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清明小長假平安出遊!帶寶寶郊遊之二三事

春天來了, 不少家庭會選擇帶著寶寶一起外出踏青, 做好預防工作是避免郊遊意外的前提, 但是意外往往難以避免。 因此父母在帶寶寶郊遊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為寶寶預備些必需品。 即使寶寶出現什麼狀況, 也能及處處理, 使寶寶有一個愉快的郊遊經歷。


全家踏青越來越來流行

扭傷等級:★★★★

運動準備不充分、山路崎嶇常讓寶寶扭傷腳部的踝關節, 讓寶寶的活動受到極大的限制。

急救

墊高:寶寶出現扭傷後, 媽媽要及時將寶寶的腳部墊高。 腳部墊高能夠限制腳部活動, 防止寶寶患處受到其他傷害。

Advertisiment

冷敷:冰敷能夠很快降低寶寶的疼痛感覺, 使寶寶受到的傷害減輕, 而且冰敷還能夠幫助減輕腫脹, 使寶寶能夠迅速恢復活動能力。 郊遊時, 媽媽不能夠隨身攜帶冰塊, 找到冰凍的礦泉水就是最好的選擇;如果附近沒有冰凍礦泉水, 那麼溫度較低的水也能夠發揮一定作用。

包紮:給寶寶冰敷後, 媽媽需要用繃帶將寶寶患處包紮, 這樣可以固定受傷關節, 避免患處劇烈活動, 防止損傷加劇。

專家提醒

由於寶寶骨骼比較脆弱, 很容易發生骨折或關節脫位, 因此當寶寶疼痛日漸加重時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寶寶出現扭傷後, 也不可以立即為寶寶進行按摩, 按摩會損傷患處, 加劇寶寶傷情。

預防

熱身:寶寶郊遊過程中扭傷多是由於熱身不充分造成的,

Advertisiment
因此郊遊前, 需要帶寶寶進行熱身運動, 做一套身體舒展運動。

路線

媽媽與寶寶進行郊遊活動時要選擇比較大眾化的路線, 如果路面崎嶇不平, 需要適當的提醒、説明寶寶。


為寶寶戴一頂帽子可以遮陽也能防止劃傷

劃傷等級:★★★☆

衣物穿著不當、活動時注意力不集中、樹木茂密的地方容易讓寶寶劃傷。

急救

清洗:可以用事先準備好的生理鹽水清洗寶寶傷口, 將傷口表面的汙血、泥土或其他汙物徹底清除乾淨;如果沒有生理鹽水, 用溫開水或礦泉水也可以。 切忌使用山間的流水, 雖然看著很乾淨, 但可能造成寶寶傷口感染。

止血:用紗布按壓寶寶傷口, 以達到止血的目的;如果通過按壓無法止血,

Advertisiment
則應該立即送往醫院就醫, 並在途中持續壓迫傷口止血。

消毒:止血結束後, 媽媽需要立即給寶寶傷口消毒, 如在傷口擦抹伏碘。

包紮:無論傷口大小都需要包紮。 對於小傷口, 可以給寶寶使用創可貼就能達到包紮效果, 對於大傷口則必須用紗布仔細包紮。

專家提醒

如果寶寶劃傷的部位是頭部, 媽媽採取急救措施後需要立即帶寶寶到醫院進行專業檢查與治療。

預防

避開樹枝:在與寶寶郊遊過程中, 優先選擇山路較寬、路邊枝杈稀少的路徑。 不可以帶著寶寶在密林中穿行。

穿戴合理:媽媽與寶寶郊遊時, 要給寶寶穿戴長袖衣褲, 不要為了涼快而穿短衣褲;同時, 最好給寶寶準備一頂遮陽帽, 這樣既能遮蔽陽光,

Advertisiment
又能防止寶寶頭部劃傷。


若是去海邊郊遊, 除預防蚊蟲叮咬外, 也要預防鉗傷和過敏

蚊蟲叮咬等級:★★★

帳篷位置不合理或帳篷周圍沒有清理乾淨, 容易吸引蚊蟲。 寶寶被蚊蟲叮咬後悔表現的煩躁、哭鬧, 如果皮膚紅腫嚴重, 可能誘發過敏或是炎症。

急救

止癢:寶寶被叮咬後, 可以給寶寶塗抹止癢水, 以避免寶寶因為奇癢難耐而抓撓皮膚;如果寶寶抓撓皮膚需要及時制止, 可以用手摩擦, 以達到止癢的目的。

消腫:如果寶寶被蚊蟲叮咬後出現紅色小腫塊, 則需要給寶寶塗兒童花露水或綠藥膏, 並且反復多次塗抹, 直到把腫塊控制住。 如果腫塊處發熱, 可以在腫塊部位塗抹一點牙膏, 有很好的消炎作用。

就醫:蚊蟲叮咬後, 如果寶寶皮膚出現發炎現象,

Advertisiment
就要及時帶寶寶就醫。

預防

挑選位置:對於在山上過夜的寶寶, 選擇的帳篷位置要選在遠離水源的空曠處, 因為水源處蚊蟲最多;在搭帳篷前, 需要將帳篷附近的雜物清理乾淨, 帳篷內最好鋪上一層毯子, 防止草叢中的蚊蟲叮咬寶寶。

安全措施:最好能夠在寶寶的帳篷內放置可擕式驅蚊燈, 或者給寶寶塗抹防蟲叮咬的藥水, 提高安全係數。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