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理“兩面派”小孩要巧要早

鏡頭一

康康在家裡整個一“小大王”, 大人什麼事情都要聽他的;而且脾氣暴躁, 如果喝的牛奶稍微燙了一點, 奶奶都要立刻向他解釋。 奇怪的是, 他在幼稚園的表現卻唯唯諾諾。 即使小朋友搶走了他的玩具, 他不抗爭;小朋友欺負他, 他不還手, 也不告訴老師, 成了十足的“老好人”。

在家裡無法無天, 到學校卻甘居人下, 康康怎麼會家裡家外的行為截然不同呢?碰到這樣的孩子, 你該怎麼辦呢?

行為解讀

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康康的行為理解為“兩面派”。 因為一般“兩面派”的孩子會在學校表現得特別好, 因而常常得到老師的稱讚,

Advertisiment
可康康在學校裡的表現卻是唯唯諾諾的。

在家庭環境中, 大人的寵愛無疑是康康的護身法寶, 不論他行為如何, 家裡的成人都不會太難為他。 但是離家就意味著進入一個社會性的環境, 情況完全不同了。 無論哪個場所, 即便是幼稚園, 也有約定俗成的社會交往模式。 符合這種交往模式的孩子自然受歡迎, 得到各方讚揚。 由此看出, 孩子的行為表現、能力水準是老師評判孩子的標準。 在家裡父母沒有約束康康的行為, 導致從不關注自己行為表現的康康, 面對幼稚園這樣的環境, 就無所適從了, 原先慣用的撒嬌伎倆完全沒了用武之地。 他對這樣的環境, 完全喪失自信, 自然成了一個縮手縮腳的小可憐。

Advertisiment

特別提醒

像康康這樣的孩子必然會把在家門外所受的委屈發洩出來, 所以他在家裡更暴躁, 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 慢慢地, 本能的反應轉變成一種自然的習慣, 甚至導致孩子成年以後真正的“性格分裂”, 所以對於這樣的孩子, 爸爸媽媽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預防有招

既然造成“家裡一條龍, 出門一條蟲”行為的最初原因是成人的過分寵愛, 那麼爸爸媽媽就應該拒絕溺愛, 從小培養寶寶的社會交往能力。

·杜絕溺愛

家裡無原則的溺愛是罪魁禍首。 當寶寶抓住大人的心理, 一哭二鬧的招數屢屢得逞, 他就自然不關注自己的行為表現和能力水準了。 因此, 爸爸媽媽不能一味寵著孩子, 該批評時就批評, 讓寶寶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和不足。

Advertisiment

·創造機會

如果將寶寶僅僅局限在家和幼稚園兩點一線的生活中, 他就無法學到更多社會交往的能力, 一旦進入其他公共場合, 他自然也會膽怯。 爸爸媽媽可以利用社區活動場地、公園、親子園等資源, 鼓勵寶寶與同齡人或長輩交往, 培養他的社交能力, 從而幫助他建立起社會交往的自信。

·統一標準

寶寶“出門一條蟲”的表現源於他對社會性環境的不熟悉和不適應。 所以要改變寶寶的行為, 還要加強家園的溝通, 按照幼稚園生活的標準和規範在家要求寶寶, 説明寶寶逐漸克服對社會性環境的不適應。

鏡頭二

康康媽認識到康

康的問題後, 馬上採取了措施。 她開始硬起心腸對康康說“不!”在家裡, 當康康吵著要買很多冷飲時,

Advertisiment
康康媽堅持自己的立場, 拒絕了康康的無理要求。

當康康在地上耍賴時, 康康媽出了一道選擇題, 讓他自己選擇“要麼你乖乖的, 和我一起去超市買東西;要麼你一個人在家裡繼續哭。 ”等了五分鐘後, 康康終於選擇了前者。

在超市走過冷飲櫃時, 媽媽故意裝沒看見。 僵持了3分鐘後, 耐不住誘惑的康康主動請售貨員阿姨幫忙。 熱心的阿姨還告訴康康:“1天只能吃1根冷飲, 不然會肚子痛的!”沒有想到效果卻出奇得好, 在冷飲問題上, 康康再也沒有找過媽媽的麻煩, 而且以後去超市買東西他都可以獨立完成。

應對有方

·對孩子說“不”:在社會環境中, 對於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 都有可能遭到別人的拒絕。 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

Advertisiment
忍心說不, 才能教會孩子接受別人的拒絕。

·巧用選擇題:當寶寶被拒絕後, 一開始他很難接受, 可能還會使出渾身解數“哭”, 爸爸媽媽可用選擇題應對, 出選擇題的竅門:

1、兩個選擇都是爸爸媽媽所希望的:如“你可以在客廳玩, 但聲音要輕, 不能打擾我”;或者“你去自己房間玩。 ”

2、兩個選項中有一項孩子是不會選的:康康媽就是如此, 她確定康康不願意一個人呆在家裡。

·體驗獨立的成功:任何孩子都是這樣, 有過一次成功經驗之後, 會對類似的事情, 自信滿滿。

·麻煩他人出言指教:孩子身上往往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和關係親密的爸爸媽媽相比, 他們更在乎其他人對他們的評價, 比如超市的阿姨, 爸爸媽媽的同事, 幼稚園的老師,如果在適當的時候,爸媽麻煩他們代為指點一下,也可以讓寶寶更“聽得進一點”。

·實事求是地批評和表揚:平時適時適當的批評和表揚非常重要,這樣可以 讓寶寶更準確地評價自己。他就會既不驕傲自滿,也不妄自菲薄,自然自信又得體了。

幼稚園的老師,如果在適當的時候,爸媽麻煩他們代為指點一下,也可以讓寶寶更“聽得進一點”。

·實事求是地批評和表揚:平時適時適當的批評和表揚非常重要,這樣可以 讓寶寶更準確地評價自己。他就會既不驕傲自滿,也不妄自菲薄,自然自信又得體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