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不惜用“洗腦”的方式

純兒3歲開始上游泳課。 在瑞士, 根據孩子們不同年齡和水準, 每學期都有一次針對性的求生訓練。 第一學期是親子共游, 小朋友要體驗身穿長袖或睡衣睡褲在水中遊動的感覺, 以免以後因為落水不習慣而驚慌;第二學期開始試用救生衣, 高級一點的班甚至還學習怎樣用救生圈救人。

每次下水學習之前, 瑞士的老師都會先讓孩子圍成一圈, 問一組每次上課都會問的問題, 不惜用“洗腦式”的方法, 幫助孩子牢記正確的答案。

洗腦之後, 老師就幫每個人穿好救生衣, 然後教怎樣吹系在上面的哨子求救——這個也不是新內容,

Advertisiment
每次都會講, 每個人都知道, 但老師還是不厭其煩地強調。

最後, 在兒童訓練池用不同的姿勢練習跳水, 如正跳、倒跳、側跳、旋轉跳, 為的是讓孩子們體會到不同姿勢掉入水中的感覺, 以後萬一不小心跌落水中, 不會因為太過陌生而驚慌失措。

師:可以自己一個人去游泳嗎 ?

生:不可以。

師:對, 要和大人一起去。 即使長大後, 也必須兩個人一起去。

師:在海裡游泳時, 可以往遠處越遊越遠嗎?

生:不可以。

師:對, 應該沿著海岸線遊, 這樣不會遊到太深的地方以致有危險。

師:可以在不熟悉的水面跳水嗎?

生:不可以。

師:對, 水底下可能會有石頭, 會受傷。

師:游泳時, 可以把別的小朋友推到水裡或者按到水底下嗎?

生:不可以。

Advertisiment

師:對, 這樣別人會嗆水甚至溺水。

師:可以在泳池邊或碼頭上跑嗎?

生:不可以。

師:對, 容易滑倒受傷。

師:可以把救生用品當玩具玩嗎?

生:不可以。

師:對, 在海邊或別的地方, 不能玩旁邊懸掛的救生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