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1~3歲的寶寶不會“分享”?

媽咪通常幻想著自己的寶貝會和他的小夥伴開心地玩上幾個鐘頭, 而自己可以在一旁悠閒地品茶, 聊天、休息, 然而這是一個美好而不現實的夢想。

對於1-2歲的寶貝, 他們的典型的玩法是:依偎在媽咪的懷裡一會兒, 然後在媽咪的鼓勵下去和小夥伴玩一會兒;然後再跑回媽咪身邊待一會兒, 再離開媽咪玩一小會兒。

因此, 媽咪不能對1-2歲的寶貝的社交協商能力寄予太大的希望。 這個年齡階段的寶貝, 還不具備基本的社交技巧和語言能力。 雖然他們喜歡和其他同齡的寶貝一 起玩, 但在這個階段寶貝們是“平行玩”,

Advertisiment
即在一起玩同樣的遊戲, 比如都搭積木, 不過卻是各搭各的積木, 沒有發生互動, 他們還不會共同去建造一個模型。

而且, 1-2歲的寶貝非但不能理解其他人的觀點, 他們還有自己的觀點, 那就是:在他所在的環境內的一切物品和人都是“我的”。 當他們在商場看到自己心儀的玩具, 他們是不是毫不猶豫地要把玩具帶回家?因為他們認為那是“我的”。

也就是說, 當幾個寶貝在一起玩的時候, 他們不懂得“分享”, 因為他們不理解“分享”的含義, 他們還沒有這個能力理解“分享”。 所以, 寶貝們常會為了一個都認為是自己的玩具展開“爭奪戰”。

雖然寶貝還沒有能力理解“分享”, 但這並不是意味著沒有必要把寶貝們聚在一起玩,

Advertisiment
或者任憑他們去爭奪玩具。 相反, 媽咪應該主動地介入, 引導寶貝們去學習應該知道的“社交技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