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做到這3點,寶寶未來更獨立

你有沒有遇到過, 當你要去上班的時候, 孩子吵著要跟去這種情況?有的家長無奈之下, 就編造一些謊言敷衍孩子;有的家長趁孩子不注意的時候, 偷偷地溜出家門;還有的家長乾脆就不管孩子, 任由孩子哭天喊地。

利用哄騙、逃避、嚴厲斥責等方式能暫時穩住孩子, 但隱患很多, 使孩子不信任家長, 變得冷漠。

壞的教育方式只會將一個聰明的孩子變成愚笨的人, 這是多麼恐怖的事情。

我聽許多父母說, 孩子是媽媽帶的就特別黏媽媽, 孩子是奶奶帶的同樣黏著奶奶不放, 要是孩子保姆帶的, 特別會黏著保姆。

Advertisiment

遇到這種情況, 很多父母都很揪心, 甚至不知所措。 有家長抱怨道, 我幾乎時時刻刻都圍著孩子轉, 孩子走到哪兒, 我就跟到哪兒, 從不拿“大野狼”嚇唬孩子。

現在倒好了, 只要我一離開孩子的視線, 他立馬就哭, 怎一個愁字了得。

其實, 孩子黏人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誰不給孩子安全感, 他就黏誰。

現在的父母已很少用嚇唬的方式教育孩子了, 但孩子為什麼依然沒有安全感呢?這是因為現在的父母太愛孩子了。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愛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呢?

心理學家阿勒德認為, 過度保護孩子會讓他覺得非常自卑, 他寧願生活在大人的陰影下, 也不願意嘗試自己玩耍。

很多時候, 只要孩子稍微磕碰一下, 大人便會在驚訝地大叫,

Advertisiment
將一臉的“憂愁”表現在孩子面前, 這一驚一乍的行為讓孩子覺得這世界是多麼的不安全。

對於兒童期的孩子, 需要大人的陪伴, 但也不能一刻不離地陪在身邊, 也應該給孩子適當的獨處時間。 相反, 過度的活動安排會佔用孩子的近乎所有時間, 致使孩子失去在獨處中的成長機會。

1. 你會尊重孩子獨處的時間嗎?

這裡, 我想引入“孩子的時間”這一說法。 所謂“孩子的時間”, 就像每個孩子都具有“精神胚胎”一樣, 再小的孩子也需要獨處的時間。

以玩耍為例, 玩耍是孩子成長中最主要的“生活”, 他們玩耍就等於在做自己的事情。

有時候, 孩子坐在凳子上發呆, 有可能是在幻想, 或者在盤算什麼事情, 但這些都是他自己在獨立思索。

Advertisiment

就自己的孩子而言, 我非常清楚他的獨處時間。 例如, 孩子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 便是跑到墊子上玩車, 邊玩邊說話, 還玩出各種花樣。

一會兒是蝸牛車開到了山洞裡, 一會兒是賽車跑到了山上, 一會兒是翻斗車在運泥沙……

有段時間, 我們給他讀了繪本——《消防車司機》, 孩子非常喜歡消防車和司機, 只要聽到消防車的警報聲, 立馬要我們帶他去看。

在他的遊戲世界裡, 同樣多了消防車。 可我們沒有給他買消防車, 孩子也不吵不鬧, 自己把一輛攪拌車改裝成消防車, 還找了一根小小的水管, 當作消防車噴水管。

後來, 孩子迷上了湯瑪斯火車。 於是, 他用裝藥水的紙盒子做成了湯瑪斯火車, 玩起湯瑪斯小火車的遊戲。

Advertisiment
我們不得不佩服孩子的創造力。

2. 越尊重孩子的時間, 他更獨立

當孩子在玩耍或做事情的時候, 家長要盡力避免干擾, 這樣有利於孩子專注能力的養成。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世界, 每一次玩耍都是經驗世界的建構。

在這個過程中, 興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為興趣能夠延長孩子專注的時間。 每當孩子在獨自玩耍的時候, 我們盡可能不打擾他。

對大人來說, 孩子玩多玩少, 沒什麼差別;但對孩子而言, 意義就不一樣了。 我們不得不佩服孩子的創造力。

有些孩子不喜歡安靜, 注意力很難集中, 做事情三心二意, 這與童年時代的玩耍受干擾有關。

一些家長很強權, 喜歡把孩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孩子的事情幾乎全由他們安排;一些家長形影不離地陪著孩子,

Advertisiment
孩子玩耍的時候他們也不停地插嘴給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這些善意的“管理”和“關愛”其實都是對孩子生活的干擾, 會打亂了孩子自己的秩序, 剝奪孩子的時間, 使孩子在獨立生活和學習的能力越來越弱。

3. 獨處比交往更重要

對孩子來說, 獨處也是一種能力, 它比交往更重要。

人在獨處的時候, 會進行內在的整合, 思考自己與父母、自己與朋友、自己與社會、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才能真正建立起內在的獨立世界。

一個不會獨處的人, 他在心智上很難成長、成熟起來, 也就很難成為真正獨立的人。

所以說, 人不會交往只是一種缺陷, 但不會獨處, 將會是人生的災難。

孩子在獨立的時候, 他會與自己對話, 他還可能扮演多種角色進行對話。

有一次,孩子在玩積木,他用積木造了兩輛車,一輛是小火車,一輛是油罐車。他自己既是小火車的司機湯瑪斯,也是油罐車的司機吉米。

他同時扮演兩種身份,這確實是一種高難度的表演,但孩子玩得如癡如醉,廢寢忘食。對孩子來說,這難道不是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嗎?

當然,孩子獨處的時候,大人除了給孩子安全感外,還得確認環境是否安全,例如電線、藥物、刀具等危險物品,以免發生意外。

他還可能扮演多種角色進行對話。

有一次,孩子在玩積木,他用積木造了兩輛車,一輛是小火車,一輛是油罐車。他自己既是小火車的司機湯瑪斯,也是油罐車的司機吉米。

他同時扮演兩種身份,這確實是一種高難度的表演,但孩子玩得如癡如醉,廢寢忘食。對孩子來說,這難道不是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嗎?

當然,孩子獨處的時候,大人除了給孩子安全感外,還得確認環境是否安全,例如電線、藥物、刀具等危險物品,以免發生意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