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並非孩子的統治者 而是輔助者

父母在孩子身邊起到守護和輔助作用, 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不要去揠苗助長, 而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給予必要的等待, 在孩子伸手的時候再幫助孩子。 從這個角度上說, 雙薪父母是相對容易做到的。 因為時間不多, 所以雙薪父母無法干涉孩子的一舉手一投足, 反而可以形成等待的情況。

現在的孩子都依賴于父母, 上什麼學校、學什麼專業、選擇什麼樣的人生道路等, 幾乎都是按照父母的規劃進行的。 父母聽說誰家的孩子考上了好學校, 就會因為沒為孩子做到而感到內疚。 然而所有的計畫都是在父母的腦中,

Advertisiment
而不是孩子的。 做幾頁練習題、買什麼樣的模擬試卷、玩多長時間、玩什麼遊戲等, 所有的一切都要由父母來計畫。 父母的包辦, 使得孩子沒有任何機會去思考, 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自律能力無法得到發揮。 父母主導下的孩子的人生如何, 成了父母能力的體現, 這樣的社會氛圍是負面的消極的, 在這種氛圍下孩子是無法健康成長的。

父母過度介入孩子的人生, 孩子的自主性和自律性會消失, 或是在不應該的地方顯示出來。 過度的干涉和控制會讓孩子洩氣想逃脫, 無法過上正常的生活。 孩子的生活目的只是為了擺脫強勢父母的陰影, 對於自己的人生設計根本就無暇顧及。 這樣的行為並非自律獨立的行為,

Advertisiment
而是一種反抗性的行為。 而有的孩子則會表現為沒有外部的要求或幫助就無法自主行動。 從這個意義上說, 父母雙雙工作其實是一件好事。 因為全職媽媽或爸爸很容易跟風, 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夠獨立, 另一方面卻不培養孩子的獨立。

父母應起到切實的輔助作用。 當孩子請求父母的幫助時, 父母不要拒絕就可以了。 讓孩子親身體驗失誤或失敗並非壞事, 此時重要的是, 父母要對孩子進行鼓勵。

控制性的父母根本不給孩子失敗的體驗。 孩子經歷失敗, 才會對下一次的行動進行計畫和改進, 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斷的思考, 對於自己的計畫或決定表現出負責的態度。

放手讓孩子去發揮, 才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才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人,

Advertisiment
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然而, 不要對孩子說明或是洗腦。 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中, 表現出對孩子的尊重就可以了, 要用行動說話才有效果, 不要只是用“嘴”來左右孩子的想法。 自律獨立的孩子, 他的思想是越來越有深度的。 而經過了思考, 對於自己的行動也就產生了責任心。 而通過認識自己的過程, 孩子也會學會尊重別人。 只有被尊重了, 才會懂得尊重別人。 不僅如此, 孩子懂得珍惜自己的人生, 就會明白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而變得自律和獨立起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