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沒有有問題的孩子,只有教育方式不對的家長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包括爸爸媽媽的尊重, 這種尊重、信任會使孩子產生自信, 成為孩子前進的重要動力!

體驗家庭:

母親:韓素素 32歲 助理工程師

女兒:艾米 6歲 學前班

體驗前情:

女兒艾米是個火暴脾氣, 而且她的殺手鐧就是號啕大哭, 這一招從小嬰兒開始就屢試不爽, 想要什麼東西哭鬧之後總會得到滿足, 這讓艾米形成了一個思維定式, 哭是她解決問題的方式;而我解決問題的方式通常是“吼”, 每天我的“吼”聲和她的“哭”聲交織在一起, 構成我們家裡不和諧的“音符”。

昨天晚上, 她吃飯時把米飯放在手裡團成一個球球後再塞到嘴裡,

Advertisiment
我當時就發作了。 “住手!飯是用來玩的嗎?你不想吃飯就別吃了!”艾米“哇”地哭了起來, 還把飯碗推在地上。 我看她這樣更是怒火沖天, 這時奶奶不願意了, 把筷子一摔:“吃個飯都不讓人消停!”

我頓時很委屈, 晚上跟閨蜜美美訴苦。 “你可以試一下‘低聲教育’呀!對你和你女兒比較適合!”美美是實驗小學的教師, 她近期剛好聽了關於“低聲教育”的講座。

這方式真的會改變我們的狀態嗎?我決定先瞭解並嘗試一下。

10月30日 星期四

在美美的介紹下, 我聯繫上了做講座的老師。

“低聲教育是不是讓我不批評孩子呀?”

“不是不批評, 而是正確地批評, 心平氣和地教育, 並且需要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 用不傷害自尊的語言,

Advertisiment
用柔和的語氣, 讓他能夠理解和接受。 ”教育專家何老師溫柔地說。

我當即心裡就犯嘀咕, 這麼溫柔的老師, 面對調皮搗蛋的孩子能罩得住嗎?

何老師似乎看出了我的疑問, 解釋說:“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處理同一件事情, 不同的聲調會收到不同的效果, 大人批評孩子, 用低聲調孩子更容易接受。 低聲調, 理智平和的情緒, 能使孩子抵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 有利於溝通;而且低聲批評孩子, 不僅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 還可以先發制人, 不讓孩子使用高聲調……”

低聲教育, 對我是個挑戰, 但只要對艾米有效果, 我願意改變。

10月31日 星期五

艾米放學後, 我帶著她和同事一起去吃飯, 在車上這小傢伙又開始胡攪蠻纏, 大家約好了去吃東北燉鍋,

Advertisiment
可她卻想吃比薩, 當著大家的面又哭又鬧, “我就是要吃比薩, 媽媽你帶我去, 現在就去!”

我頓時覺得顏面掃地, 同事們看孩子哭了也附和著說, “要不咱們聽孩子的, 就吃比薩吧!”

這下艾米鬧得更凶了, 要在以前我一定會對她一陣斥責。 可我昨天才接受了“低聲教育”的理念, 強忍著怒火告訴自己, 冷靜、冷靜!“艾米, 比薩隨時都可以吃, 可是今天媽媽和阿姨已經定好了飯店!”

她當然是不依不饒, 繼續放聲大哭, 整個車廂就聽到她的哭聲。 過了一會兒看沒人搭理她, 哭聲漸漸小了些, “媽媽, 為啥不能聽我的去吃比薩, 為啥非讓我去吃我不喜歡的東西……”她帶著哭腔質問我。

我平復一下憤怒的情緒, 盡可能輕聲地對她說:“因為我們要尊重大家的意見,

Advertisiment
除了你所有人都想去吃燉鍋, 如果你真的不喜歡吃, 我可以先送你回家!”

艾米一聽要把她送回家, 又開始哭了。 “我不要回家, 我不回家!”我心裡那個火呀!

我一忍再忍, 繼續心平氣和對她說:“不想回家就別哭了, 咱們一起吃燉鍋吧, 一會兒下車後我們再好好討論一下你今天的表現!”

車終於停到了飯店門口, 我把仍在流淚的艾米抱下車, 拉著她到飯店旁邊的小花園裡, “這會兒沒有其他人了, 媽媽要好好批評你!”我用平靜的語調跟她說, “當著媽媽的同事, 你又哭又鬧, 會讓媽媽的同事認為艾米不懂事, 我很生氣。 但是媽媽沒有當著大家面對你發火, 是希望艾米能好好想想, 剛才那樣做是不是做錯了呢?”

Advertisiment

我真佩服自己能心平氣和對她說出這麼一段話, 艾米瞪著大眼睛看著我一聲不吭, 然後跟我進了飯店。 吃飯時她比較安靜, 乖乖坐在那裡吃我夾給她的菜, 看來我“語重心長”的批評, 她多少接受了一點點。

11月2日 星期日

教育艾米全家必須建立好統一戰線。 在我的建議下, 老公專門約請爺爺奶奶去吃茶點, 順便進行“思想改造”。 其實我們的要求很簡單, 就是在艾米哭鬧時爺爺奶奶不去關注她, 轉移視線, 保持沉默就行了。

晚上洗腳時, 她一邊洗一邊踢水玩, 弄得滿地都是水, 我看水也涼了就把水端走不讓她玩, 這可捅了馬蜂窩, 她又開始哭了起來。

我和老公該幹什麼幹什麼, 裝作沒看到她一樣, 艾米立即把求助的眼光投向奶奶, 奶奶只能裝作沒看到,轉身拉著爺爺出去散步了。

這下艾米傻眼了,爺爺奶奶關上房門的那一刻,小傢伙的哭聲立即就減弱了80%,開始哼哼唧唧地小聲哭,再然後自己盤個腳坐在小板凳上不哭了,撅個小嘴看著我。

看她情緒穩定了,我把她抱起來放到被窩裡,“艾米喜歡玩水沒有錯,媽媽小時候也經常這樣,可是水涼了會凍著你,會感冒發燒打針,而且把地上弄得全是水,爺爺奶奶不小心滑倒了怎麼辦?這樣多危險呀!而且艾米一不滿意就哭這樣非常不好,哭是不會說話小嬰兒的表達方式,可艾米早就會說話了,可以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她乖乖地點頭,把頭埋到我的懷裡撒嬌,我的心情頓時明朗,勝利感油然而生!低聲教育效果如何暫且不說,至少“無視哭鬧”這一步的確起到了明顯的作用。

11月4日 星期二

沒想到乖了兩天的艾米今天又把我惹毛了。帶她去遊樂場玩,她和小朋友玩得很開心,可一眨眼工夫就消失了,我跑遍整個逗逗樂園也沒找到她。那一刻我真覺得自己要崩潰了,孩子丟了!我也活不成了!正準備打110報警,看到她舉個棉花糖一蹦一跳過來了。

我當時那個氣呀,一把拉過她,用最大分貝的聲音怒吼道:“你怎麼那麼讓人不省心,跑丟了怎麼辦?乾脆直接讓壞人把你弄走算了!”

艾米看我脾氣爆發,傻眼了,嚇得也忘了哭了,小小的軀體因為緊張而瑟瑟發抖,眼睛裡佈滿恐懼,手裡的棉花糖也掉到了地上。

看她這個樣子,我的心頓時柔軟下來,我嚇著孩子了!站在她的角度上考慮,只是想去吃一個棉花糖,為快樂的遊樂場玩耍再添一些甜蜜,可媽媽卻對她這樣凶,她並不懂得離開媽媽的視線是件危險的事情。

情緒平復下來的我把她抱在懷裡,“寶貝兒,突然看不到你媽媽快嚇死了,遊樂場裡那麼多人,萬一你找不到媽媽了怎麼辦?以後你無論去做什麼一定要先告訴媽媽一聲,好不好?”

艾米眼裡含著淚點點頭,小聲說:“我想吃棉花糖!”

我帶著她一起去商販那裡買了棉花糖,我們一人一個,還用手機拍下圖片發到“朋友圈”,並寫下評論:剛才女兒離開視線5分鐘,這對我來說真是終身難忘的煎熬!

美美看到後勸我說一定要堅持好“低聲教育”,如果心平氣和能解決的問題就不要表現得歇斯底里,何老師就是榜樣呀,她的孩子剛剛保送上了北大,而且成長過程很快樂。何老師天天也很快樂,40多歲的人看上去還是很年輕,一絲皺紋都沒有。我們都要向她學習做一個溫和、快樂又年輕的媽媽!

11月6日 星期四

正看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艾米突然喊我:“媽媽,媽媽快看!小頭兒子媽媽的頭上會冒火,媽媽以前也總是冒火和他的媽媽一樣,哈哈!”

我湊過去一看,電視裡的媽媽正沖著兒子和老公在怒吼,頭上燃燒著一團火,本來挺漂亮的臉都變形了,看來這樣的媽媽在孩子的眼裡很具有代表性呀,可這樣的媽媽可愛嗎?動畫片裡的這個媽媽叫“圍裙媽媽”,她每天干很多家務,也發很多脾氣,可兒子似乎更喜歡那個傻乎乎的大頭爸爸。

這真是很現實呀,生活中為了家庭和工作辛苦操勞的媽媽,常常因為不堪重負而脾氣很大,自己生氣不說,在老公的眼裡失去了溫柔,在孩子的眼裡失去了可愛,我們為啥不能換一種方式呢?就從降低我們說話的聲調做起吧!

艾米這幾天一直沒有哭鬧過,我專門準備了一個小本記錄我們“溫和衝突”的過程,她雖然還是會犯大人認為的錯誤,偶爾也會無理取鬧,可在我低聲教育的影響下,她也變得溫順了一些。今天因為寫作業姿勢不正確我糾正她後,她竟然也學著我的口氣,慢條斯理地說:“媽媽,你是不知道呀,我寫作業真的會很累,偶爾放鬆一下,不把背挺得那樣直是一種很舒服的感覺。我也知道一直這樣會駝背,我會改的,只是偶爾一下下就不行嗎?媽媽也是能理解我的吧……”

我頓時笑噴了,這小傢伙真是個小搗蛋鬼,但是我應該更高興,因為她也見樣學樣地轉變了方法,不再用哭鬧來表示自己的不滿,而是能心平氣和地對我說這樣一大段“道理”。看來以後我的語言表達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才能更好地“對付”這個小丫頭了!

體驗“低聲教育”一周的時間,可以說成效初顯,也深刻感受到:孩子真是家長的一面鏡子,沒有有問題的孩子,只有教育方式不對的家長,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子,自己首先就要做到!我相信堅持低聲教育一定能打造出一個乖巧、懂事的好女兒! 

奶奶只能裝作沒看到,轉身拉著爺爺出去散步了。

這下艾米傻眼了,爺爺奶奶關上房門的那一刻,小傢伙的哭聲立即就減弱了80%,開始哼哼唧唧地小聲哭,再然後自己盤個腳坐在小板凳上不哭了,撅個小嘴看著我。

看她情緒穩定了,我把她抱起來放到被窩裡,“艾米喜歡玩水沒有錯,媽媽小時候也經常這樣,可是水涼了會凍著你,會感冒發燒打針,而且把地上弄得全是水,爺爺奶奶不小心滑倒了怎麼辦?這樣多危險呀!而且艾米一不滿意就哭這樣非常不好,哭是不會說話小嬰兒的表達方式,可艾米早就會說話了,可以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她乖乖地點頭,把頭埋到我的懷裡撒嬌,我的心情頓時明朗,勝利感油然而生!低聲教育效果如何暫且不說,至少“無視哭鬧”這一步的確起到了明顯的作用。

11月4日 星期二

沒想到乖了兩天的艾米今天又把我惹毛了。帶她去遊樂場玩,她和小朋友玩得很開心,可一眨眼工夫就消失了,我跑遍整個逗逗樂園也沒找到她。那一刻我真覺得自己要崩潰了,孩子丟了!我也活不成了!正準備打110報警,看到她舉個棉花糖一蹦一跳過來了。

我當時那個氣呀,一把拉過她,用最大分貝的聲音怒吼道:“你怎麼那麼讓人不省心,跑丟了怎麼辦?乾脆直接讓壞人把你弄走算了!”

艾米看我脾氣爆發,傻眼了,嚇得也忘了哭了,小小的軀體因為緊張而瑟瑟發抖,眼睛裡佈滿恐懼,手裡的棉花糖也掉到了地上。

看她這個樣子,我的心頓時柔軟下來,我嚇著孩子了!站在她的角度上考慮,只是想去吃一個棉花糖,為快樂的遊樂場玩耍再添一些甜蜜,可媽媽卻對她這樣凶,她並不懂得離開媽媽的視線是件危險的事情。

情緒平復下來的我把她抱在懷裡,“寶貝兒,突然看不到你媽媽快嚇死了,遊樂場裡那麼多人,萬一你找不到媽媽了怎麼辦?以後你無論去做什麼一定要先告訴媽媽一聲,好不好?”

艾米眼裡含著淚點點頭,小聲說:“我想吃棉花糖!”

我帶著她一起去商販那裡買了棉花糖,我們一人一個,還用手機拍下圖片發到“朋友圈”,並寫下評論:剛才女兒離開視線5分鐘,這對我來說真是終身難忘的煎熬!

美美看到後勸我說一定要堅持好“低聲教育”,如果心平氣和能解決的問題就不要表現得歇斯底里,何老師就是榜樣呀,她的孩子剛剛保送上了北大,而且成長過程很快樂。何老師天天也很快樂,40多歲的人看上去還是很年輕,一絲皺紋都沒有。我們都要向她學習做一個溫和、快樂又年輕的媽媽!

11月6日 星期四

正看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艾米突然喊我:“媽媽,媽媽快看!小頭兒子媽媽的頭上會冒火,媽媽以前也總是冒火和他的媽媽一樣,哈哈!”

我湊過去一看,電視裡的媽媽正沖著兒子和老公在怒吼,頭上燃燒著一團火,本來挺漂亮的臉都變形了,看來這樣的媽媽在孩子的眼裡很具有代表性呀,可這樣的媽媽可愛嗎?動畫片裡的這個媽媽叫“圍裙媽媽”,她每天干很多家務,也發很多脾氣,可兒子似乎更喜歡那個傻乎乎的大頭爸爸。

這真是很現實呀,生活中為了家庭和工作辛苦操勞的媽媽,常常因為不堪重負而脾氣很大,自己生氣不說,在老公的眼裡失去了溫柔,在孩子的眼裡失去了可愛,我們為啥不能換一種方式呢?就從降低我們說話的聲調做起吧!

艾米這幾天一直沒有哭鬧過,我專門準備了一個小本記錄我們“溫和衝突”的過程,她雖然還是會犯大人認為的錯誤,偶爾也會無理取鬧,可在我低聲教育的影響下,她也變得溫順了一些。今天因為寫作業姿勢不正確我糾正她後,她竟然也學著我的口氣,慢條斯理地說:“媽媽,你是不知道呀,我寫作業真的會很累,偶爾放鬆一下,不把背挺得那樣直是一種很舒服的感覺。我也知道一直這樣會駝背,我會改的,只是偶爾一下下就不行嗎?媽媽也是能理解我的吧……”

我頓時笑噴了,這小傢伙真是個小搗蛋鬼,但是我應該更高興,因為她也見樣學樣地轉變了方法,不再用哭鬧來表示自己的不滿,而是能心平氣和地對我說這樣一大段“道理”。看來以後我的語言表達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才能更好地“對付”這個小丫頭了!

體驗“低聲教育”一周的時間,可以說成效初顯,也深刻感受到:孩子真是家長的一面鏡子,沒有有問題的孩子,只有教育方式不對的家長,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子,自己首先就要做到!我相信堅持低聲教育一定能打造出一個乖巧、懂事的好女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