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如何去傾聽孩子的心聲

“放下身段”傾聽

“放下身段”對於家長而言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 女孩心情不好, 可能會表現出一時的“消沉或放縱”, 比如做作業時趴在桌上偷偷哭泣, 或是情緒不好時弄壞書本以達到發洩的目的, 等等。 這些小小的消極行為, 往往會被父母斥責為“沒出息”。 其實, 人都有鬱悶傷感難以自抑的時候。 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比成人差, 遇到問題時更容易表現出悲觀失望的情緒, 甚至會委屈地哭泣, 這種情況下, 父母應當放下身段耐心地傾聽孩子訴說, 安慰孩子, 而不是居高臨下地斥責孩子。

郝先生對女兒的管理充滿了人性化,

Advertisiment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 他肯主動放下長輩的身段傾聽女兒的心事, 幫助女兒排憂解難。

談到傾聽的重要性時他說:“有一次女兒回到家躲進了書房, 也不出來吃飯, 我愛人就叫她, 女兒還是不出來, 愛人接著說了她幾句, 她竟然跑出來對著我們倆大吼了一通。 愛人氣得回到臥室也不吃飯, 我說女兒肯定是有心事, 愛人卻恨恨地嘟囔著:‘這孩子越來越不懂事、不像話了, 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回到家要跟父母發脾氣?’我想發脾氣也解決不了問題, 就放下手頭的事, 陪女兒坐了下來, 問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也許是我這一問, 勾起了女兒的傷心事, 她的淚水奪眶而出。 她說, ‘爸爸, 我今天跟班上一個男生打架了。

Advertisiment
我承認錯誤在我, 但是那個男生得理不饒人, 一再地找我麻煩。 後來快下課時, 老師回到教室, 看到我在哭, 就把我們倆叫到辦公室。 老師把事情處理完, 我們兩個回到教室, 剛要離開, 那位男孩的媽媽來接他回家, 那男孩就趁機說我罵他媽媽了。 聽到這話, 她媽媽就用冷冷的眼神看著我, 帶著她兒子邊走邊說不要接近我這種沒教養的女孩, 不然就該學壞了。 當時我好委屈, 難過地想你和媽媽要是在我身邊多好啊。 ’說完, 女兒又開始哭了。 聽了女兒的話, 我趕緊勸導和安慰她, 女兒的情緒漸漸平靜下來了, 但我的心卻有了愧疚, 回到臥室我也說了她媽媽兩句:女兒受了委屈、有心事, 父母應該及時像朋友一樣跟女兒交流,
Advertisiment
幫助女兒, 不能礙於面子拋不下身段, 甚至用不耐煩的口氣責怪孩子。 後來, 女兒再提起那件事的時候, 說是我當天的傾聽和安慰給了她希望和好心情, 讓她有勇氣先自我檢討, 並從委屈和失落中走了出來。 ”

家長“尊嚴”中的冷漠會讓女孩感到無助和傷心, 放下身段和孩子交流, 像朋友一樣傾聽女孩的心事, 將會有利於她身心的健康成長。

帶著愛去傾聽

父母傾聽孩子的心聲不是單向的溝通, 而是一種雙向的互動, 也就是說在傾聽的過程中, 父母應當飽含愛意。 當然, 父母關心孩子不是領導關心下屬, 所以父母不應像領導傾聽下屬訴苦一樣, 除了安慰和勸導之外便是就事論事, 而是應該帶著深深的愛走近女孩的內心。

Advertisiment
傾聽是為了幫女孩化解煩惱, 消除困惑, 如果這種溝通缺乏愛, 那麼就難以深入女孩內心。 唯有溫熱的愛, 才能把女孩的心靈捂暖, 而女孩心中的“冰”自然會融化。

小歐13歲了, 和“死黨”平平一向很要好, 小歐性格溫順有點多愁善感, 平平聰明伶俐但偶爾會表現出思想偏激。

有一次, 因為一點小誤會, 平平誤解了小歐, 並不再找她玩;小歐碰到平平, 趕緊追上去和她打招呼, 沒想到平平卻憤然地轉過頭, 把小歐遠遠拋在身後。

小歐傷心了, 以為平平是因為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而不愛和自己玩, 回到家後, 一邊吃著飯, 一邊鬱悶地流著眼淚。 媽媽見了, 趕忙用紙巾幫小歐拭去眼淚, 囑咐小歐說一邊吃飯一邊哭泣會影響消化,

Advertisiment
對健康不利。 小歐放下筷子, 媽媽便挨著小歐坐下來, 讓她說出心事。 聽小歐說完, 媽媽感覺到女兒平時性格確實比較多愁善感, 這麼小的事情也能鬱悶至此。 想到飯才吃了一半, 媽媽怕小歐哭泣導致消化不良, 立即熱了半杯牛奶遞給小歐, 小歐手捧著牛奶, 感覺到了溫暖和媽媽的疼愛, 心情舒緩了許多。 緊接著, 媽媽把手放在小歐的肩膀上, 跟她講朋友間相處的道理, 並開導小歐對朋友之間的矛盾要放開心胸, 不能動不動就掉眼淚。 聽了媽媽的話, 小歐鬱悶的情緒漸漸消散, 她撒嬌似地趴在媽媽懷裡, 並對媽媽說自己第二天就去找平平, 要主動和平平消除誤會。

愛可以使人沐浴在春風裡。 女孩在困惑失意之時, 父母的愛可以給女孩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帶著愛去傾聽,愛會播撒在點滴細節中,沁人到女孩心裡。案例中的媽媽並沒用太多安慰的語言,但她一系列愛的行為、動作足以把女兒的心門打開。有了這種愛的氛圍,女孩自然更容易聽進媽媽的勸導,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女孩需要父母的傾聽,更需要父母的關愛。父母如果能把愛融入每一次的傾聽,那麼與孩子溝通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傾聽需要抓住時機

父母對女孩的傾聽,除了要有真誠和耐心,還要抓住有利的時機。傾聽是為了弄懂女孩的心思,幫助女兒解開心結。如果時機選的不恰當,非但幫不上忙,還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小茹從小由奶奶帶大,後來小茹到外地上中學,寄宿在學校,這期間奶奶突然去世了。小茹沒能見奶奶最後一面,沉痛和悲傷壓在心底很長一段時間,小茹變得越來越少言寡語了。後來,媽媽還注意到,自從小茹的奶奶死後,相冊裡小茹和奶奶的合影全都不見了,她猜想是小茹偷偷藏起來了,以此寄託對奶奶的懷念。對此事,媽媽一直沒有提及。

直到半年以後,小茹開始變得愛和人說話、愛開玩笑了,媽媽的心才真正放下了。這天,媽媽找了個恰當的機會,準備讓女兒傾吐一下壓抑在心底半年之久的悲傷心情。小茹向媽媽描述這半年來每一個被淚水淹沒的夜晚,以及清明節偷偷到河邊給奶奶燒紙的情景。媽媽聽了,拉著女兒的手,不斷地安慰著女兒。小茹卻對媽媽說:“媽媽,現在我已經從失去奶奶的陰影裡走了出來,眼淚是因為懷念,而不再是無休止的悲傷,您放心,我現在已經把痛苦的包袱丟下了。”媽媽聽了小茹的話,心裡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小茹的媽媽做得很對,如果在女兒還沒有走出悲傷時聽女兒傾訴心聲,難免會讓她更加難以自拔,而現在的傾聽更容易讓女兒釋懷。

選擇恰當的時機傾聽,才能達到傾聽的目的。這需要父母多用一點心,針對具體情況要找準時機。

帶著愛去傾聽,愛會播撒在點滴細節中,沁人到女孩心裡。案例中的媽媽並沒用太多安慰的語言,但她一系列愛的行為、動作足以把女兒的心門打開。有了這種愛的氛圍,女孩自然更容易聽進媽媽的勸導,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女孩需要父母的傾聽,更需要父母的關愛。父母如果能把愛融入每一次的傾聽,那麼與孩子溝通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傾聽需要抓住時機

父母對女孩的傾聽,除了要有真誠和耐心,還要抓住有利的時機。傾聽是為了弄懂女孩的心思,幫助女兒解開心結。如果時機選的不恰當,非但幫不上忙,還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小茹從小由奶奶帶大,後來小茹到外地上中學,寄宿在學校,這期間奶奶突然去世了。小茹沒能見奶奶最後一面,沉痛和悲傷壓在心底很長一段時間,小茹變得越來越少言寡語了。後來,媽媽還注意到,自從小茹的奶奶死後,相冊裡小茹和奶奶的合影全都不見了,她猜想是小茹偷偷藏起來了,以此寄託對奶奶的懷念。對此事,媽媽一直沒有提及。

直到半年以後,小茹開始變得愛和人說話、愛開玩笑了,媽媽的心才真正放下了。這天,媽媽找了個恰當的機會,準備讓女兒傾吐一下壓抑在心底半年之久的悲傷心情。小茹向媽媽描述這半年來每一個被淚水淹沒的夜晚,以及清明節偷偷到河邊給奶奶燒紙的情景。媽媽聽了,拉著女兒的手,不斷地安慰著女兒。小茹卻對媽媽說:“媽媽,現在我已經從失去奶奶的陰影裡走了出來,眼淚是因為懷念,而不再是無休止的悲傷,您放心,我現在已經把痛苦的包袱丟下了。”媽媽聽了小茹的話,心裡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小茹的媽媽做得很對,如果在女兒還沒有走出悲傷時聽女兒傾訴心聲,難免會讓她更加難以自拔,而現在的傾聽更容易讓女兒釋懷。

選擇恰當的時機傾聽,才能達到傾聽的目的。這需要父母多用一點心,針對具體情況要找準時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