “不管”, 能培養孩子獨立思考、敢於行動、敢於負責的作風;“不管”, 能讓孩子更真切地體驗和感知事物發展的過程;“不管”, 還能使孩子豐富其人生經驗、歷練其能力。 所以, 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不管”的空間。

只有透徹地“瞭解”孩子, 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

Advertisiment
才能真正地把握“管”與“不管”的時機。 因此, “瞭解”孩子是管理孩子的基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