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測試:你的寶寶是內向氣質嗎?

敏感、細膩、愛鬧彆扭、凡事讓你猜猜猜的內向寶寶, 是否如一片陰鬱的“雨林”, 讓你很抓狂?若讀懂內向寶寶的內心世界, 可以避免很多親子衝突, 和養育寶寶過程中的焦慮情緒。

小測試:你的寶寶是內向氣質嗎?

看看你家寶寶符合以下情況嗎?答“是”計2分, 不確定計1分, 答“否”計0分。

1.在媽媽單位, 見到陌生的叔叔阿姨就低頭或扭過頭去, 不願打招呼。

2.媽媽帶去遊樂園, 見到從沒玩過的遊樂設施, 緊抱媽媽不敢上前去玩。

3.和小夥伴一起玩時, 不敢跟別人爭搶玩具, 不敢維護自己應得的利益。

4.發現新玩具不會玩時,

Advertisiment
容易退縮氣餒, 甚至發脾氣。 但是如果是感興趣的東西, 可以長時間地擺弄和嘗試。

5.媽媽出差三五天, 找不到媽媽便又哭又鬧, 反應特別激烈。

6.外出時, 不答應給他買玩具就會生很長時間的悶氣, 不容易安撫。

7.特別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在他玩玩具時催促吃飯, 經常催幾遍都沒有反應。

8.敏感, 爸爸媽媽開個玩笑很容易得罪他, 事後要鄭重道歉才能取得他的原諒。

9.脾氣有點倔, 如果是他與爸媽事先定好的計畫就不能反悔, 比如, 天降暴雨他也要出門。

如果你家寶寶的得分超過5分, 就是偏內向性格的寶寶;如果得分超過10分, 就是典型的內向退縮型寶寶, 個性敏感、執著、倔強, 愛把情緒放在肚子裡, 不容易溝通和說服。 父母要特別注意對他們的養育方式,

Advertisiment
要給予充分的關愛和極大的耐心。 但父母要牢記, 氣質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受遺傳影響, 我們要尊重寶寶的天性。

解析:內向寶寶的內心世界好豐富

有教育專家形容說, 很多年輕父母都希望寶寶性格外向, 認為內向退縮型寶寶個性陰鬱, 不好養育和相處。 其實, 外向型寶寶的內心世界就像是一片整齊的人工速生林, 一目了然, 卻顯得有些單調;而內向型寶寶的內心世界像是一片原始的熱帶雨林, 無數的情緒和小心思競相生長, 遮天蔽日, 看似“不夠明亮陽光”, 但若懂得欣賞, 你會看到各種珍奇的巨樹、藤蘿、花朵與灌木。 讀懂這片雨林, 讀懂寶寶豐沛的內心世界, 你就不僅能找到應對他情緒的方法,

Advertisiment
還可以引導他, 開發他特有的觀察力和推理能力, 也啟發他未來對科學與藝術的感悟。

讀懂內向寶寶的小情緒

強烈的黃昏焦慮症

“光線暗下來了, 一切都來不及做了”, 這樣的情緒在內向寶寶身上會特別明顯。 在黃昏到來之際, 安排輕鬆愉快的活動跟他一起玩, 可以陪伴他度過這一特定的情緒波動期。

恐懼變化綜合征

內向寶寶內心的秩序感很強, 按部就班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 計畫的臨時變動會讓他們嚴重不安。 在這種情況下, 事先定一個詳盡的計畫並有秩序地去執行, 可以讓寶寶安心。

嘗試新鮮退縮症

一般來說, 內向寶寶嘗試新鮮事物的動力不如外向寶寶那麼足, 這與他們討厭變化的特徵是一脈相承的;他們也容易因嘗試過程中的挫折而退縮,

Advertisiment
但若是爸媽捕捉到其眼中的好奇之光, 幫助他們去嘗試, 他們會將一盒拼圖、一套積木研究得十分透徹, 他們的興趣也會保持很長時間, 在長達三個月或半年時間裡, 不停地發明新玩法。 這與外向寶寶的興趣來得快消退得也快形成鮮明對照。

內心體驗遮罩症

當內向寶寶專心體驗一項活動, 如玩玩具、看動畫片、沉浸在自造的角色扮演中時, 好像進入了一個自造的小世界中, 對外界的其他刺激是遮罩的。 父母要避免頻繁地打攪他, 如在他專心玩耍時讓他停下來喝水、吃水果, 參與大人的談話等, 以免引發內向寶寶的抗拒與焦躁。

與人相處慢熱症

內向寶寶與陌生人相處時,

Advertisiment
是相當慢熱的, 這決定了他與同齡夥伴中的交際處於“窄而深”的狀態, 而不是“寬而淺”。 這一特點也並非短處, 因為一旦同齡夥伴取得寶寶的信任, 就可以成為長久的玩伴和知己。 內向寶寶經常會手拿給某個小夥伴準備的禮物, 在托兒班大門口“等朋友來”。 這種癡情執拗的等待讓父母感覺心酸, 但對寶寶來說, 等待並不是一種消耗, 而是一種充滿期待的充電行為:等待一個知己是如此幸福的事, 抵得過與成群結隊的泛泛之交一起玩的歡樂。

這樣養育內向寶寶

嘗試與寶寶產生共情

當寶寶在社交上有慢熱和退縮傾向時, 不要訓斥他“你怎麼這樣膽小”, “彆扭捏, 大方點兒”;在寶寶嘗試新鮮事物的過程中因挫折而畏難退縮時, 不要責怪他“你怎麼這樣笨”,與寶寶的情緒產生共情是正面引導的第一步,你可以這樣說:“與陌生人打招呼是讓人不好意思,媽媽小時候也這樣。但只要開了口,就會發現自己多了一個好朋友,咱們試試看,好不好?”也可以這樣說:“這套積木是有點兒難,但媽媽還等著你琢磨會了,教媽媽搭這個大吊橋呢。咱們一起來努力,好不好?”

避免給寶寶貼上“不積極、沒熱情”的標籤

膽小、退縮、固執、倔強這些標籤,一旦爸媽反復跟他人強調,特別是當著寶寶的面責備他,對內向寶寶的自信心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不但不會激發他走出自我封閉的小圈子,還會令他更加恐懼壓力和變化。對內向寶寶的引導,要就事論事,避免貶斥他的整體形象和個性。

說不清?畫下來

外向型父母領會內向寶寶的心理世界,有時會有一定的困難,比如寶寶為什麼會因為黃昏的到來、季節的轉換、環境的變化而突然情緒低落。如果寶寶自己也難以用語言表達清楚為什麼不高興,那就讓他畫下來。畫一棵樹、一朵雲、一座小房子和一個誇張的小人,寶寶選擇的色彩和形狀,會幫助你猜到他的心事;猜不准也沒有關係,畫畫的過程本身就是宣洩和表達的過程,這一過程會令寶寶放鬆和愉悅。

可推薦,不勉強

在對外交往方面,爸媽當然可以多提供寶寶與陌生人交往的機會。有條件的話,帶寶寶上班,到朋友家做客,到鄰居家串門,都可以讓內向寶寶觀察到一些與人交流的方法,從而變得落落大方。但切記不要在“見人要喊”上給寶寶增加太大的壓力,以免寶寶對與外人的交往進一步產生抵觸情緒。

分階段緩釋分離焦慮

在入託、入園初期,內向寶寶的分離焦慮比外向寶寶要厲害得多。為了緩解分離焦慮給寶寶帶來的痛苦,把寶寶送到幼稚園後,可以陪寶寶待一會兒,逐漸縮短陪伴時間,並幫寶寶尋找到安全感的依託夥伴,最終幫他完成獨立第一步。不要因為內向寶寶怕生就拖延送寶寶去托兒所、幼稚園的時間,要給寶寶逐漸適應環境的機會。

做寶寶自信心的養育者

大量研究證明,膽小、退縮的兒童與膽大、外向的兒童相比,在智力上沒有差別,將來他們一樣可以很好地完成學業,思維方式上的“窄而深”可以讓他們成為認真細心的研究型人才。這一點,父母的信心可以逐漸傳遞給寶寶,讓他意識到,他是“特別的”、“認真的”,也許還是“酷的”和“受歡迎的”,而不是“古怪沒出息的”。父母應當意識到,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內向寶寶會有外向者所不及的寧靜和專注,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他們自有優勢。

不要責怪他“你怎麼這樣笨”,與寶寶的情緒產生共情是正面引導的第一步,你可以這樣說:“與陌生人打招呼是讓人不好意思,媽媽小時候也這樣。但只要開了口,就會發現自己多了一個好朋友,咱們試試看,好不好?”也可以這樣說:“這套積木是有點兒難,但媽媽還等著你琢磨會了,教媽媽搭這個大吊橋呢。咱們一起來努力,好不好?”

避免給寶寶貼上“不積極、沒熱情”的標籤

膽小、退縮、固執、倔強這些標籤,一旦爸媽反復跟他人強調,特別是當著寶寶的面責備他,對內向寶寶的自信心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不但不會激發他走出自我封閉的小圈子,還會令他更加恐懼壓力和變化。對內向寶寶的引導,要就事論事,避免貶斥他的整體形象和個性。

說不清?畫下來

外向型父母領會內向寶寶的心理世界,有時會有一定的困難,比如寶寶為什麼會因為黃昏的到來、季節的轉換、環境的變化而突然情緒低落。如果寶寶自己也難以用語言表達清楚為什麼不高興,那就讓他畫下來。畫一棵樹、一朵雲、一座小房子和一個誇張的小人,寶寶選擇的色彩和形狀,會幫助你猜到他的心事;猜不准也沒有關係,畫畫的過程本身就是宣洩和表達的過程,這一過程會令寶寶放鬆和愉悅。

可推薦,不勉強

在對外交往方面,爸媽當然可以多提供寶寶與陌生人交往的機會。有條件的話,帶寶寶上班,到朋友家做客,到鄰居家串門,都可以讓內向寶寶觀察到一些與人交流的方法,從而變得落落大方。但切記不要在“見人要喊”上給寶寶增加太大的壓力,以免寶寶對與外人的交往進一步產生抵觸情緒。

分階段緩釋分離焦慮

在入託、入園初期,內向寶寶的分離焦慮比外向寶寶要厲害得多。為了緩解分離焦慮給寶寶帶來的痛苦,把寶寶送到幼稚園後,可以陪寶寶待一會兒,逐漸縮短陪伴時間,並幫寶寶尋找到安全感的依託夥伴,最終幫他完成獨立第一步。不要因為內向寶寶怕生就拖延送寶寶去托兒所、幼稚園的時間,要給寶寶逐漸適應環境的機會。

做寶寶自信心的養育者

大量研究證明,膽小、退縮的兒童與膽大、外向的兒童相比,在智力上沒有差別,將來他們一樣可以很好地完成學業,思維方式上的“窄而深”可以讓他們成為認真細心的研究型人才。這一點,父母的信心可以逐漸傳遞給寶寶,讓他意識到,他是“特別的”、“認真的”,也許還是“酷的”和“受歡迎的”,而不是“古怪沒出息的”。父母應當意識到,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內向寶寶會有外向者所不及的寧靜和專注,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他們自有優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