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海上無風也有浪的科學故事

1 為什麼海上無風也有浪的科學故事

有風無風都有浪——海浪的形成與分類

當我們形容心情激動難以平靜的時候, 會用上“心潮逐浪高”的詞句:當我們剖析事物的因果關係時, 會想到“無風不起浪”的道理;當我們說到海面狀況時, 則常常用“海上無風三尺浪”和“風大浪高”等語句。 總而言之, 浪濤在人們的心目和意識中, 有著不可磨滅的印象。 海浪是海水的波動現象。 “無風不起浪”和“無風三尺浪”的說法都沒有錯, 事實海上有風沒風都會出現波浪。 通常所磨拳擦掌海浪, 是指海洋中由風產生的波浪。 包括風浪、湧浪和近岸波。

Advertisiment
無風的海面也會出現湧浪和近岸波, 這大概就是人們所說“無風三尺浪”的證據, 但實際上它們是由別處的風引起的海浪傳播來的。 廣義上的海浪, 還包括天體引力、海底地震、火山爆發、塌陷滑坡、大氣壓力變化和海水密度分佈不均等外力和內力作用下, 形成的海嘯、風暴潮和海洋內波等。 它們都會引起海水的巨大波動,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海上無風也起浪。

海浪是海面起伏形狀的傳播, 是水質點離開平衡位置, 作週期性振動, 並向一定方向傳播而形成的一種波動, 水質點的振動能形成動能, 海浪起伏能產生勢能, 這兩種能的累計數量是驚人的。 在全球海洋中, 僅風浪和湧浪的總能量相當於到達地球外側太陽能量的一半。

Advertisiment
海浪的能量沿著海浪傳播的方向滾滾向前。 因而, 海浪實際上又是能量的波形傳播。 海浪波動週期從零點幾秒到數小時以上, 波高從幾毫米到幾十米, 波長從幾毫米到數千千米。

風浪、湧浪和近岸波的波高幾釐米到20余米, 最大可達30米以上。 風浪是海水受到風力的作用而產生的波動, 可同時出現許多高低長短不同的波, 波面較陡, 波長較短, 波峰附近常有浪花或片片泡沫, 傳播方向與風向一致。 一般而言, 狀態相同的風作用於海面時間越長, 海域範圍越大, 風浪就越強;當風浪達到充分成長狀態時, 便不再繼續增大。 風浪離開風吹的區域後所形成的波浪稱為湧浪。 根據波高大小, 通常將風浪分為10個等級,

Advertisiment
將湧浪分為5個等級。 0級無浪無湧, 海面水準如鏡;5級大浪、6級巨浪, 對應4級大湧, 波高2~6米;7級狂浪、8級狂濤、9級怒濤, 對應5級巨湧, 波高6.1米到10多米。

2 為什麼海上無風也有浪的科學故事點評

海洋波動是海水重要的運動形式之一。 從海面到海洋內部, 處處都存在著波動。 大洋中如果海面寬廣、風速大、風向穩定、吹刮時間長, 海浪必定很強, 如南北半球西風帶的洋面上, 常浪濤滾滾;赤道無風帶和南北半球副熱帶無風帶海域, 雖然水面開闊, 但因風力微弱, 風向不定, 海浪一般都很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