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孩子提供當家作主的機會

“對了, 就是這麼做!”

1、什麼情況下說這句話?

當孩子想方設法去把某件事做好時, 就應及時說:對了, 就是這麼做!

2、學會用這句話激勵孩子:

孩子們要麼過分淘氣, 要麼過於安靜, 或者突然變得容易發脾氣, 愛上了“無理取鬧”。 本來熟悉的孩子忽然變成了一個未知世界, 讓爸爸媽媽緊皺眉頭, 不知道自己的寶貝兒到底為什麼?想什麼?要什麼?

其實, 就像我們開車去旅行, 總會遇到不同的風景。 在孩子們的成長道路上, 他們也難免要進入因為身體或者心理發育而產生的不同階段。

活躍、精力旺盛、幾乎沒有一刻閑得住,

Advertisiment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 這是成長發育的必然表現。 因為孩子們需要探索和瞭解周圍的世界, 也需要學習如何能夠將自己身體的各個部分“運用自如”。 這種活躍的高峰期通常出現在兩歲到三歲之間, 而某些孩子則會表現得格外精力過剩。 一般來說, 隨著孩子神經系統的逐漸成熟, 他們漸漸地也就不會那麼煩躁不安了。 通常六歲的孩子會比四歲的孩子更加能夠“坐得住”, 而等到八歲, 他們的表現還要好很多。

良好的行為管理是關鍵。 這時, 父母要幫助孩子, 為孩子旺盛的精力找到發洩的出口。 比如每天抽時間帶他去操場玩, 或者週末來一次短途旅行。 同時, 儘量避免帶他去人群擁擠、嘈雜的地方, 以免給孩子更多的刺激。

Advertisiment
如果要帶孩子去那些需要保持安靜的地方(比如電影院和圖書館), 要儘量縮短在那裡停留的時間。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尤其是要固定起床和睡覺的時間。 最後一條――作為父母, 你必須要習慣孩子的這種“活躍”。

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為你的孩子提供“自己當家做主”的機會, 這樣的機會會促使孩子想辦法去把某一件事儘快好地完成。 比如早晨起來穿什麼衣服, 早餐吃蛋糕還是炒飯……當孩子表現合作的時候, 你一定要誇獎他說:“對了, 就是這麼做!”

永遠也不要責備一個害羞的孩子或者強迫他做令他缺乏個人見解的事, 因為喜歡發表個人見解, 也喜歡對某件事感興趣去做或不願去做都是他們的自由。

Advertisiment
如果你想送孩子到朋友家參加聚會, 那麼最好先邀請朋友和其他孩子到家裡來玩, 這樣可以給你的寶貝兒一個適應的過程。 同時, 你要注意鼓勵孩子參加一些他非常感興趣的活動, 比如舞蹈課或者小製作班。 尊重孩子的見解, 把握孩子的做事特點, 利用和引導孩子在做事中動腦子、想辦法, 孩子就會盡心盡力去做的。

如果孩子拒絕參加所有的集體活動, 出了家門幾乎一言不發, 拒絕上學, 沒有任何原因地表現得神情茫然……這些現象都需要父母高度警惕。

孩子的憂慮情緒表現得沒完沒了, 很長時間都不能緩解;或者是導致了一些身體反應, 比如失眠或者噁心;還有就是某些擔憂和害怕已經干擾了孩子正常的上學或者其他一些日常活動,

Advertisiment
這些症狀都表明孩子可能需要專業的心理輔導。 這時, 父母一定要及時地幫助孩子, 使他們能夠安然地度過這段危險時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