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溢奶、嗆奶、吐奶的改善方法

超超剛剛出生4個月, 可是還沒有來的及體驗這個世界的美好, 就被上帝接去了天堂。 在晚上8點多時, 超超的爸爸被樂樂哭鬧聲驚醒, 查看才發現超超趴臥棉被上, 口鼻被棉被掩住, 四肢無力、臉部發黑, 嚇得連忙抱往醫院急救, 結果已回天乏術。

經員警查驗, 超超沒有外傷, 分析原因為:超超翻身成趴睡狀, 突然溢奶又無法翻身自救, 導致吸入性急性肺水腫合併姿態窒息死亡。 超超的父母陷入深深的自責, 為自己的疏忽大意悔恨不已。

其實寶寶溢奶是正常的一個現象, 但是因為疏忽大意卻導致了如此嚴重的後果。

Advertisiment
也有很多的新手媽媽對於溢奶、吐奶、嗆奶瞭解並不是很清楚, 出現了這樣的一些狀況後要如何處理?

【分清溢奶、吐奶和嗆奶】

溢奶是指給嬰兒餵奶後, 無壓力、無噴射性地從口邊溢出或吐出少許奶汁, 面色無改變, 且吐後不啼哭, 主要跟嬰幼兒胃的生理特點有關, 嬰幼兒的胃呈水準位元, 胃容量小, 食道末端的括約肌發育還不成熟, 如果遇上餵養不當, 如餵食量過度、餵養姿勢不當、餵奶後過早翻動以及逗樂等就會產生溢奶。

吐奶則是指餵奶後發生的一種較強烈的嘔吐, 寶寶可能會出現伸脖子或者張口等痛苦難受的表情, 胃中食物被強有力地排出, 有時是噴射性的, 量較多, 多因新生兒食管、胃、幽門等消化道不通暢,

Advertisiment
或者功能障礙(如賁門失弛緩、幽門痙攣等)所致, 但也不全是病理性原因所致。

寶寶吐奶出現以下情況需要看醫生

1.寶寶體重明顯下降, 或是長期體重不增加。

2.吐奶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而且經常是噴射性吐奶。

3.吐出來的奶汁是綠色的, 可能是含有膽汁。

4.吐奶的時候伴有腸痙攣(是由腸壁平滑肌強烈收縮而引起的陣發性腹痛, 是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情況)。

吐奶、溢奶後, 或是在喝奶時不小心奶水由食道逆流到咽喉部時, 在吸氣的瞬間誤入氣管及嗆奶。 也就是說不論溢奶或吐奶, 處理不當都有可能引發嗆奶。

【溢奶、吐奶後如何處理】

1.側向一邊

寶寶溢奶或吐奶的時候, 粑粑麻麻一定要及時將寶寶的身體側過來,

Advertisiment
目的是讓寶寶口內的奶從嘴角儘快流出來, 如果寶寶在仰臥狀態, 在吐奶之後, 給他擦試的過程中, 嘴裡還有殘留的奶, 如果這個時候寶寶一呼吸, 容易呼吸到肺裡面。 應該側臥, 然後再清理乾淨, 對寶寶應該是沒有任何損傷的。

2.快速處理溢出食物

用手帕、毛巾卷在手指上伸入口腔內甚至咽喉處, 將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來, 以保持呼吸道順暢, 免得阻礙呼吸。 此時, 清除口腔要比鼻腔重要!所以平常身邊隨時要配置小手帕、小毛巾, 以備不時之需。

3.拍打背部

如果發現寶寶憋氣不呼吸或臉色變暗時, 表示吐出物可能已進入氣管了, 馬上使其俯臥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硬質床), 用力拍打其背部四至五次, 使其能咳出。

Advertisiment

4.捏腳底板

如果上述步驟都做了, 但寶寶還是無反應, 應即刻用力刺激其腳底板(或夾或捏), 目的使寶寶因感覺而呼吸。

嘔吐物吸出;沒有抽吸裝置, 媽媽可用手指纏紗布伸入寶寶口腔, 直至咽部, 將溢出的奶汁吸除, 避免嬰兒吸氣時再次將吐出的奶汁吸入氣管。

2爸爸或媽媽用雙手攏在寶寶上腹部, 衝擊性向上擠壓, 使其腹壓增高, 借助膈肌抬高和胸廓縮小的衝擊力, 使氣道嗆奶部分噴出;待手放鬆時, 患兒可回吸部分氧氣, 反復進行使窒息緩解。 在上述家庭搶救的同時, 撥打120呼救, 或準備急送醫院搶救。

【緩解溢奶、吐奶方法】

1.拍嗝

方法一: 將寶寶豎直抱起在胸前, 頭靠在你的肩膀上, 一手扶住嬰兒的頭和背, 另一隻手在他的背部輕輕拍打。

Advertisiment

方法二:扶著寶寶坐在你的膝蓋上, 一隻手支撐住他的胸部和頭部, 另一隻手輕拍他的背。

2.改變餵養姿勢

儘量抱起寶寶餵奶, 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 媽媽抱著寶寶喂母乳時, 要讓寶寶的頭部高一些, 身子低一些, 這樣能減輕寶寶吐奶的症狀。

給寶寶喝奶粉時儘量不要讓寶寶躺著喝, 坐著或站著比較好。 如果是躺喂, 喂完後不要馬上讓寶寶仰臥, 而是側臥一會兒, 再改為仰臥。 沖奶粉的奶瓶可選擇專為寶寶吐奶設計防吐奶瓶。

3.選擇最合適的奶嘴孔

使用奶嘴的寶寶要注意奶嘴的大小, 太小容易吸入空氣;太大容易被嗆著而引起劇烈的咳嗽, 兩者都有可能引發吐奶。

4.改變餵養時間

當寶寶有吐奶症狀時,要注意縮短每次餵奶的時間,不要長時間給寶寶餵奶,讓寶寶慢慢的消化吸收,慢慢的寶寶腸胃適應了就不會吐奶了。

當寶寶有吐奶症狀時,要注意縮短每次餵奶的時間,不要長時間給寶寶餵奶,讓寶寶慢慢的消化吸收,慢慢的寶寶腸胃適應了就不會吐奶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