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氣死人!逾6成充氣玩具塑化劑超標

孩子愛玩的充氣玩具安全嗎?多項研究已證實過度暴露在塑化劑的環境會干擾內分泌系統, 提高女性乳癌或男性雌性化的風險, 不過, 一份調查卻發現市售的充氣玩具中, 64%塑化劑含量超過國家標準, 最高超量250.5倍;另有樣品檢出鉛、鉻超標, 恐引發貧血和呼吸道疾病。

棒打生殖力!大狼牙棒含塑超標250.5倍

造型多變的充氣玩具, 是每個兒童曾經有過的玩伴, 不過,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與消費者文教基金會針對坊間14件充氣玩具樣品進行檢測, 結果64%、9件樣品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含量超過國家標準0.1%限量值的規定,

Advertisiment
被驗出0.35%至25.05%不等量的塑化劑, 其中檢出量最高者, 為一款台制吹氣大狼牙棒, 塑膠片部分塑化劑含量總和達25.05%。

標準局強調, 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已被認為會干擾生物體內分泌, 屬環境荷爾蒙的一種, 兒童一旦過度接觸, 可能干擾到原有內分泌系統的平衡及功能, 會使男性雌性化及增加女性罹患乳腺癌機率。

玩具暗藏重金屬 長期暴露易慢性中毒

此次檢驗也發現1件重金屬含量超標, 被檢出重金屬鉛405.55mg/kg, 是標準值90 mg/kg的4.5倍, 長期暴露或接觸, 恐妨礙人體血液中紅血素的合成, 引起貧血症狀, 對於許多器官產生毒性;檢出鉻67.24mg/kg, 也比標準值60 mg/kg高出0.12倍, 長期過量會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 引起皮膚慢性潰瘍。

對於上述檢測不符合規定者,

Advertisiment
標準局已依《商品檢驗法》第63條之1規定, 通知業者限期回收改正, 違者將處新臺幣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

慎防毒從口入!玩具別放口中咬

為了維護使用者的權益和安全, 消基會呼籲廠商落實商品的安全性和標示正確性, 同時提醒家長選購和使用充氣玩具時, 除了認明商品檢驗標識、詳閱玩具適用年齡和使用注意事項等要點之外, 應避免讓嬰幼兒將玩具等物品放入口中或啃咬, 以免攝入可能含塑化劑之有害物質;戲水用充氣玩具非屬水上救生設備, 兒童使用時須有成年人陪同, 以確保兒童遊戲安全。

相關用戶問答