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江邊姑娘的故事

1 江邊姑娘的故事

在大江之濱的一個小村子裡, 住著10來戶人家。 雖然村裡的人經過一年到頭辛勤的勞動, 基本上能夠養家糊口, 但是日子並不好過。 他們的生活樸素而節儉。 每天晚上, 男人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家, 晚飯後不久就得歇息。 女人們在男人休息之後還要做一些收拾屋子、縫補漿洗的事。 勤勞儉樸的習慣就這樣一代代往下傳, 村裡各家各戶的少女也從日常的家務勞動中練就了一雙靈巧、能幹的手。 她們不僅在白天幫助家裡做一些燒水做飯、養雞養畜的工作, 到了晚上, 還要搞手工編織、做針線活。

Advertisiment

因為經濟上都不寬裕, 點燈用燭成了一道難題。 為了節省一點燈燭錢, 村裡的姑娘們商量決定, 大家分攤著湊一些蠟燭, 每晚集中起來在一戶住房較寬的人家一起幹活。

有一個因家境貧寒而買不起蠟燭的少女, 每天晚上也到村裡姑娘集體活動的那戶人家去做夜活。 日子一長, 那些出了蠟燭的姑娘開始嫌棄這個少女。 她們風言風語地想攆她出去。

這個少女面對和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同伴們的無理做法慍而不發, 並且很有禮貌地說道:“我因為買不起蠟燭, 所以常到這裡來借光。 我不能為這個集體活動的場所出一份錢, 可是我多少能為大家出一點力。 每天晚上我來得最早, 一來就打掃屋子、整理坐席,

Advertisiment
正是出於這個原因。 等你們都到齊的時候, 這間房子並不顯得擁擠;我每次坐在你們的後面, 借著牆面反射的燭光幹活, 並沒有遮擋你們的光線。 我對你們沒有任何妨礙, 你們為什麼要吝惜牆面反射的一點餘光呢?我對你們並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 你們為什麼一定要把我趕走呢?”那些看不起這個少女的姑娘們聽了這番話以後, 覺得很有道理。 經過一番議論, 她們終於決定把這個少女留在全村做夜活的姑娘們的隊伍中。

2 江邊姑娘的故事點評

一群農村姑娘, 在生產力很低的古代社會, 自發結成集中勞動的群體, 這是有益於社會進步的一件好事。 那個因為家貧而買不起蠟燭的少女被做夜活的姑娘們所接納的事實,

Advertisiment
告訴我們, 集體主義的互助合作精神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