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洗完澡千萬別讓寶寶馬上睡覺

我們很習慣每天洗完澡以後就躺在床上舒舒服服地睡覺。 成人如此, 但對於小寶寶來說, 洗完澡後馬上睡覺會不利於健康哦!這是為什麼呢?另外還有什麼事情是睡前不宜做的呢?

一、為什麼寶寶洗完澡後馬上睡覺不好?

很多家長喜歡等孩子玩夠了、在臨睡前給他們洗澡。 但這樣做往往會出現兩種截然相反的結果:一部分孩子會馬上睡著, 另一部分孩子會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從醫學角度來講, 孩子剛洗完澡最好不要讓他馬上睡覺, 否則會對他們的生長發育產生一定的影響。

身體處於疲勞狀態 洗完澡全身血液迴圈加快,

Advertisiment
機體新陳代謝增強, 大腦耗氧量增加。 洗完澡後因為能量消耗過度, 會導致身體處於一種非常疲勞的狀態。 這個時候若讓孩子馬上睡覺, 有些孩子雖然立刻就睡著了, 但這是一種被迫的睡眠狀態, 對孩子的健康不利。

體溫升高不利於睡眠

體溫過高會抑制孩子大腦褪黑激素的分泌, 而褪黑激素在減少人的入睡時間和延長睡眠時間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以說夜間褪黑激素水準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睡眠品質。 所以有些孩子洗完澡後馬上睡覺會出現難以入睡、睡眠容易被打斷、睡眠時間短的情況。

容易受涼感冒

孩子剛洗完澡, 全身毛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 容易受到外邪侵襲。

Advertisiment
再者孩子白天活動量較大, 代謝增加, 免疫細胞非常活躍, 所以對外界的抵抗力也較強;相反, 孩子在晚上的抵抗力就會相對下降, 淩晨會降至最低。 所以說在孩子晚上抵抗力相對較低的時候, 洗完澡馬上睡覺會增加受到病菌侵害的幾率。

怎麼做:媽媽應該在孩子睡前一個半小時左右洗澡, 不妨在洗完澡後給孩子講講故事、聽聽音樂, 讓他徹底放鬆下來, 等到睡覺時, 孩子的體溫剛好降到適宜睡眠的最佳溫度。 如果孩子因為某種原因必須在睡前洗澡, 那麼我們可以適當調低水溫, 縮短洗澡時間, 洗完後視情況用冷毛巾敷額頭。 這樣有利於降低頭部溫度, 提高睡眠品質。

二、睡前哪幾件事不宜做?

吃得太飽

Advertisiment

一般情況下, 睡前的1個小時都不要進食, 因為“胃不和, 則臥不安”, 睡前吃得過飽, 會使大腦更興奮, 入睡困難或難以進入深度睡眠。 而且, 人體夜間新陳代謝能力最低, 睡前飲食會加重體內代謝負擔, 引起消化不良, 久了還會導致肥胖。

另外, 睡前吃太飽還容易引致寶寶夜間磨牙。 有的孩子晚飯吃得過多或睡前加餐, 以致入睡時胃腸道還存有許多食物, 消化系統不得不加強活動, 促進消化。 此時, 咀嚼肌也被動員參加運動, 從而引起磨牙。

玩得太興奮

有的孩子在睡前看電視時間過長, 一些緊張離奇的情節深深地印在腦海裡;也有的孩子睡前聽了驚險故事或打鬧過甚, 使大腦過於興奮, 睡覺後大腦仍保持在興奮狀態。 寶寶睡覺時雖然進入了睡眠狀態,

Advertisiment
可精神活動還在持續, 很容易會出現磨牙現象。 寶寶睡前太興奮, 很容易會在睡眠中被噪音吵醒, 造成睡眠中斷, 很難保證寶寶的睡眠品質, 而長期睡眠品質差會影響寶寶大腦與身體發育, 嚴重時會造成寶寶睡眠時間混亂, 引發其他疾病。

專家建議, 媽媽在寶寶睡前1~2小時內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智力類小遊戲, 在寶寶睡前1小時禁止做需耗費體力的遊戲。

過分“在旁關照”

在讓孩子感到十分舒服的“睡前儀式” (如輕拍或按摩孩子背部, 放送輕柔舒緩的音樂等)之後, 家長可在孩子仍然醒著時離開。 否則孩子就會習慣於將自己的入睡與家長的“在旁關照”緊緊聯繫在一起, 只要家長不在, 他就會惱怒不已、嚎啕大哭起來。

Advertisiment

過分依賴“搖睡”

每當孩子哭鬧時, 一些年輕媽媽便使出“看家本領”:將孩子抱在懷中或放入搖籃裡搖晃個不停, 甚至孩子哭得越凶, 媽媽就搖得越起勁。 殊不知這種做法對孩子十分有害, 因為過分猛烈的搖晃動作會使嬰兒的大腦在顱骨腔內不斷受到震動, 輕者影響腦部的生長, 重則使得尚未發育成熟的大腦與較硬的顱骨相撞, 最終造成顱內出血, 這對10個月內的孩子尤為危險。

環境過分安靜

孩子一般在3-4個月時就開始自覺地培養“抗干擾”的調節能力了。 然而研究表明, 約有30%的嬰兒並沒有學會“抗干擾”——他們往往一有“風吹草動”便難以入睡, 或在熟睡中被驚醒。 其實, 嬰兒自會在自然的“家庭噪音”背景下入睡, 家長大可不必在房間裡特意踮腳走動,不用弄出一點點聲響就神經緊張。否則,孩子很可能養成不良的睡眠習慣,只有在人為、刻意製造的“極度”安靜的環境裡才能入睡,而這種環境在現實中卻是難求的。

家長大可不必在房間裡特意踮腳走動,不用弄出一點點聲響就神經緊張。否則,孩子很可能養成不良的睡眠習慣,只有在人為、刻意製造的“極度”安靜的環境裡才能入睡,而這種環境在現實中卻是難求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