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了孩子,離婚吧!(發人深省)

到了巴黎, 我們住在朋友家裡。 朋友去上班了, 把孩子留給我們。 紅頭髮的小姑娘, 七歲多了, 叫Marie。 我們帶著三個娃, 準備先去給思迪買文具, 然後帶著她們吃麥當勞, 去遊樂場玩玩, 再吃義大利霜淇淋, 一天多美好。
到了商店, 我和盧中瀚開始給思迪挑書包, Marie拿個書包跑過來說:“我要這個。 ”
我給她說:“書包這個問題, 要你媽媽來給你買。 ”
Marie點點頭, 跑開了, 兩分鐘後又來, 拿了另一個書包說:“那這個呢?”
我只能在說:“Marie, 買書包要你媽媽同意, 阿姨不能給你買。 ”
Marie看著我說:“可是我媽肯定同意。 我媽不會不同意。 ”
我說, “可是Marie, 就是你媽媽同意,
Advertisiment
也要她帶你來買。 ”
Marie點點頭, 轉頭走了, 兩分鐘又來, 知道找我沒有用, 直接去找盧中瀚, “我重新選了一下, 我要這個書包。 ”
剛剛盧中瀚一直就站在兩米之外的地方給思迪試書包, 他不可能沒有聽到我們在說什麼。
於是他也說:“這要有你媽的允許。 ”
Marie說:“我媽每次都同意, 我就要這個書包。 ”

其實我已經問過朋友了, 要不要順便幫Marie買。 朋友說, 她要找個時間, 專門帶著Marie來, 一起挑。 一個書包沒有多少錢, 但是過分越界會有點不禮貌。

我想了想說:“Marie, 要不我打個電話問問你媽媽, 如果你媽媽同意, 阿姨就給你買。 ”
Marie一聽馬上說:“這個書包我不喜歡。 ”把書包扔在地上, 跑了。 我和盧中瀚面面相覷, 原來她不是不懂得, 只不過是在試探。
Marie跑到旁邊買筆袋的地方,
Advertisiment
拿了兩個一樣的筆袋, 跑回來遞給思迪說:“這個筆袋好漂亮, 買這個, 咱兩就一樣了。 ”思迪馬上眉開眼笑的轉頭給我說:“媽媽, 我要買這個。 ”
我有點生氣起來, 這麼別有用心的利用思迪, 這根本不是錢的問題了。 買了這個筆袋, 我這四十年不是白活了麼?
我說:“今天我們只買書包。 筆袋回頭再買。 ”
計畫被打亂了, 我們拿著選好的書包去付錢。 走過賣牙膏的地方, 走的急忘記帶孩子們的牙膏了, 想著順便買一個應急。
第一次在法國選牙膏, 思迪和子覓需要在琳琅滿目的商品裡找。 眼珠子還沒滑過來呢, Marie已經快快的拿了一種兒童牙膏說:“我最喜歡這個牙膏, 但是現在還剩不多了。 你們能給我買一個嗎?”
我忍無可忍的說:“Marie,
Advertisiment
昨天你媽媽網上訂了五箱東西, 送過來, 我們一起收的。 裡面有好幾管兒童牙膏。 ”
盧中瀚在後面拽了拽我, 一個牙膏, 七歲的孩子, 算了吧。 我們買了三個牙膏。
這麼個熊孩子, 非常掃興。 加上思迪, 子覓時差倒不過來, 睜不開眼, 撐不住的打盹。 我們打消去遊樂場的計畫, 買了兩個披薩餅, 直接回去。
吃完飯, 把孩子們都安頓好了。 我和盧中瀚邊喝咖啡邊在討論Marie。
7歲就有了心機, 游走在成人之間, 利用成人的矛盾和面子, 獲得她想要的東西, 這麼遊刃有餘, 絕對是身經百戰的陣勢。
Marie的父母和我們是近二十年的朋友了。 他們的故事可以寫成一部三國演義, 濃縮成一句就是:“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
經過N次慘烈的分手之後, Marie意外的來了。
Advertisiment
年齡, 心力, 再加上天主教徒不應該打胎的教義, 他們猶豫了很久, 還是決定把孩子生下來。
孩子生下來之後, 在一起住了幾年, 可還是分手了。 現在Marie一個星期跟爸爸, 一個星期跟媽媽, Marie的學校在中間。
問題是Marie的父母現在各自都還單身, 一副時刻備戰的焦灼狀態, 時時爭執, 各不理睬, 活活就是前世冤家今生再聚的孽緣。

所以成長在爸媽之間的夾縫裡面, Marie從來沒有得不到的東西, 沒有人給她說過“不”, 只是換一個人, 換一種方式要而已。 社會越來越發達, 生成了各種各樣的工作機會。 總的來說, 無論男人和女人都越來越獨立。

獨立讓我們信心滿滿, 獨立也讓我們目光狹義。 人們成了汪洋中一個一個堅毅的孤島, 無論是婚姻, 還是愛情,
Advertisiment
我們看到的永遠都是自己:自己的付出, 自己的努力, 自己受的傷, 自己的痛楚。
過於注重自我, 過於忽略他人, 輕鬆經濟獨立的結果就是, 我們相愛但是不能在一起。
婚姻有如兩隻長滿了刺的豪豬, 挨得太緊, 會被刺痛;離得太遠, 沒有意義。 我們在遠遠近近, 痛與饑渴一次一次的嘗試。 很多時候再找到那個可以幸福的距離之前, 已經遍體鱗傷的徒然放棄。
作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區別不僅僅是年齡, 而是心理年齡。 流走的時光, 不僅僅讓我們老去, 而是讓我們生成心理上自我保護和防禦的能力。
可是孩子, 尤其是幼齡正在成長的孩子, 孩子們能怎麼辦?孩子沒有能力, 也沒有意識, 保護自己。 只能蜷曲著幼小的身子躲在角落裡抽泣?
成年之前, 我們每個人都當過孩子。每個人都能記得當父母吵架時候,孩子們恐懼無力,天要塌了的惶惶然。
我並不建議完全不顧及孩子的感受,總是在孩子面前吵架。可是因為我沒有修成神仙,才落入在凡間過著柴米油鹽的日子。天下沒有能克制一輩子的人,天下沒有不吵架的夫妻,天下沒有沒見過父母吵架的孩子。
讓孩子觀禮吵架。成人自有有成人的苦衷。
吵完之後,一定也要讓孩子看到,父母還可以擁抱在一起。成人要明白成人的責任。
一家人,怕得不是觀點不同,爭吵不休。一家人怕得燈枯油盡,只剩爭吵,沒有了親情。
父母子女,我們有無可改變的DNA,父母之間,愛卻裝不出來。
父母離婚,不再生活在一起,一定會對孩子有某種程度的傷害。可是父母可以立場明確,把各自的怨氣封印,安排好孩子,開始自己的新生活,對孩子傷害絕對比忍著不離婚,但是讓孩子常年沉浸在父母關係緊張的氣氛裡面,常常吵架小得多。
不要覺得只要晚餐的時候父母都在,孩子們就理所應道的覺得美滿生活,父母雙全。孩子們都是落入凡間的精靈,什麼都明白,差的只不過是根據年齡而累積起來的表達能力,能不能說出來。
成長在父母拉鋸的關係中的孩子,因為要承擔父母分裂所帶來的滅頂的壓力和痛苦,而且表達不出來,只能爛在心中,腐爛穿腸。而父母們為了彌補自己的內疚,安慰自己的心靈,會想方設法的去補償孩子。成人想到的補救辦法就是百依百順,買禮物,容忍孩子的為所欲為。
長在夾縫裡面的孩子們,往往嬌氣,獨斷,霸道專行,而且更加敏感,善妒,無法控制,無所顧忌。像是一個幼嫩的植物,花還沒開之前,花蕾就被掐掉了。這一輩子,他們已經失掉了感到幸福的能力。
那個說“我忍著,就只是為了孩子。”的人,是根本沒有獨立撫養孩子的勇氣,是根本沒有下定離婚的決心,是根本不敢正視自己的過去。
孩子只是個無辜的犧牲品,當成人把所有的期望與絕望,都一股腦的丟給孩子的時候,成人感受不到孩子的壓力,成人不知道他們能不能負擔的起。
孩子不是小狗,小貓,小寵物,更不是一顆砝碼。除非婚期已定,否則扭著心,奉子成婚應該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孩子是個小人兒,會慢慢的長大,有自己的悲喜,缺點和長處和自己的人生。
為了孩子離婚吧,從此蕭郎是路人。
婚姻不是一個墳墓,更不是一個終點。婚姻是扇門,推開進來,有一輩子慢慢消磨。路漫漫兮修其遠,吾將上下而求索。
只一個次,讓我們活的的像一個成人。規劃好自己的生活,執行自己的責任。
有一句話,我一輩子也不會給我的孩子們說,就是:“媽媽,這一輩子什麼也不為,就為你們。” 我們每個人都當過孩子。每個人都能記得當父母吵架時候,孩子們恐懼無力,天要塌了的惶惶然。
我並不建議完全不顧及孩子的感受,總是在孩子面前吵架。可是因為我沒有修成神仙,才落入在凡間過著柴米油鹽的日子。天下沒有能克制一輩子的人,天下沒有不吵架的夫妻,天下沒有沒見過父母吵架的孩子。
讓孩子觀禮吵架。成人自有有成人的苦衷。
吵完之後,一定也要讓孩子看到,父母還可以擁抱在一起。成人要明白成人的責任。
一家人,怕得不是觀點不同,爭吵不休。一家人怕得燈枯油盡,只剩爭吵,沒有了親情。
父母子女,我們有無可改變的DNA,父母之間,愛卻裝不出來。
父母離婚,不再生活在一起,一定會對孩子有某種程度的傷害。可是父母可以立場明確,把各自的怨氣封印,安排好孩子,開始自己的新生活,對孩子傷害絕對比忍著不離婚,但是讓孩子常年沉浸在父母關係緊張的氣氛裡面,常常吵架小得多。
不要覺得只要晚餐的時候父母都在,孩子們就理所應道的覺得美滿生活,父母雙全。孩子們都是落入凡間的精靈,什麼都明白,差的只不過是根據年齡而累積起來的表達能力,能不能說出來。
成長在父母拉鋸的關係中的孩子,因為要承擔父母分裂所帶來的滅頂的壓力和痛苦,而且表達不出來,只能爛在心中,腐爛穿腸。而父母們為了彌補自己的內疚,安慰自己的心靈,會想方設法的去補償孩子。成人想到的補救辦法就是百依百順,買禮物,容忍孩子的為所欲為。
長在夾縫裡面的孩子們,往往嬌氣,獨斷,霸道專行,而且更加敏感,善妒,無法控制,無所顧忌。像是一個幼嫩的植物,花還沒開之前,花蕾就被掐掉了。這一輩子,他們已經失掉了感到幸福的能力。
那個說“我忍著,就只是為了孩子。”的人,是根本沒有獨立撫養孩子的勇氣,是根本沒有下定離婚的決心,是根本不敢正視自己的過去。
孩子只是個無辜的犧牲品,當成人把所有的期望與絕望,都一股腦的丟給孩子的時候,成人感受不到孩子的壓力,成人不知道他們能不能負擔的起。
孩子不是小狗,小貓,小寵物,更不是一顆砝碼。除非婚期已定,否則扭著心,奉子成婚應該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孩子是個小人兒,會慢慢的長大,有自己的悲喜,缺點和長處和自己的人生。
為了孩子離婚吧,從此蕭郎是路人。
婚姻不是一個墳墓,更不是一個終點。婚姻是扇門,推開進來,有一輩子慢慢消磨。路漫漫兮修其遠,吾將上下而求索。
只一個次,讓我們活的的像一個成人。規劃好自己的生活,執行自己的責任。
有一句話,我一輩子也不會給我的孩子們說,就是:“媽媽,這一輩子什麼也不為,就為你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