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女兒買下幼稚園 如此溺愛孩子難成長!

不少新手家長都會擔心孩子在幼稚園吃得好不好、玩得好不好、有沒有被欺負等等, 擔心歸擔心, 該送孩子上幼稚園還得送。 可是有位爸爸愛女心切, 擔心孩子在幼稚園受委屈竟然豪擲千萬買下了整間幼稚園!如此舉動, 是否有些過火成了溺愛呢?


為女兒買下幼稚園

事件:怕女兒受委屈 爸爸豪擲千萬買下幼稚園

如何讓孩子平安快樂地度過在幼稚園的生活?不少家長會在孩子入園前一年甚至正早就開始著手準備幫孩子挑選幼稚園、排隊報名, 或是多花點錢將孩子送到條件更好的私立幼稚園。

Advertisiment
但是近日有位爸爸為了不讓5歲的女兒在幼稚園不受委屈, 花了1000多萬元買下幼稚園, 成為了女兒幼稚園的新任老闆。 此時讓網友們紛紛表示, 愛女心切可以理解, 卻不由為這位爸爸的舉動所震驚。

在接受採訪時, 這位豪擲千萬的寶爸表示, 自己作為父親, 女兒如同他的生命。 他還說, 女兒今年4歲, 之前曾經上過幼稚園, 但不是特別理想, 於是他就四處尋找, 終於找到了一個各方面都比較不錯的幼稚園。 那時手頭有點閒錢, 放著也是放著, 就買下幼稚園當是一種投資, 也可以好好照顧女兒。

有網友表示, 這種行為過激, 屬於溺愛範疇。 還有網友說“買得了幼稚園, 小學怎麼辦?還有大學呢?”。 但這位爸爸表示, 沒那麼誇張, 同時也說會儘量讓孩子在幼稚園和普通孩子一樣,

Advertisiment
不會慣出孩子的公主病。

探討:這些行為是溺愛 爸爸媽媽中了幾槍?

不少爸爸媽媽覺得愛護孩子是理所當然的事, 都會認為自己的行為並不會過度, 不承認自己是在溺愛孩子。 那麼, 下面小編列出了溺愛孩子的5種行為, 爸爸媽媽來看看你中了幾槍?


拒絕溺愛 不給孩子特殊待遇

溺愛行為之不由分說袒護孩子

袒護孩子最極致的行為, 就是熊孩子在外面惹事, 被外人批評指正, 而身為家長不但不道歉還以“孩子還小你跟他計較什麼”等極品理由來回應。 當然, 我們相信大多數家長都不會如此, 可是在家庭教育中, 有些爸媽的教育觀念不統一, 有時爸爸管孩子, 媽媽護著:“不要太嚴了,

Advertisiment
他還小呢。 ”有的父母教孩子, 奶奶會站出來說話:“你們不能要求太急, 他大了自然會好;你們小的時候, 還遠遠沒有他好呢!”這樣的孩子當然是“教不了”啦!因為他全無是非觀念, 而且時時有“保護傘”和“避難所”, 其後果不僅孩子性格扭曲, 有時還會造成家庭不睦。

溺愛行為之給孩子特殊待遇

家裡燉雞吃, 一隻雞有兩條腿, 統統都在孩子碗裡面;家裡買了新鮮水果, 最大最好的都留著給孩子……如此“照顧”之下, 孩子已經對大人賦予的特殊待遇習以為常, 不會覺得這樣是不對的, 這樣的孩子自感特殊, 習慣于高人一等, 必然變得自私, 沒有同情心, 不會關心他人。

溺愛行為之孩子的願望都滿足

無論是孩子吵著要買新玩具,

Advertisiment
還是嚷嚷著要吃新的兒童套餐, 做家長的幾乎不假思索就滿足, 同時心裡還想著這不是什麼過分的要求, 就滿足孩子好了。 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 這種孩子必然養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 並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


不為孩子凡事包辦

溺愛行為之孩子的事都包辦

一兩歲的孩子想要自己握著勺子吃飯, 媽媽立刻沖過來奪過勺子給孩子餵飯;孩子自己系紐扣半天系不上, 媽媽馬上上前幫孩子穿好衣褲鞋襪……有些媽媽甚至一邊幫忙一邊說“他那麼小, 動作又慢, 我幫他做了還效率更高呢。 ”所以三四歲的孩子還要餵飯, 還不會穿衣, 五六歲的孩子還不做任何家務事, 不懂得勞動的愉快和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責任,

Advertisiment
這樣包辦下去, 必然失去一個勤勞、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幹、上進的孩子。 這決不是聳人聽聞。

溺愛行為之對孩子過度保護

孩子往往都有很重的好奇心, 喜歡這摸摸那碰碰, 親自去嘗試, 用探索認識世界。 可偏偏遇上個謹小慎微的麻麻, 孩子少有“危險”的行為就驚慌失措, 嬌慣的最終結果是孩子不讓父母離開一步。 這些孩子就容易被打下懦弱的烙印。 此外, 為了孩子的絕對安全, 有些爸爸媽媽甚至不願意帶孩子出遠門, 也不願意孩子跟別的小夥伴玩, 讓孩子跟著自己寸步不離。 這樣的孩子會變得膽小、沒自信, 過分依賴父母。

糾正:拒絕溺愛 才是真的愛孩子!

有些爸爸媽媽最初的時候給了孩子過度的呵護, 當發現自己已經將普通的愛護發展成了溺愛時,孩子的性格已經出現了偏差,朝著“熊孩子”的方向邁進。對待已經在溺愛中出現性格偏差的孩子,只要及時糾正,孩子還是能由“熊”轉“萌”的。


別輕易滿足孩子要求

糾正被溺愛的孩子方法一:給孩子平等的待遇

如果曾經將兩個雞腿都給孩子,現在可以當著孩子的面把一個雞腿給長輩,並告訴孩子,小孩和老人都是需要被照顧的,等寶寶將來再大一點也要學會照顧他人。如果家裡來了小朋友,應教育孩子把玩家給大家一起玩;吃東西要讓孩子養成分份的習慣。長期堅持,就會使孩子養成與別人平等相處的習慣。

糾正被溺愛的孩子方法二:對孩子的要求不要輕易滿足

當孩子向爸爸媽媽提出願望和要求時,不要輕易滿足孩子。例如買玩具,可以告訴他舊的玩具還能玩,以後再買,或者讓孩子在一個月內學會自己收拾玩具再買給他。另外,也可以試試延遲滿足孩子的要求,讓孩子學會等待。例如,小女孩要花裙子,媽媽可以說等下個月再買個你。讓孩子學會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或是有些要求並不是隨時都要滿足他。

糾正被溺愛的孩子方法三:家庭成員觀念要統一

孩子是很聰明的,如何家長的觀念不統一,有人責備有人卻護著,孩子就很容易鑽空子。首先,父母的態度一定要保持一致。其次,也應當避免隔代教育造成的溺愛。


和孩子一起瘋

糾正被溺愛的孩子方法四: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要穿衣服,試試讓他自己來;孩子要拿勺子吃飯,讓他自己動手……適當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在旁指導。此外,還應該有意培養孩子,對於稍大的孩子,試試分點孩子力所能及的簡單勞動給他,當他能完成這些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會很有成就感。

糾正被溺愛的孩子方法五:試試陪孩子一起瘋

上文中提到,溺愛孩子的父母深怕孩子有點兒磕磕碰碰。其實在安全範圍內,讓孩子對世界進行探索認知未嘗不可。如果媽媽們不放心,不妨試試和孩子一起“瘋”。陪著他一起爬高上低,一方面是增加了親子溝通,另一方面也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另外,不妨讓孩子約相熟的小朋友來家裡玩,你和孩子一同做主人,這樣還能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呢!

當發現自己已經將普通的愛護發展成了溺愛時,孩子的性格已經出現了偏差,朝著“熊孩子”的方向邁進。對待已經在溺愛中出現性格偏差的孩子,只要及時糾正,孩子還是能由“熊”轉“萌”的。


別輕易滿足孩子要求

糾正被溺愛的孩子方法一:給孩子平等的待遇

如果曾經將兩個雞腿都給孩子,現在可以當著孩子的面把一個雞腿給長輩,並告訴孩子,小孩和老人都是需要被照顧的,等寶寶將來再大一點也要學會照顧他人。如果家裡來了小朋友,應教育孩子把玩家給大家一起玩;吃東西要讓孩子養成分份的習慣。長期堅持,就會使孩子養成與別人平等相處的習慣。

糾正被溺愛的孩子方法二:對孩子的要求不要輕易滿足

當孩子向爸爸媽媽提出願望和要求時,不要輕易滿足孩子。例如買玩具,可以告訴他舊的玩具還能玩,以後再買,或者讓孩子在一個月內學會自己收拾玩具再買給他。另外,也可以試試延遲滿足孩子的要求,讓孩子學會等待。例如,小女孩要花裙子,媽媽可以說等下個月再買個你。讓孩子學會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或是有些要求並不是隨時都要滿足他。

糾正被溺愛的孩子方法三:家庭成員觀念要統一

孩子是很聰明的,如何家長的觀念不統一,有人責備有人卻護著,孩子就很容易鑽空子。首先,父母的態度一定要保持一致。其次,也應當避免隔代教育造成的溺愛。


和孩子一起瘋

糾正被溺愛的孩子方法四: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要穿衣服,試試讓他自己來;孩子要拿勺子吃飯,讓他自己動手……適當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在旁指導。此外,還應該有意培養孩子,對於稍大的孩子,試試分點孩子力所能及的簡單勞動給他,當他能完成這些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會很有成就感。

糾正被溺愛的孩子方法五:試試陪孩子一起瘋

上文中提到,溺愛孩子的父母深怕孩子有點兒磕磕碰碰。其實在安全範圍內,讓孩子對世界進行探索認知未嘗不可。如果媽媽們不放心,不妨試試和孩子一起“瘋”。陪著他一起爬高上低,一方面是增加了親子溝通,另一方面也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另外,不妨讓孩子約相熟的小朋友來家裡玩,你和孩子一同做主人,這樣還能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