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寶寶會長奶瓶齲?

奶瓶齲是指已經長了牙齒, 但還在用奶瓶吃奶的嬰幼兒所患的一種齲病。 日常生活中, 不時可以看到一些寶寶, 還不等乳牙出齊, 已長出的牙卻變成又黑又尖的爛牙根了, 這種現象大都是奶瓶齲所致。

奶瓶齲的發生往往是由於家長沒有掌握正確的餵奶方法造成的。 人工哺乳的嬰幼兒, 一般是使用奶瓶餵奶喂水。 當餵奶時, 奶嘴在寶寶的嘴裡恰好放在上下門牙的中間, 乳☆禁☆頭頂在齶部, 吮吸奶液時, 幾乎能使所有門牙都浸泡在奶液裡或糖水裡, 這樣, 在寶寶吸奶獲得營養的同時, 口腔的細菌也借有利條件而生長繁殖起來。

Advertisiment
如果餵奶不定時, 無限延長牙齒在奶液裡浸泡的時間;或為圖省事, 哄寶寶含著奶瓶入睡;或餵奶後, 寶寶很快入睡, 無法清理口腔, 使口腔內腐蝕牙體的細菌大量繁殖, 久而久之牙齒脫鈣、牙冠剝脫, 形成殘根或牙渣。

乳牙過早破壞, 不但影響美觀, 更重要的是咀嚼功能不能得以完全發揮, 影響頭面部的正常發育。 顯而易見, 奶瓶齲所帶給機體的危害是極大的。

由於寶寶患奶瓶齲是因餵養方法不當造成的, 最有效的預防辦法就是做到科學餵養、搞好口腔衛生護理。 首先, 要科學地掌握餵奶時間和次數。 每次餵奶時間一般限定在15分鐘左右。 可不能為圖省事, 讓寶寶含著奶瓶入睡。 餵奶後要注意保持口腔衛生,

Advertisiment
在適量地喂白開水, 以起到清潔口腔的作用;餵奶後家長還可用消毒過的紗布蘸清水為寶寶擦洗牙面。 對稍大點的寶寶儘快改用匙喂水、餵奶。 逐步訓練和培養寶寶飯後漱口, 過渡到自己刷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