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寶寶和媽媽不親

我家寶寶8個月大了。 從他6個月開始, 我銷假上班。 回家後他看到我都沒有多大反應, 看到爺爺奶奶比看到我還要高興很多。 我這母乳是白喂了。 他怎麼和我這麼不親?

育嬰專家:從媽媽的描述中, 並沒有看到你到底怎樣和孩子交流以及爺爺奶奶怎樣和孩子交流。 但是一般來說, 能不能很快解決孩子的需要, 決定了孩子能否跟父母或者其他撫養人親密。

想像一下, 當我們成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裡想找人幫忙, 如果有人第一時間看出你有需要, 那麼這個人肯定是你今後再有需要時先找的人,

Advertisiment
你願意跟這樣的人說話。 其實,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也是這樣的。

即使是小寶寶也不僅僅只有物質需要。 因此, 不能單憑喂了母乳就判斷孩子一定要對你好。 成長中的孩子除了要吃以外, 還有很多其他的需要。 他要認識世界、探索世界, 在這個過程中, 當他能力達不到的時候, 你能不能當他的手、當他的腳, 當他的代言人去把他的意思表達出來, 幫助他解決難題?此外, 你們之間是否有足夠的身體接觸, 你是否能和他一起放鬆、開心地遊戲, 他能不能清晰地感受並且預期你的情緒……都會影響他和你之間的安全依戀的建立。

如果在孩子有任何不舒服的時候, 比如饑餓時、遇到困難時, 祖輩的反應最敏感, 而且, 及時滿足這些需要的撫養人也是祖輩,

Advertisiment
孩子肯定會依戀爺爺奶奶的。

父母想和孩子親近、親密起來, 必須要有一定的付出:

多陪伴 下班後多花些時間陪伴孩子, 提高你們親子遊戲的品質, 對孩子適應新的生活狀態是非常必要的。 在你們相處時多抱抱孩子, 肌膚接觸會讓他踏實地感到, 無論怎樣他都是你的最愛。

多欣賞 小的時候, 孩子的生理需求占主導地位, 心理需求相對簡單。 隨著孩子的長大, 心理需求漸漸豐富起來。 他對你有了更多的情感需求和依戀。 多欣賞他的主動探索、創造與發現。

更敏感 這個時候孩子還不會說話, 注意靜下心觀察孩子的各種狀態, 體會他的種種需要。 要達到高品質的交流, 這是必修課。

永遠不要忘了, 你才是孩子養育的第一責任人。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