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水中分娩的風險

水中分娩能明顯緩解疼痛, 溫暖的水可以讓產婦的肌肉放鬆, 能加快分娩的進度。 水中分娩時, 要將水溫保持在體溫或者比體溫稍低的溫度, 溫度偏高的話會引起胎兒窘迫, 同時, 胎兒娩出後在水中的時間不要過長, 一般在1分鐘以內, 將胎兒抱出水面後才可以剪斷臍帶。

水中分娩對母嬰都有利

產婦更輕鬆

適宜的水溫(36~38℃)能起到鎮靜作用, 促使產婦腿部肌肉放鬆, 宮頸擴張;水的浮力有助於身體發揮自然節律, 便於翻身和休息;分娩時出血量少, 產道潤滑, 會陰破損幾率低;胎心也很少出現異常變化;分娩產程時間較短,

Advertisiment
產婦體力消耗甚小;產後的恢復明顯優於其他分娩形式;費用略高於自然分娩, 但低於剖宮手術產。

寶寶適應快

水中分娩用分娩池代替了傳統的產床, 分娩池有吸氧、脈衝、調溫、造波等附件及功能, 分娩用的水與母親子宮內的羊水環境類似, 因此寶寶在離開母體以後會很快適應外部環境;水也可以緩解寶寶出生時重力對腦細胞的衝擊。

水中分娩的風險

如果操作不規範, 就有可能出現意外。 國內有家醫院在進行水中分娩時竟然出現新生兒尚在水下, 助產士就進行斷臍這種低級錯誤, 說明規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如在胎兒娩出的時候, 如新生兒身體的一部分先露出水面, 冷空氣(一般比體溫低10度左右)就會刺激新生兒產生自主呼吸,

Advertisiment
胸腔的呼吸系統就開始工作, 如果這個時候嬰兒還在水中, 可能將會帶來嚴重後果, 紐西蘭的婦產科專家就發現有新生兒在水中分娩時幾乎被溺斃, 出現中重度的呼吸問題, 雖然經過搶救, 沒有造成永久性傷害, 但仍然要引起重視。 一般來說嬰兒出生後在水中的停留時間不要超過一分鐘。

另外, 從產婦身體裡流出的血液和分泌物可能導致細菌感染, 這就要求分娩缸能在分娩的過程中進行水的置換, 以達到排放、稀釋的目的, 減少感染的機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