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說零食餵養可致小兒厭食呢?

病例

消瘦小男孩不愛吃

強強, 男, 2歲。 患兒兩月來食欲不振, 每餐勉強吃幾口米飯, 家人常以餅乾、糖果等哄食之。 日久更不思飲食, 身體漸消瘦, 不時煩躁哭鬧, 口渴喜冷飲, 大便幹結而少, 舌苔黃膩, 指紋紅赤。

孩子不愛吃多因慣

強強父母每見兒子不吃飯, 多以零食喂之, 致成習慣。 兒子形體消瘦, 病程較久, 影響生長發育, 身高體重均低於同齡兒童。 醫生診斷其為厭食症。 中醫辨證證屬胃腸積滯, 納運失常。

醫生解析

1、什麼是小兒厭食症?

厭食症是指小兒較長時間食欲減退, 食欲不振, 甚則拒食的一種常見病症,

Advertisiment
臨床特徵是對所有食物均不感興趣, 甚至厭惡。 本病是兒科臨床常見病之一。 多發生在l~6歲小兒, 本病城市發病率高於農村, 因多食零食所致, 而農村多因斷奶晚而引起。 起病多較緩慢, 病程較長, 其發生多無明顯的季節差異, 但夏季暑濕當令, 易於困遏脾氣使症狀加重。

2、小兒厭食一般治療

生活調理

注意生活規律化,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飲食要定時, 糾正偏食。 多做戶外活動, 加強體格鍛煉。

飲食調理

對患兒投其所好, 轉換食物品種以醒胃氣, 待開胃後才按需補充, 避免進食太多零食, 酸、膩、甜、濁及生冷之品不可進食。

精神調理

家長禁止採取強迫手段, 不能哄騙、打罵孩子迫使患兒進食, 應避免在進餐時管教孩子, 防止產生逆反心理和不良刺激而加重厭食。

Advertisiment
同時應避免過度勞累, 精神過度緊張, 而影響食欲和食量。

3、推拿療法簡便有效

①清補脾土, 清大腸, 揉板門, 掐四橫紋, 摩腹, 揉中脘, 按揉足三裡, 捏脊, 揉擦肩井, 每日1次, 5次為1個療程, 適用於厭食屬飲食積滯型;補脾土, 揉四橫紋, 揉板門, 清肝經, 補腎經, 揉二人上馬, 運內勞宮, 推三關, 摩腹, 揉臍, 按揉足三裡, 捏脊, 揉擦肩井, 每日1次, 5次為1個療程, 適用於厭食屬脾胃虛弱型。

②捏脊療法:患兒俯臥, 脊背放平, 拇、食指自患兒長強穴向上捏拿至大椎穴, 要求將皮下脂肪層捏起, 隨推隨捏隨搓。 第2遍起在腎俞、脾俞、胃俞部位加重提手法, 連捏10次, 然後再從命門向腎俞左右推捏數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