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注意!新生兒不必就醫的八種“疾病”

寶寶為什麼不停地哭?寶寶為什麼老是出現驚跳?為什麼睡眠不安?為了這些疑問和擔心, 全家人在寶寶剛出生的那段時間幾乎不停地往返於家和醫院之間, 費心費力。 其實, 有好多症狀都是在新生寶寶期很常見的現象, 大部分與小寶寶的發育不成熟有關, 不必擔憂, 也不必就醫。

1.寶寶驚跳

新生寶寶在睡眠時常常出現驚跳, 屬正常現象。 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 受到刺激引起的興奮容易“泛化”, 凡是大聲、強光、震動以及改變體位元都會使小兒驚跳起來。 新生兒驚跳時, 只要媽媽用手輕輕按住寶寶身體任一部位,

Advertisiment
都可以使其安靜下來。 警示:新生兒驚跳應與驚厥區別開來。 驚跳表現為雙手向上張開, 又很快收回, 有時還伴有啼哭。 新生兒驚厥則表現為兩眼凝視、震顫, 或不斷眨眼, 口部反復地作咀嚼、吸吮動作, 呼吸不規則, 皮膚青紫, 面部肌肉抽動。 出現這種症狀時, 應及時看醫生。

2.呼吸不規律

新生兒的呼吸不但淺表, 而且也無規律, 有快慢不均現象。 這主要是新生兒肋間肌軟弱, 鼻咽部和氣管狹小, 肺泡適應性差, 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 所以新生兒以腹式呼吸為主。 胸式呼吸軟弱且淺, 新生兒每次呼氣與吸氣量均小, 不能滿足機體對氧的需要, 所以呼吸較快, 每分鐘可達40~50次, 這屬生理現象。 警示:若有面色發紫及其他症狀出現,

Advertisiment
應及時就診。

3.打噴嚏

新生兒偶爾打噴嚏並不是感冒的症狀。 新生兒鼻腔內血運豐富、鼻腔狹小、鼻道短, 有外界微小物質, 如棉絨、絨毛、塵埃等均可刺激鼻黏膜, 引起打噴嚏, 溢奶反流至鼻腔中, 也可引起噴嚏。 洗澡後小兒受冷空氣刺激, 也可引起打噴嚏, 媽媽不必擔心, 注意保暖就是了, 切莫動輒服感冒藥。

4.溢奶

新生兒的胃是“橫躺”的。 食道與胃連接處的賁門以及胃與十二指腸連接處的幽門幾乎處在同一水平面上。 另外, 新生兒胃的容量較小, 賁門肌肉發育也尚未完善, 關閉不嚴, 容易引起胃內奶汁倒流。 尤其是餵奶後立即換尿布、哭鬧或多動時更會發生溢奶現象。 有時用奶瓶喂乳汁時, 由於其奶瓶的乳☆禁☆頭沒有被完全充滿,

Advertisiment
致使小兒吸入空氣, 造成胃體膨脹而引起溢奶。 警示:溢奶不同於吐奶, 吐奶量較多, 像噴出來一樣, 是一種病態, 應去看醫生。 溢奶是生理現象, 注意餵奶技巧, 喂後輕輕抱起小兒, 頭部靠在母親肩上, 用手拍其背部2~3分鐘, 待聽到打嗝聲再放到床上。 餵奶後勿換尿布, 不要讓小兒哭鬧, 取右側位可使溢奶減少。

5.打嗝

新生兒打嗝是極為常見的現象, 不是病。 這是由於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 膈肌痙攣而致。 且小寶寶打嗝遠不像成人那樣“難受”, 彈彈小腳心, 喂一點溫水, 都可能讓寶寶停止打嗝。

6.皮膚黃染

寶寶出生後最初幾天, 常常會皮膚發黃, 別擔心, 新生兒皮膚發黃是正常現象。 70%~80%足月出生的寶寶在頭一兩個星期皮膚會發黃,

Advertisiment
醫學上稱為“新生兒黃疸”。 事實上, 所有新生兒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 只是有些寶寶的黃疸不是很明顯。 大多數情況下, 新生兒黃疸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 無關大礙, 它會自己消退或經簡單治療即可。 但是, 在極少數情況下, 有些新生兒黃疸也可能會很嚴重。

7.全身用勁

許多家長說自己的寶寶清醒狀態下或剛醒後常常全身用勁, 小臉憋得通紅, 小手搖來擺去, 好似很不舒服的樣子。 其實, 這正是寶寶的一種運動方式, 寶寶要通過這種方法緩解被包的束縛, 以及總是躺在小床裡的疲勞和單調, 四肢舒展後, 有利於吃奶和睡眠, 使寶寶發育得更快、更好。 在繈褓內新生兒顯得安靜且活動少。 如果像西方國家一樣,

Advertisiment
不用繈褓, 新生兒就顯得活躍。 活動增多能促進呼吸和身體鍛煉, 有利於發育。

8.睡眠不安

新生寶寶一日之內90%的時間處於睡眠狀態, 覺醒時間總共才2~3小時, 新生兒不斷地進行著“睡眠-覺醒”週期, 以每30~60分鐘迴圈一次。 此週期包括6個狀態:有深睡、淺睡、瞌睡、安靜覺醒、活動覺醒及哭。 小寶寶更多的時間是處於淺睡眠狀態, 所以會看到寶寶總是“睡不沉”的樣子, 隨著月齡的增加, 寶寶的深睡眠時間逐漸延長, 這種現象會漸漸好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