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必須告訴孩子的安全防範知識

寶寶八九個月具備獨立的攀爬能力, 到他1歲多脫離父母的懷抱嚷嚷著要“自己走”開始, 可能的危險就如影隨形, 寶寶可能受到陌生人的侵犯和騷擾, 可能因為貪看玩具、花燈或風景與父母走散;也可能因為忽略了安全標識遭遇意外傷害……

對寶寶的安全教育應當進行到哪一步, 才既不會讓寶寶誤認為這個社會上都是壞人, 都是危險的事物, 想安全必須一刻也不離爸爸媽媽, 又不要讓他在走近危險區域的時候毫無警覺, 一點自我防範的意識也沒有?

與陌生人交往篇

有陌生來電

怎樣在電話裡得體地應答,

Advertisiment
才能既聽上去有禮貌, 又避免透露寶寶是一個人在家或與保姆在家的情況?

一般來說, 我們不贊成寶寶接到陌生電話時告訴他人家裡的資訊。 不要說“我爸爸媽媽不在家, 請你晚上再打過來。 ”

寶寶說:“我爸爸在洗澡(或我媽媽在樓下的超市給我買果凍), 你以後再打。 ”

向對方索要電話, 說“我爸爸一洗完澡就讓他打給你”, 也是一個辦法, 一般“有危險的陌生人”都不會把電話留下來。

有陌生人敲門

有時寶寶單獨在家時會有收牛奶費、收垃圾費的人叫開門, 也有陌生人托著寶寶最愛吃的披薩餅盒子, 說是“你媽媽叫我送比薩餅給你, 你媽媽已經付過錢了, 快開門讓我把餅給你。 ”

這種情況要告誡寶寶千萬不要開門。

Advertisiment

寶寶這樣說:“我爸爸現在在午睡, 不方便叫醒他。 請半個小時後再來好麼?”

或者這樣說:“我現在沒有錢給你, 等我媽媽洗澡出來。 ”

TIPS

父母要絕對告誡寶寶不可給陌生人開門, 大一點的小孩父母可以給列一個單子, 哪些人來了可以開門的, 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透過貓眼看清楚後, 是可以開門的。 不妨把這個單子貼在門上, 對孩子是一個提醒, 也是一個警告。

路遇陌生人

如果在爸爸媽媽的視野範圍內, 與其他陌生小朋友以及帶他們的家長一起玩, 是安全的, 比如在兒童遊樂場和充氣城堡內。 但如果有人套問你的父母都做什麼工作, 家住哪裡, 寶寶在上哪間幼稚園, 平時是誰接你, 這個陌生人就有“熱心過度”之嫌。

Advertisiment

要教育寶寶不能跟“熱心過度”的陌生人一起走, 不能隨便吃陌生人給的零食。

如果發現自己難以擺脫陌生人的糾纏, 可以向遊樂場的工作人員和保安求助。

也可以對陌生人說:“這些我都不記得了, 要不你去問我爸爸?我爸爸就在那邊!”如果陌生人有不良企圖, 他一定會逃之夭夭。

陌生人臨時接寶寶回家

如果有陌生人哪怕是比較熟悉的人要接寶寶回家, 怎麼辦?

告訴寶寶, 絕對不要讓寶寶上別人的車, 比如寶寶在社區裡騎車, 就算是鄰居要載他回去也要婉拒。

爸爸媽媽要強調一點, 除非爸爸媽媽同意, 不要坐人家的車子是一條鐵的紀律。

寶寶說:“沒關係, 您先走吧。 ”

TIPS

如果的確爸媽有拜託朋友或同事接寶寶的可能性,

Advertisiment
怎樣讓寶寶明白眼前這個陌生人有沒有危險性?很簡單, 父母應該與寶寶事先講好一個安全密碼, 這個來接你的人知道“口令”, 寶寶就可以跟他走, 否則就不能。 父母要確保每個安全密碼只使用一次, 而且經常在家與寶寶“溫習”這一密碼, 免得寶寶忘記。 現在有些拐賣兒童的事件會發生在熟人之間, 因此, 與4歲以上的寶寶達成默契, 設一些“安全口令”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緊急情況應對篇

在商場或者超市走丟了

如果是在商場和超市里走丟的, 要事先訓練寶寶:

1. 保持鎮定, 不要哭鬧。

2. 馬上跟最近的工作人員取得聯繫(父母要多多指點, 讓寶寶認得常去的購物場所的工作人員制服)。

3. 在商場或超市都有廣播站, 一般負責播報商品資訊,

Advertisiment
也負責替走失的兒童尋找家長, 因此第一時間去廣播站, 可以讓父母知道寶寶在哪兒, 是否安全。

4. 寶寶可要求女性工作人員帶自己留在廣播站或去總服務台等待家長來接。

如果是在馬路上走丟的

1. 向最近處的員警或交通輔警求助是最安全的。

2. 如果一時無法找到員警, 可以向最近處的報攤或書報亭主人求助, 讓他打110報警。

3. 一般來說, 等員警到來後, 只要寶寶說得出家中位址或電話, 員警完全可以幫忙把他安全送回家。

遭遇“身體騷擾”

兒童性騷擾的問題現在在極個別的地方演變為非常惡劣的問題。 越是年幼的孩子, 對這個問題越是懵懂, 容易被糖果、氣球之類的小恩小惠誘騙, 也不容易分得清哪些是善意的、好的觸摸, 哪些是惡意的觸摸,還有的不懷好意的人會跟寶寶訂立“保守秘密條約”,不把受到騷擾的事告訴父母。因此,諸如此類的安全教育一定要做在前頭。

TIPS

父母要告訴寶寶,凡是我們的游泳衣掩蓋的部分是不能給陌生人看和摸的,除了爸爸媽媽和醫生護士,誰也不能看或摸你這一部分身體,如果有人強迫你,應該馬上跑開,或馬上告訴爸爸媽媽。

寶寶遭遇強行抱持?

如果寶寶遭遇強行抱持,怎麼辦?

告訴寶寶絕對不能上陌生人的車。

如果有人要你幫她找丟失的小孩或貓,要你上車去“認地方”,應該馬上離開,朝跟車行進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跑。

如果有人硬是抱持你上車,寶寶應該喊叫“救命”或大聲說:“你不是我的爸爸媽媽。”

注意

光用肢體語言掙扎還不夠,因為有人會認為這是小孩子在犯強不聽話,或者家長在強迫他安靜。一定要喊“你不是我的爸爸媽媽”,有些寶寶膽子小,從不大聲說話,家長以防萬一,應該讓寶寶在家練習幾次,讓寶寶培訓出那樣的急智與膽量。

專家點評

過猶不及,注意適度

毋庸置疑,安全教育是幼兒生活的“必修課”。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過度,如果對孩子講了太多“可怕”的故事,也會傷孩子的安全感和對他人的信任。我們強調“危險”程度和頻率要適可而止。

寓教於樂

安全教育的範圍很廣泛,內容也很繁雜,如果直接地講給孩子聽,孩子通常會不耐煩也不容易記住和消化。我們不妨把要傳達的資訊變成一個個小小的情景遊戲,孩子都喜歡做遊戲,往往還喜歡重複的玩,這樣孩子學起來又容易,記得又牢。我們大人要多費些腦筋,親愛的爸爸媽媽們,讓我們為了寶寶“辛苦”一下吧。

安全標識識別篇

禁止標識

教導寶寶通過顏色和圖案的辨認來牢記禁止標識(可以買相應的圖書和卡片教寶寶辨認)。禁止標識為紅色圓圈,圓圈當中有一根粗粗的紅色斜杠,被紅色斜杠叉掉的場景是絕對禁止的。

比如中間有一根燃燒的火柴,表明“禁止煙火”,小朋友既不可以在這附近玩火,又不可以在此地燃放煙花爆竹。

比如中間畫了一個按鈕,一隻手正伸向它,這表明“禁止啟動”。

再比如圖案中間有一個人在爬梯子,用紅斜杠叉掉後,表明此地“禁止攀爬”。

還比如某個建築工地上的露天鐵籠電梯上掛上一個標記,中間是一個人正立在電梯裡的樣子,上面壓上斜紅杠,表明這部貨梯“禁止乘人”。

最常見的一個標記,是水龍頭底下放了一杯“水”,外麵包了紅圈圈,上面壓了斜紅杠,要讓你的寶寶知道,這是“禁止飲用”的標誌。

警告標誌

警告標誌為黃色底的三角形,三角形裡面標繪的圖案,就是你要當心的事情。與禁止標識一樣,警告標識也有十幾種,父母應該時時用畫片幫助寶寶“溫習”。

比如三角形中標有一個驚嘆號“!”這是注意安全的警告。

三角形中有一堆火,是“當心火災”的警告。

三角形中有彎曲的閃電圖案,是“當心觸電”的警告。

三角形中有一個骷髏圖案,那是當心中毒的警告。

大部分警告標誌簡單易懂,3周歲以上的小朋友都能看得懂,比如三角形中間有一列冒煙的火車正在駛過,表明“當心火車”。

三角形中間有兩個絞著的齒輪,有一手指正伸向它,那是“當心傷手”的標識。

指令標誌

指令標誌為藍色底的圓形圖案,圓形圖案中有一個人頭像或全身像,用白色強調的人物裝備,就是進入場地前必須佩戴的安全防護用具。小朋友的爸媽如果在工地、工廠或特殊裝備的車間工作,這些指令標誌就很常見。

比如圓形圖案強調眼鏡,那就是要戴防護眼鏡。

強調口罩,就是要戴防塵口罩。

強調安全帽,就是要戴合格的安全帽。

強調護耳器,就是要戴耳罩保護耳朵。

另外,寶寶跟父母駕車越野或一起划船時,還會看到圓形圖案中的全身像系有安全帶或身系救生衣,這就是要求大家在公路探險時牢系安全帶,在划船或漂流時,每個人都要穿救生衣。

提示標誌

提示標誌為綠色方框,內有綠色小人在做動作。最常見的指示標誌有兩種,在幾乎所有的大樓裡都有。

綠色小人向一扇門奔跑,標誌的一側有箭頭,這是告訴所有的人緊急出口的方向,告訴寶寶一旦遇到火災等,要向箭頭指引的方向跑。

綠色小人躲立在一扇拱門下,一動不動,這是“避險處”的標誌,可以躲避地震等突發危險。

哪些是惡意的觸摸,還有的不懷好意的人會跟寶寶訂立“保守秘密條約”,不把受到騷擾的事告訴父母。因此,諸如此類的安全教育一定要做在前頭。

TIPS

父母要告訴寶寶,凡是我們的游泳衣掩蓋的部分是不能給陌生人看和摸的,除了爸爸媽媽和醫生護士,誰也不能看或摸你這一部分身體,如果有人強迫你,應該馬上跑開,或馬上告訴爸爸媽媽。

寶寶遭遇強行抱持?

如果寶寶遭遇強行抱持,怎麼辦?

告訴寶寶絕對不能上陌生人的車。

如果有人要你幫她找丟失的小孩或貓,要你上車去“認地方”,應該馬上離開,朝跟車行進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跑。

如果有人硬是抱持你上車,寶寶應該喊叫“救命”或大聲說:“你不是我的爸爸媽媽。”

注意

光用肢體語言掙扎還不夠,因為有人會認為這是小孩子在犯強不聽話,或者家長在強迫他安靜。一定要喊“你不是我的爸爸媽媽”,有些寶寶膽子小,從不大聲說話,家長以防萬一,應該讓寶寶在家練習幾次,讓寶寶培訓出那樣的急智與膽量。

專家點評

過猶不及,注意適度

毋庸置疑,安全教育是幼兒生活的“必修課”。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過度,如果對孩子講了太多“可怕”的故事,也會傷孩子的安全感和對他人的信任。我們強調“危險”程度和頻率要適可而止。

寓教於樂

安全教育的範圍很廣泛,內容也很繁雜,如果直接地講給孩子聽,孩子通常會不耐煩也不容易記住和消化。我們不妨把要傳達的資訊變成一個個小小的情景遊戲,孩子都喜歡做遊戲,往往還喜歡重複的玩,這樣孩子學起來又容易,記得又牢。我們大人要多費些腦筋,親愛的爸爸媽媽們,讓我們為了寶寶“辛苦”一下吧。

安全標識識別篇

禁止標識

教導寶寶通過顏色和圖案的辨認來牢記禁止標識(可以買相應的圖書和卡片教寶寶辨認)。禁止標識為紅色圓圈,圓圈當中有一根粗粗的紅色斜杠,被紅色斜杠叉掉的場景是絕對禁止的。

比如中間有一根燃燒的火柴,表明“禁止煙火”,小朋友既不可以在這附近玩火,又不可以在此地燃放煙花爆竹。

比如中間畫了一個按鈕,一隻手正伸向它,這表明“禁止啟動”。

再比如圖案中間有一個人在爬梯子,用紅斜杠叉掉後,表明此地“禁止攀爬”。

還比如某個建築工地上的露天鐵籠電梯上掛上一個標記,中間是一個人正立在電梯裡的樣子,上面壓上斜紅杠,表明這部貨梯“禁止乘人”。

最常見的一個標記,是水龍頭底下放了一杯“水”,外麵包了紅圈圈,上面壓了斜紅杠,要讓你的寶寶知道,這是“禁止飲用”的標誌。

警告標誌

警告標誌為黃色底的三角形,三角形裡面標繪的圖案,就是你要當心的事情。與禁止標識一樣,警告標識也有十幾種,父母應該時時用畫片幫助寶寶“溫習”。

比如三角形中標有一個驚嘆號“!”這是注意安全的警告。

三角形中有一堆火,是“當心火災”的警告。

三角形中有彎曲的閃電圖案,是“當心觸電”的警告。

三角形中有一個骷髏圖案,那是當心中毒的警告。

大部分警告標誌簡單易懂,3周歲以上的小朋友都能看得懂,比如三角形中間有一列冒煙的火車正在駛過,表明“當心火車”。

三角形中間有兩個絞著的齒輪,有一手指正伸向它,那是“當心傷手”的標識。

指令標誌

指令標誌為藍色底的圓形圖案,圓形圖案中有一個人頭像或全身像,用白色強調的人物裝備,就是進入場地前必須佩戴的安全防護用具。小朋友的爸媽如果在工地、工廠或特殊裝備的車間工作,這些指令標誌就很常見。

比如圓形圖案強調眼鏡,那就是要戴防護眼鏡。

強調口罩,就是要戴防塵口罩。

強調安全帽,就是要戴合格的安全帽。

強調護耳器,就是要戴耳罩保護耳朵。

另外,寶寶跟父母駕車越野或一起划船時,還會看到圓形圖案中的全身像系有安全帶或身系救生衣,這就是要求大家在公路探險時牢系安全帶,在划船或漂流時,每個人都要穿救生衣。

提示標誌

提示標誌為綠色方框,內有綠色小人在做動作。最常見的指示標誌有兩種,在幾乎所有的大樓裡都有。

綠色小人向一扇門奔跑,標誌的一側有箭頭,這是告訴所有的人緊急出口的方向,告訴寶寶一旦遇到火災等,要向箭頭指引的方向跑。

綠色小人躲立在一扇拱門下,一動不動,這是“避險處”的標誌,可以躲避地震等突發危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