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的寶寶學走路會晚一些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他們的每一步進步都伴隨著父母的擔心和付出。 尤其是當孩子到了蹣跚學步的時候, 很多家長並不清楚應該如何教孩子走了?甚至發現自己的孩子學走路的時間會比同齡的孩子要晚, 這是怎麼回事呢?母嬰專家指出, 每個寶寶學走路的時間並不一樣, 但大部分在1周歲前後就進入了學步階段, 那麼為何有的寶寶學走路會晚一些?下面我們來看看基本的發育常識:

1、遺傳因素:父母早, 寶寶也會早。

2、強壯體質:健康、四肢長、肌肉發育良好, 較早會走路。

3、學習環境:缺乏刺激會延緩走路時間。

Advertisiment

4、安全感:學走路時摔過跤, 留下害怕的陰影, 以後不敢學走路。

5、逆反情緒:逼寶寶學步, 反而會導致他的逆反情緒。

6、疾病:耳部感染或流感等疾病, 會影響平衡因而推遲學走路的時間。

7、爬行鍛煉:如果寶寶缺乏地面爬行鍛練, 會比同齡兒童晚走路。

另外家長平時在家引導幼兒學步的時候, 要注意以下幾項:

(1)給寶寶足夠的時間、空間, 讓他多在房間裡摸爬滾打, 鍛煉各部位的肌肉。

(2)地板不要太滑, 家中的傢俱和毯子不要絆倒寶寶, 避免因摔倒而產生恐懼走路的陰影。

(3)如果寶寶跌倒, 不要表現得過分緊張。

知道了為何有的寶寶學走路會晚一些, 所以雖然正常學走路的年齡是在一周歲左右, 但即使在這個時候您的孩子還沒有開始學走路,

Advertisiment
也不要太著急, 更不要為了讓寶寶儘快的學會走路, 還沒開始爬呢, 就讓寶寶在學步車裡學走路, 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 影響寶寶正常身體發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