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父母愛孩子首先要會愛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 經常會聽到有些家長說這樣的問題:“我的孩子總是太慢、太磨蹭, 該怎麼辦?”。 家長們可能都會有這樣的感覺, 覺得孩子長得慢、學得慢、動作慢等等, 其實呢, 當我們就一個具體的事情分析過之後, 往往可以看到, 不是孩子慢, 而是家長們的心太急了, 成長史需要時間的, 對於孩子的培養也不能操之過急, 父母要想培養好孩子, 真正的愛孩子, 首先得關愛好自己。

如今的社會, 節奏越來越快, 處在高速運轉中的父母們, 一方面迫於社會的壓力, 另一方面, 源于自身成長的問題, 很多時候就會身不由己,

Advertisiment
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 把內心的焦慮和恐懼傳給孩子, 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孩子的成長有自己的節奏, 孩子本來就是慢慢長大的, 作為孩子的父母, 需要放慢腳步陪伴孩子, 欲速則不達。

記得有一次在慢養育親子論壇裡看到一個熱議的帖子“你打罵過孩子嗎?”我在跟帖中坦承, 自己曾經對好好同學實施過“冷暴力”, 就是不理她, 這也是我小時候經常遭遇的, 所以在我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緒時, 會不由自主地使用。 “冷暴力”雖然表面看上去不打不罵, 其效果和打罵一樣, 都可能會讓孩子覺得“媽媽不愛自己了”。 現在我能夠掌控自己的情緒, 就不再這樣做了。 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 是父母必須修煉的課程之一。

Advertisiment

還有一位全職媽媽說, 她的孩子兩歲, 她平時一個人帶孩子, “孩子一丁點鬧騰就讓我火氣沖天”。 但她決定改變, 學習傾聽孩子,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 她說已經做到耐心接納孩子, “很累, 幾乎失控, 但是忍住了”, 這很不容易。 論壇裡的很多媽媽都給了她大大的欣賞和支持, 這同時也會帶給其他母親更多的力量。

論壇裡有媽媽總結道, 在對待孩子的過程中, 媽媽的情緒往往有這樣幾種狀態:不知道打罵孩子的做法是錯誤的——這是“不知不覺”;知道打罵孩子的做法是錯誤的, 但不知道正確做法——是“已知已覺”;知道正確的做法, 但“知道做不到”無法控制情緒——是“後知後覺”;雖然做不到時刻平靜地對待孩子, 但能夠覺察自己的情緒——是“當知當覺”;看著情緒來了、走了,

Advertisiment
就像看著天上的雲——是“先知先覺”, 這也是我們每一位元媽媽修煉的目標。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 媽媽要接納孩子真實的自我, 無條件地愛孩子, 不管孩子怎麼樣, 都能接納他如他所是。 這媽媽的內心需要很有力量, 媽媽只有先懂得愛自己, 才能真正去愛孩子、愛老公。 否則, 我們會因為自己缺少愛, 下意識從孩子那裡尋求愛, 對孩子和老公的期待也會多於愛。

媽媽們在日復一日忙碌的操持中, 疲憊、擔憂、焦慮、生氣……這些都極大地消耗媽媽們的能量, 我們總是在透支自己。 當孩子情緒不好需要我們接納和安慰的時候, 我們能否真正幫到孩子?如果我們的負向能量太多, 會影響到家庭的和睦, 降低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感。

Advertisiment
很多媽媽時常會生出力不從心的感覺, 但是不知如何改變。 媽媽們需要尋找一些方式來愛自己、滋養自己。

當一個成人從抱怨“別人不愛我”到述說“我可以愛我自己”的時候, 轉化就發生了。 當這個人依靠自己而不是他人來得到肯定和愛的時候, 他就擁有了高自我價值感, 就能夠自由選擇愛的關係, 為自己的信仰堅持立場, 並能將能量投注在有建設性、有創意的活動上。

音樂、閱讀、冥想、大自然和正向的人在一起, 這幾種辦法都能幫助我愛自己, 帶給我正向能量, 產生和自己內在的聯結。 其中, 音樂和閱讀是最容易的一種方式。 媽媽們平時不管多忙, 也要在心裡留一片空間給自己, 在那個屬於自己的空間裡,

Advertisiment
聽聽自己喜歡的音樂、讀讀自己喜歡的書, 這樣的事情能帶來實實在在的美好感受, 幫助媽媽們愛自己, 讓自己的內心更有力量。 當我們能夠做到自己愛自己的時候, 真的會有奇跡發生, 我們的生活也會更加美好, 孩子會健康的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