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必學:區分寶寶急疹和感冒發燒

作為父母, 你能分清寶寶是急診還是發熱嗎?因為急疹發燒的前期症狀很感冒發熱很相似, 不少爸爸媽媽都容易弄錯, 導致父母判斷出錯, 寶寶身體變得更加的危險。 那怎樣區分急疹發燒和感冒發燒呢?分別用什麼方法治療呢?

急疹VS感冒發燒大不同

症狀上的區別

普通感冒:除了發燒還會伴隨出現咳嗽、流鼻涕、腹瀉等症狀, 同時感冒的話一般不會持續高燒。

急疹:主要發生於1周歲以內的嬰兒, 幼兒急疹的臨床特點是突然高熱, 體溫在數小時內可上升到39.5℃甚至更高, 部分患兒的頸部、耳後淋巴結腫大壓痛。

Advertisiment
這種高燒會持續三四天, 之後體溫會下降, 在體溫下降的同時或稍後全身皮膚出現淡紅色丘疹, 1~2天后迅速消退。

時間上的區別

普通感冒:沒有時間上的限制, 在寶寶抵抗力弱的時候照顧不周都會引起。

急疹:一般多見於1歲以內的嬰兒, 特別是第一次發燒的寶寶, 急疹的幾率相對來講會比較大。

護理上的區別

普通感冒:普通感冒是一種上呼吸道感染, 引起的原因非常複雜, 有病毒也有細菌, 一般情況下, 感冒藥和抗生素可以很大程度減緩不適症狀, 不過醫生建議, 一周歲以內的嬰兒最好不做打針治療, 最好的治療方式是以冰敷等物理方式緩解症狀。

急疹:這種病沒有什麼特效藥, 也無特殊治療方法, 用感冒藥或抗生素都不起什麼作用,

Advertisiment
因為急疹屬病毒感染, 抗生素對病毒沒有特效, 而且使用抗生素有可能誘發許多其他問題。 治療方法主要是加強護理。 比如, 讓寶寶好好休息, 注意室內通風換氣, 被子不要蓋得太厚;定時給寶寶擦去身上的汗漬, 以免著涼;多給寶寶喂些開水或果汁, 以利出汗和排尿, 促進毒物排出;寶寶體溫如超過38.5攝氏度, 可用退熱藥劑(用藥僅為減輕症狀, 而非治療手段), 或物理降溫, 防止出現高熱驚厥。 一旦出現驚厥應立即就醫。

醫生推薦的寶寶發燒的物理降溫方法

冷敷:

在額頭放一塊濕冷毛巾, 當冷敷毛巾達到體溫時, 應換一次, 反復幾次。 也可將冰塊包在布袋裡, 放在額頭上, 或使用退熱貼。

泡澡:

嬰兒應以溫水泡澡,

Advertisiment
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 以免寶寶疲勞。

補充液體:

當發燒時, 身體會流汗散熱。 多喝白開水、果汁、粥或青菜湯, 以補充水分。

擦拭身體:

用與體溫接近的溫水來幫助皮膚驅散過多的熱。 特別加強一些血流較多, 體溫較高的部位, 例如脖子, 腋窩及在大腿根部。 一次擦拭一個部位, 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 不論是物理降溫或吃退燒藥都只有臨時的退熱效果。 如果原來的病未愈, 那麼過幾小時體溫又會升高。 因此, 治療原發的病才是根本。

小編溫馨提示:如果寶寶發燒了, 慌亂之中爸爸媽媽失去了判別的能力, 應及時送往醫院治療。 切勿亂喂藥, 以免寶寶陷入更加危險的病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