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療產後盜汗的秘訣

圖片來源於領育網攝影部落

飛翔的小鷹:老婆剖腹產產後20天, 十餘天來自覺全身肌肉發酸, 以雙小腿酸軟明顯。 腰部疼痛,中部脊柱處明顯,

Advertisiment
同時伴隨夜間盜汗。 請問該如何處理?

hry2009yc:我老婆生小孩已經快10個月了, 還出很多汗, 出汗後心情很煩。 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如果有人知道請幫幫忙。 謝謝!

生完小孩, 有的媽媽盜汗很嚴重, 有時就靜靜的坐著, 結果衣服後被都濕了。 讓人真煩心!

盜汗原因:

部分婦女在產後出現不由自主的出汗, 即使沒有過多的活動, 也是大汗淋漓, 而且還非常容易在睡覺的時候出汗, 醒來以後發現身上濕答答的。 對於這種現象, 稱之為產後盜汗。 盜汗見於很多的疾病, 比如結核病, 所以有的產婦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結核等。

實際上, 產後盜汗是非常常見的。 假如在產後一周左右內的盜汗, 是因為產婦體內的水分比較多, 通過內分泌以及神經的調節,

Advertisiment
使汗腺保持旺盛的分泌功能, 可以排出體內過多的水分。 屬於生理性產後盜汗。 假如盜汗持續時間比較長, 甚至是幾個月, 還是應該考慮是病理性產後盜汗, 多因為婦女產時或產後失血過多, 陰血驟失不能斂陽, 陽氣外浮, 津液隨之而泄;或因產時氣血耗損, 氣隨血耗, 衛外不固, 也就是中醫所說的陰虛造成的。

產後盜汗可以採用按摩與食療雙管齊下。

按摩部位

1、足底部反射區:頭部(大腦)、腦垂體、小腦及腦幹、甲狀旁腺、腎上腺、腎、輸尿管、膀胱、盲腸(闌尾)、回盲瓣、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及直腸、小腸、肛門、生殖腺。

2、足內側反射區:胸椎、腰椎、骶骨、子宮。

3、足外側反射區:生殖腺。

常用手法

1、足底部反射區:拇指指端點法、食指指間關節點法、拇指關節刮法、按法、食指關節刮法、雙指關節刮法、拳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拳面叩擊法等。

Advertisiment

2、足內側反射區:食指外側緣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擊法等。

3、足外側反射區:食指外側緣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擊法等。

(1)氣虛產後 自汗

素體虛弱, 複因產時氣血耗傷, 氣虛益甚, 衛陽不固, 滕理不實, 以致自汗不止。

症見:產後汗出較多, 不能自止, 動則加劇, 時或惡風, 面色PA白, 氣短懶言, 語聲低怯, 倦怠乏力, 舌淡苔薄, 脈虛弱。 宜用補氣固表, 和營止汗之藥膳治療。

①黃茂羊肉湯

原料:黃茂 15克, 羊肉90克, 桂圓肉 10克, 淮山藥 15克。

製作與服法

將羊肉用沸水稍煮片刻, 撈出後即用冷水浸泡以除擅味;用砂鍋將水煮開, 放人羊肉和三味藥同煮湯,

Advertisiment
食時調好味, 可飲湯吃肉。

功能:補氣固表, 適用於氣虛產後自汗。

②羊肚黑豆粥

原料:羊肚 1個, 黑豆 50克, 黃茂 40克。

製作與服法:將羊肚剖洗乾淨, 細切, 每用 100克與黑豆, 黃蔑煮為粥, 日服 2次。

功能:健脾益氣, 固表止汗, 適用於氣虛產後自汗。

③糯稻根泥鰍湯

原料:糯稻根 30克, 泥鰍 90克。

製作:先將泥鰍宰殺洗淨, 用食汕煎至金黃。 用清水2碗煮糯稻根, 煮至1碗湯時, 放人泥鰍煮湯。 吃時調好味, 連湯帶魚同吃。

功能:益氣固表止汗, 適用於氣虛產後汗出。

(2)陰虛產後盜汗

營陰素弱, 產時失血, 陰血益虛, 陰虛內熱, 迫汗外泄, 而致盜汗。

症見:產後睡中汗出, 醒來自止, 而色潮紅, 頭暈耳嗚, 口燥咽幹, 渴不思飲, 或有五心煩熱, 午後較甚, 腰膝酸軟。 舌嫩紅或絳, 少苔或無苔,

Advertisiment
脈細數無力。 宜用養陰益氣, 生津斂汗之藥膳治療。

①貝母甲魚

原料:甲魚 I只, 川貝母 5克, 雞清湯1000克。

製作與服法:將甲魚切塊, 放蒸缽中, 加人貝母、鹽、料、酒、花椒、薑、蔥, 上籠蒸 1小時。 趁熱佐餐服食。

功能:養陰清熱, 適用于陰虛產後盜汗。

②小麥糯米粥

原料:小麥仁 60克, 糯米 30克, 大棗 15枚, 白糖少許。

製作與服法:將前三味洗淨作粥, 人白糖令溶。 日2次。

功能:養陰益氣, 適用于陰虛之產後盜汗。

幸孕草提示:以上犯法僅供參考, 若病情嚴重, 盡可能及早就醫, 以免延誤病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