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洋洋突然“變壞”之謎

九歲的洋洋最近連續幾次在學校為一點小事與同學打架, 同學家長、學校老師數次告狀, 洋洋媽媽非常煩惱。 洋洋以前一直是個聽話的孩子, 聰明乖巧, 學習成績也不錯, 很受老師的喜愛, 近來怎麼會變成“問題孩子”了呢?

在諮詢師的幫助下, 洋洋媽媽找到了問題的原因。 原來, 因為工作調動, 媽媽經常要出差, 這學期媽媽把洋洋送到了外婆家生活。 外婆家離洋洋學校更近, 且外婆燒得一手好菜, 對洋洋也非常疼愛。 媽媽以為在外婆家洋洋會得到更好的照顧, 誰知洋洋卻並不這樣看。 洋洋告訴諮詢師,

Advertisiment
他覺得媽媽不再像以前那樣愛他了, 他希望還是回自己家, 天天與父母一起生活。

洋洋的事讓我想起了懷孕的十七歲少女雲。 她原本是學校的三好學生, 初中時父母離異, 與她一起生活的母親又很快再婚, 她在短短的半年內, 從優秀生變為“問題少女”, 數次離家出走, 與成年男人同居, 直至懷孕, 她母親才把她領回家。 身心俱傷的雲躺在媽媽的床上, 對著前來探望的親生父母痛哭, 她說, 父母離異讓她感覺自己被拋棄, 只有這樣, 她才能讓父母同時陪伴在自己身邊。

心理學多項研究證明, 孩子出現行為問題, 與他的家庭關係和環境變化有關。 根據德國心理大師海靈格的家庭系統排列理論, 所有的家庭成員都是一個系統,

Advertisiment
家庭中成員關係的改變, 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重大的影響。 父親、母親和孩子, 構成了家庭關係的鐵三角。 對孩子來說, 父母之間關係的穩定和父母對自己的關注與愛是最重要的。 一旦這個鐵三角關係發生變動, 父母之間的關係或自己與父母的關係出現變化, 孩子為維護家庭的穩定, 首先就會犧牲自己。 於是, 洋洋以與同學打架的不良行為, 來爭取自己與父母共同生活的權利;雲更是以極端的毀滅自己的方式, 抗爭父母的離異。

因此, 父母如果愛自己的孩子, 就應該首先處理好夫妻之間的關係;良好的親子關係, 是建立在家庭關係穩定的基礎上的。 維護一個溫暖和睦的家庭, 就是給予孩子最大的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