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熊孩子可怕還是熊家長可怕?讓我們一起來吐槽!

春節假期, 每個歸鄉人都會有自己的感慨, 感慨回不去的家鄉, 感慨老去的父母, 感慨父母在汽車後備箱/行李箱裡塞滿的各種帶著溫度的“家鄉的味道”, 當然還會有很多很多的內容。

今天我們想和大家一起來歸納和總結, 在過去的春節假期裡, 你到底遇到多少個沒有教養的熊孩子, 為什麼不管在城鎮還是鄉村, 在一線城市還是十八線的鄉下, 人群中總能分出三六九等, 就連孩子也不例外。

都說從小看大, 雖然這不一定準確和科學, 但是從那些看起來沒有教養的孩子身上, 我們很難看到積極發展的正能量,

Advertisiment
我們看到很多這樣類型的孩子。

第一類:缺乏感恩之心, 從不說謝謝, 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這類孩子很多, 沒有感恩之心, 也許有人會說讓孩子懂得感恩太早, 太沉重, 但是當接受別人的幫助時, 真誠的說一聲謝謝就那麼難嗎?一聲謝謝不僅僅對別人的尊重和感謝, 一定還包括更多的內容。

第二類:缺少基本的社會交往能力, 不顧及成人是否在聊天說話, 隨意的插嘴。

這樣的熊孩子也有很多, 甚至有一些家長會因為自己孩子能夠插嘴而沾沾自喜, 你看自己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多強啊?自己的孩子多會說話啊?自己孩子說的話多搞笑啊?

是的, 如果你的孩子還沒有上學, 這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是很多孩子已經十多歲,

Advertisiment
初中高中甚至大學, 都不懂得學會傾聽, 這多遺憾啊。

學會傾聽是良性互動的一個開始, 當你學會傾聽之後, 你才能擁有整個世界。

第三類:沒有任何的社會規範意識。

這一點也是很多人吐槽最多的一點, 比如某些孩子到別人家做客隨意翻別人家的東西、公共場合隨地吐痰、大聲喧嘩、缺少最基本的飯桌禮儀、對家裡的長輩缺少基本的尊重(恨不得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當然還有很多熊孩子的類型, 雖然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會經歷那個很熊的階段, 但是最可怕的不是孩子的熊, 而是很多父母的“熟視無睹”。

孩子的好奇心絕對不等於沒有禮貌。 孩子有自己的個性和脾氣也不等於他們可以做一些出格過分的事情。

Advertisiment

在知乎上有這樣的幾個熱帖“怎麼讓自己的孩子不那麼熊孩子”“摧毀一個熊孩子有多難”, 更有這樣的一篇帖子引起了大家的更多的參與, 問題是這樣的:建議在餐廳大吵大鬧的孩子安靜些, 被孩子媽媽罵“我孩子用你教?有錢你去移民呀!”的尷尬場景。

其實, 每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熊家長, 他們以愛為名, 以慣自己的孩子為名, 竭盡全力的做著傷害自己孩子的事情, 記得有一句網路段子這樣說:“你不教會孩子的東西, 未來一定會有人讓他們受教”。

孩子淘氣、有好奇心、敢於表達自己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孩子缺少社會交往最基本的本領, 而我們的家長卻毫不在意。

今年過年, 你遇上多少沒有教養的熊孩子?請分享出來,

Advertisiment
讓我們一起給熊孩子素描。

或者換個問題:今年你遇上多少個熊家長?也請分享出來, 讓我們在素描別人家的熊家長過程中一次次的警醒自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