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濕疹的治療方案和預防措施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炎症性皮膚病, 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有一定關係。 它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部位、任何季節, 但常在冬季復發, 而且很容易反復發作。 中醫文獻中記載的“浸淫瘡”、“旋耳瘡”、“繡球風”、“四彎風”、“奶癬”等, 與西醫學中所說的急性濕疹、耳周濕疹、陰囊濕疹、異位性皮炎及嬰兒濕疹等類似。

濕疹的病因及發病機制相當複雜, 涉及內、外多種因素。 從內因來說, 受遺傳因素支配的個人體質、慢性消化道疾病、胃腸道功能性障礙、精神情緒因素、感染病灶的存在、內分泌功能失調等均可導致濕疹。 而從外因來看,

Advertisiment
日光、寒冷、炎熱、乾燥、多汗、搔抓、化妝品、肥皂、人造纖維, 各種動物皮毛、植物、食物等也都可能是致病因素。

濕疹不會危及生命, 但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據調查, 80%的濕疹患者有睡眠障礙, 56%的患者在公共場所感到尷尬和自卑, 60%患者運動和戶外活動受到影響。

濕疹治療方案

急性濕疹可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部位, 常見於頭、面、耳後、乳☆禁☆房、四肢遠端及陰部等處, 常對稱分佈。 皮膚上先是出現密集的點狀紅斑及粟粒大小的丘疹和丘皰疹, 很快變成小水皰, 皰破後形成點狀糜爛, 然後結痂。 患者感覺劇烈瘙癢, 有灼痛, 常因搔抓或熱水洗燙, 造成糜面進一步向周圍擴散。 若處理得當, 炎症減輕, 出現脫屑, 皮疹可在2-3周內消退。 但如果處理不當,

Advertisiment
病程延長, 容易發展成為慢性濕疹。

在治療上, 專家強調, 治療原則是尋找和去除誘發因素, 儘快減輕或緩解症狀, 延緩和減輕發作, 恢復、加強皮膚屏障功能, 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品質。

通常, 醫生會對症選用適當的外用藥物, 根據需要及皮疹特點, 選用清潔、止癢、抗菌、抗炎、收斂及角質促成劑等。 如對急性濕疹, 無滲出時可用爐甘石洗劑, 滲出多時可用3%硼酸溶液作冷濕敷, 當滲液減少後可選用含有皮質類固醇的霜膏和濕敷交替使用。 對亞急性濕疹, 一般常選用糠餾油、黑豆餾油和含有皮質類固醇的乳劑和糊劑等, 為了防止和控制繼發性☆禁☆感染還可加入抗生素。 對慢性濕疹, 則常用糠餾油、黑豆餾油、煤焦油和皮質類固醇類軟膏或霜。

Advertisiment

濕疹預防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 濕疹患者應該注意:避免刺激局部, 避免用手搔抓局部, 也不要用熱水或肥皂水去清洗局部, 更不能用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在局部塗抹。

飲食上, 濕疹患者應戒吃刺激性食品, 如辛辣食物。 有些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令人體難以分解, 如牛奶、豆類等, 應少吃為佳。 一般濕疹患者應以素食為主, 易於消化, 大便應日日通暢。 常用一些健脾除濕的藥膳, 如冬瓜蓮子湯、綠豆赤小豆湯等, 對濕疹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河產品, 如蓮子、藕、荷葉、菱角等, 對皮膚亦有好處。

另外, 患者應盡可能隔絕致敏原, 避免再刺激。 比如去除病灶, 治療全身慢性疾患, 像消化不良、腸寄生蟲病、糖尿病、小腿靜脈曲張等。

Advertisiment

吃藥的同時需瞭解一些藥物的毒副作用, 尤其是皮質類固醇激素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應用。 當每用一種新藥時, 一定要向醫生諮詢清楚。

由於複雜的病因, 使得濕疹反復發作。 但不能因為老是反復就不治。 專家指出, 濕疹不治療是不能自愈的。 濕疹因為病因比較複雜, 長時間不治療或治療不及時不合理, 均可轉變成慢性濕疹或亞急性濕疹, 部分患者因濕疹治療不徹底甚至陪伴終生, 而且大大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因此, 發現病情以後一定要及時治療, 儘早康復, 避免增加痛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