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灰霾天真的是PM2.5引起的嗎

雖然肉眼看不見空氣中的顆粒物, 但是顆粒物卻能降低空氣的能見度, 使藍天消失, 天空變成灰濛濛的一片, 這種天氣就是灰霾天。 根據《2010年灰霾試點監測報告》, 在灰霾天, PM2.5的濃度明顯比平時高, PM2.5的濃度越高, 能見度就越低。

雖然空氣中不同大小的顆粒物均能降低能見度, 不過相比於粗顆粒物, 更為細小的PM2.5降低能見度的能力更強。 能見度的降低其本質上是可見光的傳播受到阻礙。 當顆粒物的直徑和可見光的波長接近的時候, 顆粒對光的散射消光能力最強。 可見光的波長在0.4-0.7微米之間, 而粒徑在這個尺寸附近的顆粒物正是PM2.5的主要組成部分。

Advertisiment
理論計算的資料也清楚地表明這一點:粗顆粒的消光係數約為0.6平方米/克, 而PM2.5的消光係數則要大得多, 在1.25-10平方米/克之間, 其中PM2.5的主要成分硫酸銨、硝酸銨和有機顆粒物的消光係數都在3左右, 是粗顆粒的5倍。 所以, PM2.5是灰霾天能見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 灰霾天是顆粒物污染導致的, 而霧天則是自然的天氣現象, 和人為污染沒有必然聯繫。 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空氣濕度, 通常在濕度大於90%時稱之為霧, 而濕度小於80%時稱之為霾, 濕度在80-90%之間則為霧霾的混合體。

作者:譚知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