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說家長教育孩子要點到為止

如果有人說你像家長, 那可不是什麼讚美, 因為家長有一個名聲, 他們喜歡嘮叨, 通過重複自己的話, 誇大顯而易見的事實來對孩子進行說教。 當他們這麼做時, 孩子就不會再聽他們的話, 心裡大喊:“夠了!”有人說:“母親是出了名的愛嘮叨。 ”其實父親的嘮叨也不容小視, 因為父親一旦嘮叨起來, 影響力比母親的嘮叨大多了。

初一時, 夏林因期中考試成績糟糕, 爸爸媽媽從晚上6點一直講到了次日淩晨1點。 填寫問卷中, 在“父母最大的毛病”一欄裡, 夏林毫不猶豫地在“嘮叨”上打鉤。

夏林說, 那次他的數學考了20多分,

Advertisiment
語文考了30多分, 是全年級倒數第一名。 開家長會時, 他不安地在操場裡轉圈, 內心極度恐懼。 爸爸黑著臉從教室裡出來, 丟下一句:“回家再說!”

晚飯吃了之後, “火山”終於爆發了!“那時才6點過。 爸爸把夏林叫到他的房間裡, 爸爸坐在床上, 夏林坐在凳子上。 爸爸一個勁地說夏林成績差, 說家長會上老師當眾責問他, 他的臉都被夏林丟完了。 爸爸問夏林怎麼那麼笨, 罵他上課不認真, 問他一天到黑到底在幹啥了……

兩個小時過去了, 爸爸翻來覆去地說, 夏林終於聽不下去了, 開始反駁:“你天天只曉得忙, 從來不管我, 平時我考差了你都不說, 現在開家長會丟面子了才說!”

爸爸見自己口水都說幹了, 兒子竟然沒聽進去, 又劈頭蓋臉地說起來,

Advertisiment
說來說去還是那些大道理, 什麼“我都是為你好, 我不工作誰賺錢, 不賺錢你讀啥子書”之類的話。 夏林已經懶得反駁了, 就那麼坐著, 縮著頭聽。

晚上10點媽媽回來了, 爸爸說累了, 就讓媽媽來“換崗”。 當爸爸發令說“去睡覺”時, 夏林走出房間, 一看表, 已經次日淩晨1點多。

生活中, 有些爸爸知道不能打孩子, 因為怕失手將孩子打傷, 但是他們絲毫不擔心說教給孩子造成的傷害。 孩子對父親嘮叨的反感, 猶如孫悟空對唐僧緊箍咒的厭惡。 孩子犯錯時, 急於解決問題的父親, 總是採取這種看似行之有效而實際卻毫無用處的辦法:反復地嘮叨。 父親們忽略了孩子對問題的陌生、無助、恐懼, 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理解孩子, 這樣的說教,

Advertisiment
如何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若想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最好和孩子一起分析、解決問題, 才能使孩子很快樹立信心, 迎難而上。

父親家教方法:

方法一:抓大放小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大人的操心, 但是有些事情是無關緊要的, 它們沒有你想想的那麼嚴重, 所以你完全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爸爸在教育孩子時不要整天緊張奚奚的, 可以讓自己放鬆一點。 關於孩子生活中的瑣碎小事, 爸爸應該學會放得下來。 畢竟孩子每天都在成長, 許多道理會慢慢明白, 許多事情, 它們會慢慢會做。 因此, 不需要你千叮嚀萬囑咐。 否則你再三地提醒他, 他當然會覺得厭煩。

爸爸應該學會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

Advertisiment
應當學會關心孩子最核心的需求, 比如孩子的人生態度、價值觀念、未來理想、生活習慣、學習方法等等, 這樣一來, 爸爸們輕鬆了許多, 孩子也會與你更親近。 你說的話對孩子自然有效得多。

方法二:學會等待

有的爸爸往往有這樣一種心理:自己說一句, 孩子就必須馬上言聽計從;給孩子提出一個目標, 孩子就應該馬上達到。 這種想法忽視了孩子的特殊情況, 孩子畢竟是孩子, 他們的心智和能力還沒有發展到那麼成熟的地步, 有些事情他們可能還沒有理解, 有些事情他們可能還不知道怎麼去做, 有些事情他們可能還會常常出錯。 因此, 做爸爸的必須要學會等待, 要克制自己急躁的情緒, 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去改變, 要允許孩子有所反復。

Advertisiment
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 比如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良好習慣的養成, 文化知識的積累, 都需要長時間的歷練, 這不是嘮叨能改變的。

方法三:只說一遍

如果你想讓孩子做什麼事, 想讓孩子怎麼做, 應該先選擇好恰當的時機, 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談談, 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 爸爸可以清楚明白地告訴孩子:“你聽好了, 這話爸爸只說一遍。 ”在對孩子說的時候, 要重點突出, 挑選有分量的話講一兩遍就可以了, 不要對孩子反反復複地嘮叨個沒完。 如果你擔心孩子沒有理解, 你可以再給他解釋一下其中的要點。

另外, 糾正孩子的錯誤時, 爸爸也要點到即止, 只要孩子能夠認錯並願意改正就可以了, 要知道, 嘮叨在大多數時候是不動聽的, 說多了只會讓孩子更煩。

方法四:就事論事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有的爸爸喜歡翻孩子的舊賬,把許多年前的陳芝麻爛穀子都拿出來說,把孩子的種種“惡行”全部數落一遍,每次都是越說越激動,越激動越來氣,越說越多。其實,在生活中孩子犯一些錯是正常的事,犯錯誤是孩子的權利,孩子就是在犯錯誤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對於孩子犯的錯誤,爸爸應當就事論事,一事一議,犯了什麼錯就說什麼錯,不要加以引伸。

父親手記:

有人說:“如果你想知道誰在孩子心目中有威信,說話有分量,你就看看家人中誰說話少。”這裡的“少”是指不會對孩子的大事小事進行過多的嘮叨,發言時能切中要害,一針見血指出問題,並且能點到即止,使問題一目了然,給孩子反思的空間,讓孩子心服口服。

說多了只會讓孩子更煩。

方法四:就事論事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有的爸爸喜歡翻孩子的舊賬,把許多年前的陳芝麻爛穀子都拿出來說,把孩子的種種“惡行”全部數落一遍,每次都是越說越激動,越激動越來氣,越說越多。其實,在生活中孩子犯一些錯是正常的事,犯錯誤是孩子的權利,孩子就是在犯錯誤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對於孩子犯的錯誤,爸爸應當就事論事,一事一議,犯了什麼錯就說什麼錯,不要加以引伸。

父親手記:

有人說:“如果你想知道誰在孩子心目中有威信,說話有分量,你就看看家人中誰說話少。”這裡的“少”是指不會對孩子的大事小事進行過多的嘮叨,發言時能切中要害,一針見血指出問題,並且能點到即止,使問題一目了然,給孩子反思的空間,讓孩子心服口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