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淺談幼兒情商教育

近幾年, 科學家們研究發現, 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 最終能不能成為一個出色的人、有成就的人、幸 福的人, 並不完全取決於智商, 情商往往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淺談對幼兒情 商教育的一點認識。  
一、情商的概念 
所謂情商是指一個人感受、理解、控制、運用和表達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 美國心理學博士丹尼爾·葛 爾曼曾概括了五個方面: 
第一, 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 葛爾曼認為, 認識自身情緒是情商的基石, 這種隨時認知感覺的能力, 對了 解自己非常重要。 不瞭解自身真實感受的人必然淪為感覺的奴隸。

Advertisiment
反之, 掌握感覺才能成為生活的主宰, 面對 學習、工作、婚姻等人生大事才能作出妥善明智的抉擇。  
第二, 妥善管理情緒的能力。 情緒管理必定建立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 通過自我調節, 達到自我安慰, 擺 脫焦慮灰暗或不安的目的。 這方面能力較匱乏的人常常要與低落的情緒交戰, 掌握自如的人則能很快走出生命 的低潮, 重新振奮起來。  
第三, 自我激勵的能力。 無論是要集中注意力, 還是發揮創造力, 將情緒專注于一項目標是絕對必要的。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不斷地增強自我成就感, 提高對事業的熱忱。 成就任何事情都要靠情感的自製力, 保持高度 熱忱是一切成就的動力。
Advertisiment
就是說要不斷地給自己定目標, 不斷地強化自己的雄心壯志, 不斷地用自己取得的成 就勉勵自己, 從而不斷地前進, 這在個人成才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四, 認知他人情緒的能力。 葛爾曼認為, 心理健康要有同理心, 所謂同理心就是善於感覺別人的感受, 這是基本的人際交往技巧。 具備同理心的人較能從細緻的資訊上感覺他人的需求。  
第五, 人際關係的管理能力。 人際關係是一門管理他人情緒的藝術, 能否細微地關注、恰當地對待他人的 情緒, 往往與個人的人際和諧程度、領導能力有關。  
我們不難看出, 上述五個因素是相互補充、相互貫通又相互制約的, 中心問題是人的情緒控制和管理以及 自我激勵。
Advertisiment
 
二、成功需要高情商 
強調情商的作用, 並不是忽視智商。 一個人要走向成功, 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最大發揮, 應是智商和情商的 互補及和諧發展的結果。 當一個人智力、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的時候, 應該用自己的情商優勢去補充, “笨鳥先 飛”就是這個道理。 相反, 一個人智力不低, 如果他再注意調控自己的情緒, 注重自我激勵, 那麼他就會取得 更大的成就。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 情商越來越成為每一個渴望成功的人不可缺少的非智力因素。 在現代社會 中, 人的生存品質更加決定於個人實力的競爭。 在這種情況下, 人的情緒控制、正確看待失敗

與成功的自我認 知能力, 就顯得特別重要。 對於21世紀的人來說, 情商在使每一個人的能力得到最大發揮方面將起很大作用。

Advertisiment
因為在未來社會中, 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這一方面決定了人有多次成功和失敗的可能;同時, 競爭的加劇, 也 要求人們學會合作。 表面看, 這兩個問題是對立的, 但實質上它們是統一的。 一個人要想獲得勝利, 不善於合 作, 肯定取得不了最後的勝利。 因此在人們之間進行競爭的同時, 帶來的另一個很重要的心理品質就是要學會 合作, 而合作又帶來怎樣進行有效人際交往的問題。 再一個方面, 未來社會要求人們有專而廣的知識結構, 這 決定了人們應樹立“終身學習”的概念, 要終身不斷地接受各種教育, 而後才能勝任更多的工作。 和七八十年 代相比, 社會變化速度可能要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快,
Advertisiment
因此這也意味著需要人們自己更加善於學習, 善於自我評 價, 不斷調整、豐富和增強自身的知識和能力, 注重自我激勵。 可以說, 情商的作用, 在未來時代裡, 會顯得 更加突出。 而高情商的培養, 必須從幼稚教育時期抓起。  
三、走出情商的誤區, 創造積極健康的幼兒情商發展氛圍 
第一, 加強幼兒情商教育是當務之急。 幼兒期是建立身體與心理特質的基礎階段, 是情商發展的迅猛時期 。 幼兒到達學齡時, 其人格的模式已經可以區分了。 但目前幼兒情商教育的現狀不盡如人意。 作為二十一世紀 的主人, 當今的幼兒從小智商可能就比較高, 家庭、社會對他們從小就進行了繪畫、音樂、語言、電腦等智 力教育, 他們從物質上也較為豐富, 可他們身上存在的自私、無情、膽小、任性、孤僻等弱點仍很突出,有的 孩子可以母親般地摟抱玩具熊,呵護小雞小鴨,卻對自己的父母、同伴聲色俱厲、膽大妄為。筆者在翻閱幼兒 家園聯繫冊時發現,絕大多數家長關心的是孩子們在園吃飯如何、學了哪些兒歌、認識了多少數位等,極少數 家長談到孩子的任性、不合群等問題,希望得到老師們的幫助。在觀摩大班教師設計的親子活動時,談到“媽 媽如何愛你”的問題時,孩子們回答問題非常踴躍,答案的內容也很豐富,而談到“你是怎樣愛媽媽的”問題 時,回答的孩子較少,而且答案僅僅是:“我幫媽媽擦桌子”等簡單幾項,最優秀的答案是:“媽媽病了,我 給媽媽倒水喝”。對於老師的勞動:提飯、拎水、擦玻璃、疊被子、掃樓道、洗衣服、梳頭等等,孩子們也常 常熟視無睹。在觀摩中班教師設計的音樂創編活動《加油幹》中,無一孩子將老師們日常繁重的勞動創編成歌 詞。坦然地接受他人的愛,而無愛別人的意識,已成為較普遍的幼兒心理品質。顯然,這是教師和家長都忽視 了孩子的情商發展的不良後果。令人不安的是大多數家長包括部分教育者,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 仍存有錯誤的觀念和做法,因此,加強幼兒情商教育已刻不容緩。 
第二,拋棄溺愛與專制的家庭教育,培養孩子堅強自主的性格品質。目前溺愛孩子、承包式的家庭教育非 常普遍。一方面對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另一方面缺乏民主意識。溺愛表現為對孩子特別細緻敏感、膽顫心驚 、生怕出事的態度,如:孩子摔了一跤,膝蓋碰了一下,這本是平常小事,可是做母親的趕緊上去,又吹又拍 又按摩,而且淚水盈眶。這種態度恰恰給了孩子弱情商的教育,給了他們脆弱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專制表現為 告訴孩子應該這樣那樣,這個不許、那個不要,很多具體的規定,幼兒思想、活動受到了嚴格的限制。家庭裡 的“小皇帝”,實質是受父母禁錮的“小奴隸”,孩子的性格也因而被扭曲。溺愛與專制帶給孩子的只有懦弱 和無能!面對競爭激烈的未來世界,等待孩子的只能是失敗!鑒於這種情況,

家長應該掌握一個原則,孩子自 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讓他自己去做;孩子能夠做主的事情,一定讓他自己做主;孩子現在還不能做或不能做 主的事情,要用啟發、説明的方式使他自己想辦法去做。這種教育才體現了對孩子真正的愛,才是真正對孩子 有益。 
第三,智商情商並重,培養孩子全面發展。智商主要是由人的先天性遺傳基因所決定的一種智力發展能力 和智力發展水準。眾多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學音樂、學繪畫、背詩、認字、學計算等。每天從幼稚園接出 來的前兩句話,其中必有一句:今天學了什麼?家長們對孩子智力因素的開發和培養的重視和執著可見一斑。 如果教育者也僅僅重視課堂設計、文化灌輸,而忽視孩子接受自己、被別人接受以及友愛等情感的培養,那麼 無論兒童生理和心智狀況如何,都不會感到快樂和幸福,相反會漸漸變得緊張、焦慮、任性、無情……這些都 是幼兒生存能力低下和情感扭曲的反映。因此我們在繼續重視孩子的生活是否優越、是不是很聰明、學業好不 好的同時,對於孩子的一些正常情感、責任感、合作意識、選擇、承受、競爭、社交等因素和能力也要投入極 大的關注。也就是說,要按照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把決定一個人學習、工作、人際關係、事業、人生、命 運、婚姻的智商情商同樣重視,使之齊頭並進,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第四,正確估計幼兒的情商水準,引導幼兒情商健康發展。人們往往不能充分估計孩子們的情商,一句“ 小孩懂什麼”就是家長們輕視孩子情商的典型表現。事實上,隨著現代競爭意識、現代科技文化的發展,兒童 情感思維的能力也在加速發展,應及時培養和開發兒童的情感思維能力。現代孩子的眼睛就好比照像機,每天 拍下了無數的“形象”,小小人兒很有見解,“爸爸抽煙、喝酒不對,對身體不好”、“媽媽的衣服不漂亮” 、“人家的媽媽晚上看書,你只看電視”等等,這種感受能力,包括一些反抗思想,正是一種“高情商”的表 現,家長不要輕易抹殺,要加以誘導。 
由於身體及神經結構的可塑性,兒童較容易學好,也容易學壞,再加上幼兒的高情商,教師和家長如不能 時時處處給予真善美的啟迪和引導,不良情緒、陽奉陰違、暴力行為、惡語中傷、無中生有等重大錯誤將會輕 而易舉地在兒童身上得到殘酷的演練。現在社會上作案者的年齡逐年降低,與幼稚教育的片面不無關係。因此 ,教師和家長切不可忽視“小大人”們的高情商,而要採取各種各樣的方法,逐步強化、正確引導孩子們的情 商潛力沿著健康的方面發展。我們現在給予孩子的東西,恰恰是孩子明天要表現的。古人有這樣一句話,叫做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當然這句話說得有點絕對,但它確實包含了一個真理,孩子幼年的教育是特別重要 的。不久前,筆者曾觀摩了一節幼兒舞蹈活動。孩子們、聽課的教師都為講課老師的優美舞姿鼓掌,講課老師 請小朋友指出老師跳得哪個動作美,孩子們紛紛發言:“表情好”、“動作美”……,有一男孩子站起來說: “老師,我覺得你跳得還不太好,偏台了!”當時聽課的同行們都愣了一下,心裡為講課者捏把汗,這位聰明 的老師做了一副看看舞臺的動作後說:“你看得真仔細,老師跳著跳著是有一點點偏台了,謝謝你的提醒,下 面再跳時,老師和小朋友都要注意不要偏台!”多麼巧妙的“情商”教育。 <>

可他們身上存在的自私、無情、膽小、任性、孤僻等弱點仍很突出,有的 孩子可以母親般地摟抱玩具熊,呵護小雞小鴨,卻對自己的父母、同伴聲色俱厲、膽大妄為。筆者在翻閱幼兒 家園聯繫冊時發現,絕大多數家長關心的是孩子們在園吃飯如何、學了哪些兒歌、認識了多少數位等,極少數 家長談到孩子的任性、不合群等問題,希望得到老師們的幫助。在觀摩大班教師設計的親子活動時,談到“媽 媽如何愛你”的問題時,孩子們回答問題非常踴躍,答案的內容也很豐富,而談到“你是怎樣愛媽媽的”問題 時,回答的孩子較少,而且答案僅僅是:“我幫媽媽擦桌子”等簡單幾項,最優秀的答案是:“媽媽病了,我 給媽媽倒水喝”。對於老師的勞動:提飯、拎水、擦玻璃、疊被子、掃樓道、洗衣服、梳頭等等,孩子們也常 常熟視無睹。在觀摩中班教師設計的音樂創編活動《加油幹》中,無一孩子將老師們日常繁重的勞動創編成歌 詞。坦然地接受他人的愛,而無愛別人的意識,已成為較普遍的幼兒心理品質。顯然,這是教師和家長都忽視 了孩子的情商發展的不良後果。令人不安的是大多數家長包括部分教育者,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 仍存有錯誤的觀念和做法,因此,加強幼兒情商教育已刻不容緩。 
第二,拋棄溺愛與專制的家庭教育,培養孩子堅強自主的性格品質。目前溺愛孩子、承包式的家庭教育非 常普遍。一方面對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另一方面缺乏民主意識。溺愛表現為對孩子特別細緻敏感、膽顫心驚 、生怕出事的態度,如:孩子摔了一跤,膝蓋碰了一下,這本是平常小事,可是做母親的趕緊上去,又吹又拍 又按摩,而且淚水盈眶。這種態度恰恰給了孩子弱情商的教育,給了他們脆弱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專制表現為 告訴孩子應該這樣那樣,這個不許、那個不要,很多具體的規定,幼兒思想、活動受到了嚴格的限制。家庭裡 的“小皇帝”,實質是受父母禁錮的“小奴隸”,孩子的性格也因而被扭曲。溺愛與專制帶給孩子的只有懦弱 和無能!面對競爭激烈的未來世界,等待孩子的只能是失敗!鑒於這種情況,

家長應該掌握一個原則,孩子自 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讓他自己去做;孩子能夠做主的事情,一定讓他自己做主;孩子現在還不能做或不能做 主的事情,要用啟發、説明的方式使他自己想辦法去做。這種教育才體現了對孩子真正的愛,才是真正對孩子 有益。 
第三,智商情商並重,培養孩子全面發展。智商主要是由人的先天性遺傳基因所決定的一種智力發展能力 和智力發展水準。眾多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學音樂、學繪畫、背詩、認字、學計算等。每天從幼稚園接出 來的前兩句話,其中必有一句:今天學了什麼?家長們對孩子智力因素的開發和培養的重視和執著可見一斑。 如果教育者也僅僅重視課堂設計、文化灌輸,而忽視孩子接受自己、被別人接受以及友愛等情感的培養,那麼 無論兒童生理和心智狀況如何,都不會感到快樂和幸福,相反會漸漸變得緊張、焦慮、任性、無情……這些都 是幼兒生存能力低下和情感扭曲的反映。因此我們在繼續重視孩子的生活是否優越、是不是很聰明、學業好不 好的同時,對於孩子的一些正常情感、責任感、合作意識、選擇、承受、競爭、社交等因素和能力也要投入極 大的關注。也就是說,要按照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把決定一個人學習、工作、人際關係、事業、人生、命 運、婚姻的智商情商同樣重視,使之齊頭並進,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第四,正確估計幼兒的情商水準,引導幼兒情商健康發展。人們往往不能充分估計孩子們的情商,一句“ 小孩懂什麼”就是家長們輕視孩子情商的典型表現。事實上,隨著現代競爭意識、現代科技文化的發展,兒童 情感思維的能力也在加速發展,應及時培養和開發兒童的情感思維能力。現代孩子的眼睛就好比照像機,每天 拍下了無數的“形象”,小小人兒很有見解,“爸爸抽煙、喝酒不對,對身體不好”、“媽媽的衣服不漂亮” 、“人家的媽媽晚上看書,你只看電視”等等,這種感受能力,包括一些反抗思想,正是一種“高情商”的表 現,家長不要輕易抹殺,要加以誘導。 
由於身體及神經結構的可塑性,兒童較容易學好,也容易學壞,再加上幼兒的高情商,教師和家長如不能 時時處處給予真善美的啟迪和引導,不良情緒、陽奉陰違、暴力行為、惡語中傷、無中生有等重大錯誤將會輕 而易舉地在兒童身上得到殘酷的演練。現在社會上作案者的年齡逐年降低,與幼稚教育的片面不無關係。因此 ,教師和家長切不可忽視“小大人”們的高情商,而要採取各種各樣的方法,逐步強化、正確引導孩子們的情 商潛力沿著健康的方面發展。我們現在給予孩子的東西,恰恰是孩子明天要表現的。古人有這樣一句話,叫做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當然這句話說得有點絕對,但它確實包含了一個真理,孩子幼年的教育是特別重要 的。不久前,筆者曾觀摩了一節幼兒舞蹈活動。孩子們、聽課的教師都為講課老師的優美舞姿鼓掌,講課老師 請小朋友指出老師跳得哪個動作美,孩子們紛紛發言:“表情好”、“動作美”……,有一男孩子站起來說: “老師,我覺得你跳得還不太好,偏台了!”當時聽課的同行們都愣了一下,心裡為講課者捏把汗,這位聰明 的老師做了一副看看舞臺的動作後說:“你看得真仔細,老師跳著跳著是有一點點偏台了,謝謝你的提醒,下 面再跳時,老師和小朋友都要注意不要偏台!”多麼巧妙的“情商”教育。 <>

相關用戶問答
  • 2回答

    嬰幼兒早期教育用品?

    寶寶圖書、益智類玩具以及其他的教育用品等 [詳細答案]

  • 1回答

    嬰幼兒早期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嬰幼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啟發寶寶們怎樣去思維以及讓寶寶在思維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以及帶給寶寶們快樂是尤為重要的因素。寶寶的感知覺器官,需要有相當的刺激輸入和鍛煉才能得以發展。這是人對客觀世界認識的第一... [詳細答案]

  • 2回答

    嬰幼兒早期教育書籍?

    比較好的有《馮德全早教》完全版,指導性很強,而且有很多的實例。國外的早期教育書籍有鈴木《兒童早期教育》,《童年的秘密》奧爾夫的音樂教育法,蒙特梭瑞《有吸收力的心靈》,福祿貝爾的書籍都很好的。如果媽媽... [詳細答案]

  • 1回答

    如何對幼齡兒童進行情商教育

    你好!情商是情緒智力商數的簡稱,用來描述一個人對自己和對他人的情緒的認知和控制。其主要內容包括情緒控制能力、自我認知能力、自我激勵能力、認識他人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五個方面。情商教育對寶寶未來性格的發... [詳細答案]

  • 6回答

    兒童財商教育有必要嗎?

    當然有必要了,但要學會適當的引導,否則很容易出現現在的啃老族、月光族,因此我們要從小教育孩子有理財的觀念,因材施教,但不要揠苗助長可以先從給寶寶零花錢,讓他自己來支配以鍛煉能力,慢慢再向深入引導。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