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寶寶能"聽出來"

當今時代科學發展異常迅速, 古老而又年輕的音樂被人們重新認識和應用。 美國有關科研部門研究發現, 常聽音樂能改變兒童的容貌, 使孩子的臉孔變漂亮。

經常讓幼兒聽些歡快的樂曲, 用音樂來刺激神經, 調節精神, 會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長。 對這一點, 日本幼兒開發協會做過試驗, 並取得很好的效果。 他們把幾十位出生不久的孩子集中起來, 一一拍照、錄影, 作為原始資料。 然後每天分上午、下午、晚上三次播放莫札特的小夜曲。 開始時沒有什麼變化, 可四個月以後, 這些孩子的面容發生了很大變化,

Advertisiment
表情也比一般孩子活潑, 動作協調, 就連眼神都與一般孩子有根本區別。

由此可見, 在幼兒期讓孩子多聽些優美的樂曲, 不僅對孩子的智力有利, 而且能使孩子變得漂亮起來。

小帖士

0~1歲——讓寶寶聆聽美妙的聲音

寶寶一出生, 就開始捕捉生活中的各種聲音。 爸爸媽媽應逐漸引導他聆聽周圍的聲音及音樂, 讓他擁有一對“音樂的耳朵”。 美妙聲音來自能發出悅耳聲音的玩具、房間裡一個能發出清脆聲音的風鈴, 還有周圍人的聲音。 寶寶呆在父母懷抱裡的時間最長。 當寶寶完全依賴父母的時候, 父母可對他哼哼唱唱, 同時伴隨顛簸、搖晃、拍打、輕撫寶寶的身體, 如手心、腳心、臉蛋、屁股等。 父母溫柔的聲音, 充滿了愛和感情,

Advertisiment
是寶寶最好的音樂。

1~2歲——培養寶寶對音樂的興趣

1~2歲的寶寶開始學習說話、走路, 參與音樂活動的路徑可以拓寬一些。 在聽音樂的過程中, 可以選擇一些節奏明快、短小活潑的歌曲或樂曲, 説明寶寶隨音樂有節奏地做拍手、招手、擺手、點頭等動作, 然後逐步增加踏腳、走步等動作。

隨著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 可以教寶寶有節奏地說兒歌, 也可以拍著節奏說歌詞, 在會說歌詞的基礎上, 家長可教唱適合寶寶歌唱能力的一些幼兒歌曲。

2~3歲——和寶寶在遊戲中感受音樂

當寶寶稍微大一點, 還是應該創造機會讓寶寶和父母有一種身體上的親密接觸。 寶寶坐在父母身上, 父母可顛簸、搖晃、拍打、撫摸寶寶的身體, 這些都是在傳達一種愛。

Advertisiment
寶寶耳朵裡聽到的是一種節奏, 身體感覺到的是一種運動, 這種節奏和運動本身充滿愛和想像。 而且這還不單是一種節奏, 還有強弱起伏、音高、音調的變化。 寶寶小的時候父母主動, 大了一點後, 可以讓他主動來拍打父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