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應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

不斷地聽到人們在說:諾貝爾獎金永遠頒給懷有理想的人們。 因為, 理想是人類心中的明燈, 只有在理想的感召下, 人們才會走向進步與文明。 才會不斷攀登新的高度。 然而, 作為一代獨生子女的青少年們, 心目中理想的旗幟是什麼?崇高感、使命感從來是燦爛的人類文明精神的標誌之一。 青少年們倘若失卻了自己的理想與信念, 他的人生價值也許便會無所依附。 他的心靈便會因為空虛而倍感無聊。 沒有理想與信念的生活危如夜海行舟, 因少了明燈而難達彼岸。

抽象的思想教育與現實生活脫節使青少年們無所適從。

Advertisiment
孩子們生下來都是天使, 他們純潔的心靈可以接受任何美好的東西, 也可能受到醜陋事物的污染。 學生們在校時不斷受到燦爛歷史、愛國主義、傳統道德的教育。 而一投入社會又被現實生活那部分醜惡、庸俗、卑下的東西影響。 於是他們在這種空洞說教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中因為迷惘而無所適從。

志華是一個學生幹部。 在各方面對自己要求都很高, 初二年級已經是一名光榮的共青團員。 雖然很年輕, 可她已經有了憂患意識。 受了老師與團組織的教育, 她痛恨社會上的不良風氣, 並經常在飯桌上看新聞聯播時, 批判貪污腐化的墮落行為。 但是家中成人往往對她的議論不予支持, 並對她說:“你懂什麼?”這使得她的心情很不愉快。

Advertisiment

有一次, 當經理的父親受到某鄉鎮企業的邀請, 可帶上家屬予女外出觀光旅遊。 志華堅決不肯去。 她說你們總是教育別人要廉潔奉公, 可自己都耗費國家資財, 變相貪污。 我是不會“同流合污”的。 父母親不思其心可嘉, 其志可敬, 反而面面相覷, 不解地問:“這個小囡腦子阿是出了毛病?”

志華終於沒有去, 母親為了照管志華也沒去成。 可她萬分惋惜, 對她疾言厲色。 這使志華的心情非常難受。 她給心理熱線打電話, 訴說心中的困惑。 老師與家長, 究竟誰是誰非, 為什麼距離如此之遠。

小芳也是由於在放學道上看見摔倒的兒童把他扶起並送回家, 卻因此受到家長的斥責。 他們認為, 這是多管閒事,

Advertisiment
萬一孩子家長反咬一口說是她闖的禍怎麼辦?

家長們習慣以消極經驗誤導子女的人生觀念, 還以為這是無私的忠告。 豈不知這便潛移默化地在污染他們的心靈。 並使他們的心靈受到不該有的損害。 也許, 正是成人心理的積垢, 泯滅了他們美好的理想, 家長們難道不該以此為警覺嗎?因為缺乏理想的孩子, 也許便是懦怯卑弱的人。

缺乏信念支撐的青少年, 躲避在各種嗜好中, 為生命尋找意義。 李露同學在緊張的考前複習中, 起早貪黑, 爭分奪秒地做功課。 有一次一直做到深夜兩點鐘才休息。 每天晚上幾乎都是父母親把她強拽出小書屋, 讓她早點睡覺。 從預初一到初二, 她的考試成績幾乎都在年級的前十名, 一旦考試結束,

Advertisiment
成績公佈, 她便惶惶然失魂落魄。 一迭聲呼喚“無聊透頂”。 她說:“我就喜歡考試。 爭名次充滿了刺激。 如果沒有考試, 我大概會去死。 ”

像李露這樣僅為了刺激而爭名次, 就是因為缺乏信念, 心靈無處歸屬而產生了心理偏差。 一部分學生像她那樣躲在分數中, 以支撐自己的生存目的。 另有一些人躲進瘋狂崇拜的“陷阱”中, 以懸掛自己青春的活力之結。 有人崇拜球星、影星。 有人沉溺在港臺言情小說的境界中, 自娛自樂。 有一位初中女生, 竟然給臺灣某歌星寫了無數的信, 鎖在自己的抽屜裡, 成為獨自品嘗的一個甜美的小秘密。

崇拜他人並非壞事。 刻苦學習更是無可厚非。 但是在失卻目標的前提下, 僅把這些作為填補心靈空虛的權宜之計,

Advertisiment
便會產生心理問題。 當崇拜的夢醒以後, 他便發現找不到自己, 因為他的生存意義寄託在他人身上而非自身。 只有積極拓展自己的生命意義, 他的生活才是快樂又充滿自信的。

引導青少年建樹自己的理想與信仰, 是使他們生活快樂、學習努力、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 有一部分青少年既無法成為學習上的尖子, 又耐不住寂寞, 潛心讀閒書聽音樂, 去為別人喝彩捧場。 其中性格極端者就會因為缺乏表現自己的機會, 而尋找不正當的方式表現自己的能量。 這些缺乏理想與信仰的所謂的“差生”, 有些放學後在馬路上閒逛。 有些跑進舞廳、包廂去瞎混, 更常見的, 是一頭泡進遊戲機房, 忘記了回家與上學的時間。 如果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與幫助,有些青少年便走上犯罪的道路,淪為少年犯。其中不乏偷車者,也有利用電話敲詐勒索者。

針對這種種現象,家長與學校的教師,該去引導青少年建立為國為民為自己奮鬥的理想與目標,為他們年輕的、饑渴的心靈尋找科學合理的歸屬。除了口頭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在實際生活中為他們開闊心胸、增長見識、打開眼界創造條件。

在假期裡有一位家長把初三的兒子送去工廠讓他義務打工,接觸現實社會。讓豐富的實際生活滋養他的心靈,給他生動的生活感受。這裡並非要讓人們去效法此種做法,但這位家長讓子女參與社會生活,對他的成長是會有幫助的。

讓子女參加社會組織的大型活動及社區文化的建設,也是增長青少年見識,並訓練培養他們實際能力的有效途徑。如舉辦各類大獎賽,就是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放鬆心情,培養運動興趣,提高生活熱情的好方法。青少年可以通過參與現代社會生活,發現人生意義與價值,並建立自己的抱負與理想。

未來的世界屬於今日的青少年,而缺乏理想的人們將會構成多麼可怕的社會。青少年的理想要靠成人們去幫助建立,而拆除他們理想的基石是最愚蠢的行為。作為家長要考慮的,是你需要一個有理想、有志氣的後代,還是更期望一個庸俗、實惠、勢利的子女?

如果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與幫助,有些青少年便走上犯罪的道路,淪為少年犯。其中不乏偷車者,也有利用電話敲詐勒索者。

針對這種種現象,家長與學校的教師,該去引導青少年建立為國為民為自己奮鬥的理想與目標,為他們年輕的、饑渴的心靈尋找科學合理的歸屬。除了口頭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在實際生活中為他們開闊心胸、增長見識、打開眼界創造條件。

在假期裡有一位家長把初三的兒子送去工廠讓他義務打工,接觸現實社會。讓豐富的實際生活滋養他的心靈,給他生動的生活感受。這裡並非要讓人們去效法此種做法,但這位家長讓子女參與社會生活,對他的成長是會有幫助的。

讓子女參加社會組織的大型活動及社區文化的建設,也是增長青少年見識,並訓練培養他們實際能力的有效途徑。如舉辦各類大獎賽,就是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放鬆心情,培養運動興趣,提高生活熱情的好方法。青少年可以通過參與現代社會生活,發現人生意義與價值,並建立自己的抱負與理想。

未來的世界屬於今日的青少年,而缺乏理想的人們將會構成多麼可怕的社會。青少年的理想要靠成人們去幫助建立,而拆除他們理想的基石是最愚蠢的行為。作為家長要考慮的,是你需要一個有理想、有志氣的後代,還是更期望一個庸俗、實惠、勢利的子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