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滿足寶寶的好奇心和要求

治理“反抗”寶寶

面對寶寶的反抗, 父母不能一味地去反對和制止, 只有正確瞭解寶寶反抗背後的原因, 才能“對症下藥”。 要知道父母的處理方式是否正確直接會影響到寶寶的成長, 所以面對“反抗”寶寶, 您也需要“三思而後行”。

1. 理解寶寶、尊重寶寶

在寶寶開始喜歡跟父母說“不”的時候就是他們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 寶寶這麼做的目的無非是為了要求和大人一樣的平等地位, 此時父母對寶寶的行動不要輕易加以干涉,要以平等的姿態來徵詢孩子的意見, 給孩子留有選擇的餘地。 這樣做會讓寶寶覺得你們尊重、他,

Advertisiment
維護了他的自尊, 也就不會輕易跟你說反話了。

2.對寶寶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

對於寶寶必須做而且完全能夠做到的事, 父母應該嚴格要求孩子執行;而對於那些不必要的且寶寶不願意去做的事就不要強行要求他們。 在寶寶玩得開心的時候, 父母千萬別打擾他們的興致;要是寶寶確實做的不對, 父母在制止他們的反抗行為時, 在不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的情況下, 也要適當地放孩子們一馬。 這麼做也許會給大人帶來一些麻煩, 但相對于寶寶人格健康發展的回報來說這點讓步是非常值得的。

3.相信寶寶,滿足其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對於寶寶的好奇心, 父母們應該給予支援, 千萬不要對寶寶過度保護或是包辦代替,

Advertisiment
這樣會使寶寶失去很多自我探索的機會,也會引起他們的抵觸心理。 對於寶寶的能力父母要給予充分的相信和肯定。 當寶寶遇到自己能力範圍可以解決的困難, 父母要儘量放手讓寶寶自己去做, 這樣寶寶在體會成功的快樂同時, 也能減少和父母的對抗。

4.同時滿足寶寶獨立與渴望保護的需求

寶寶之所以表現出頑強的“反抗性”其根本原因是想獨立。 表面上看起來是在與父母作對, 但寶寶的內心仍然需要您的情感支援和適時的鼓勵。 在放手讓寶寶獨立做一件事時, 父母可以首先判斷一下他能多大程度上完成這件事和可能遇到的問題, 然後在沒有人身危險的前提下, 讓寶寶自己去做。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正準備做的事情可能危害到健康的時候, 父母必須果斷地制止,並用其他一些沒有危險性的活動來代替。 讓寶寶在享受到獨立感的同時也享受到了父母對她們的關愛, 這樣也會減少寶寶反抗情緒的發生。

5. 與寶寶有足夠的交流

當父母看到自己的寶寶由乖巧向淘氣轉變的時候, 在心理上不應該有擔憂和煩惱, 這些都是寶寶成長的一個過程。 但並不意味著父母可以不管不問, 這樣做的話那麼寶寶可真的要成為壞孩子了。 父母要給寶寶比以往更加多的寬容、關愛以及交流。 耐心傾聽寶寶內心的想法, 瞭解寶寶的需要。 問問寶寶是怎麼想的, 為什麼要這麼做, 這樣才可以最低限度地降低寶寶對父母的逆反心理和排斥心理。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