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應該如何關愛孩子的成長

俗話說, 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 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關懷自己的子女, 特別是現在都是獨生子女的家長, 但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好像越來越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是父母的方法不對?還是孩子出了問題?孩子變得越來越頑皮和不聽話, 希望他盡情享受童年美好生活的心願, 和不愛學習將來可能學業不佳影響前途的擔憂時刻矛盾著我的神經。 他們都是些有心的父母, 經常與別人交流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 似乎覺得每個人都有獨到的方法, 可是總想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但教育真的沒有絕對的正確與錯誤,

Advertisiment
教育的方法也是因人而異, 因孩子而異。 以下把在家庭教育指導中的體會和收穫與所有的老師和家長們分享, 希望所有的孩子們都快樂的發展。


父母應該如何關愛孩子的成長

1、過高的期望, 帶給孩子的是無望。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不要以“爸爸媽媽都是為你好”為由去逼孩子, 有時逼子成龍, 龍就會變成蟲。 所以正確的評估自己孩子的能力和潛力, 為孩子們設想的目標永遠是能讓孩子跳一跳夠得到的, 與孩子們多溝通, 問問他們的想法和需要, 讓孩子們有更多的自主性, 在不逼迫他的情況下, 鼓勵他做事情所讓孩子得到的鍛煉, 要比被迫所讓孩子受到的益處更有價值, 效果也會更好。

2、過度的保護,

Advertisiment
帶給孩子的是無能。

不會剝雞蛋, 神童們不會生活自理, 女孩不會自我保護等, 這些例子其實我們都已經聽了很多了, 因此首先我們的爸爸媽媽應該重視的是孩子自理生活能力的培養:讓你的孩子“變”得普通一點, 平凡一點, 這樣做並不是虐待孩子, 而是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生活空間。 有了好的身體, 有了安全的基礎才有其他呀!要想放小鳥去天空中翱翔, 首先要讓他們學會飛翔對嗎?所以受保護過多的孩子他能“飛”嗎?


過高的期望帶給孩子的是無望

3、過分的溺愛, 帶給孩子的是無情。

不少父母對孩子的物資需求無限滿足, 對孩子的精神需求卻很漠然, 因為家長總是說:“我忙賺錢, 都是為了你有好條件生活”。 但親愛的爸爸媽媽們,

Advertisiment
你們知道嗎?孩子們需要的是更多的陪伴和關懷, 精神的東西有時候比物質更可貴, 當你們忙碌的賺錢的時候, 卻造成孩子與人格格不入, 甚至走向反面, 問題出在孩子身上, 病根很可能在父母身上呀?所以, 你們想想這樣的愛值得嗎?你們再想想孩子們到底要的什麼愛?

4、過多的干涉, 帶給孩子的是無奈。

比如早戀等, 學會與孩子溝通, 並指導孩子掌握與人溝通和正確交往的方法, 對於孩子們對異性朦朧的感覺即不絕對的否定干涉, 也要把影響學習等後果和孩子交心, 讓孩子們愉快的接受朋友的友善, 面對生活中一個個的問題, 解決並度過一個個難關, 你會發現, 你有個出色的孩子!而且這種說明白的事情,

Advertisiment
他們還會好奇的非要試試嗎?因此說, 當孩子過分好奇的時候, 也可能是你們的干涉為他們創造了更多探究與神秘的氛圍……


過分的溺愛帶給孩子的是無情

5、過多的指責, 帶給孩子的是無措。

對於孩子, 被認可, 求得正確評價的心理需求勝過對金錢和娛樂的渴望。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如果你總是告訴孩子, 別人家的孩子如何的好, 他這樣做或那樣做都不好的話!他會認為你不愛他, 他做什麼都不好, 那他為什麼還要努力那?因為做了就是錯的, 你愛別的孩子。

望著那些從小疲於奔命的孩子,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 你們有沒有想過你要的到底是什麼?人要學會捨得, 不能企盼全得。 孩子膽小沒耐心, 很多時候是父母干涉和慣的,

Advertisiment
在孩子學習的路上, 最需要的不是老師和家長的督學, 而是觀眾而是掌聲。 生活中有些東西不必在乎, 可有些東西不能不在乎, 那就是孩子對你的愛。 孩子的愛得到體現, 才會產生無比的快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